武汉轻工大学:红色初心永相传

20岁,他投身革命,剿匪西南;
21岁,他奔赴朝鲜,英勇抗敌;
24岁,他光荣回国,任职部队;
36岁,他转业地方,躬耕教坛……
他,就是武汉轻工大学“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91岁老英雄任双烈。
出生于1930年12月的任双烈老先生,1950年1月在二野10军29师入伍参军,参加过西南剿匪战斗。1951年3月任双烈随部队奉命入朝作战,历任15军29师某连的文书、直属班长、共青团支部副书记,并参加过上甘岭阻击战等战役。1966年转业,1991年从武汉粮食工业学院(现武汉轻工大学)退休,多次受邀到各机关、学校讲述革命故事。


战场上,半截萝卜让他死里逃生
今年,任老先生91岁了。当他回忆起70年前赴朝作战,那些战友的名字,那些英雄的数字,他仍记得清清楚楚,动情之时,他会挥动双手,显得有些激动。


任双烈老人年轻时留影。学校供图


任双烈老先生回忆说,他在战场上“死”过多次,有两次还踏响了地雷。在一次排炮时,有七、八发炮弹落在他周围爆炸,任老被掀翻落在坑里,又被掀起的尘土深深掩埋,他苏醒后又爬了出来……

最“命大”的一次是在最后反击上甘岭的战斗中,敌人的一枚手榴弹落在身旁爆炸,他的腿、身体和头部多处中弹,醒来时右腿已没有知觉,他凭着顽强的意志,借助写报告用的电筒,夜里爬过一个个牺牲战友的遗体,用另一条腿和双手边爬边往山下溜。当他滑下300米高的山坡,爬到山底防空洞,看到了洞内满是受伤等待救治的伤员,为了活下去他又调头继续往上爬,最后爬到了团部前线指挥部。
失血过多的任双烈尽管口喝难耐,但因之前看到过他的战友受伤后,由于口渴而喝了防雨棚上的生水,造成感染而牺牲的不幸例子,坚强的意志告诉他一定要挺住。
后来在团部前线指挥部,副团长见到了奄奄一息的任双烈,给了他半个萝卜,这才缓解任双烈的口渴。随即任双烈被担架送到后方医院,取出了头部、腿部、身体里多处弹片,又一次死里逃生,疗伤四个月后他又回到了连队继续作战。
每每回忆这段往事,任老都会动情地说:“是团长的这‘半截萝卜’,救回了我的一条命呐!”
平日里,战士们叫他“玻璃老人”
任双烈曾读过私塾,有文化,是连队的“宝贝”。他所在三连的连长和指导员换了几任,他都一直跟在身边,随时听命,收集汇总作战信息,撰写报告,统计人员物资弹药作战情况和数据。


讲起部队里的故事,任双烈老人激动不已。学校供图


平时,他教战士学文化,帮战士写家书。当时,由于任双烈在连队时间长,熟悉情况,连长和指导员一直留他在身边听命当文书,没让他离开。直到1954年战争结束回国,任双烈有机会去军校学习,后来逐渐走上连指导员的岗位。
在部队里,除了文书工作,任双烈还默默承担起原本不属于他职责的工作,比如为战士们挑起一筐一筐的枪,在每次练习打靶时画好圆等等。每场战斗结束后,任双烈还为牺牲的战友善后,为伤亡人员登记名册,与牺牲战友家属联系,邮寄纪念章、烈士证,替他们整理寄送遗物。回忆起一封封帮战士们寄往各地的家书和遗物,任双烈多次感概:“当时去的战士都是随时准备牺牲,从没想着能活着回来。”
当时,在一部电影里有一个专为别人做好事受人尊敬的故事人物叫“玻璃老人”,平时静默少语,踏实勤恳,默默为战友们做好事的任双烈深受大家喜爱,他的姓氏“任”与“人”字同音,渐渐地,战士们开始叫他“玻璃老人”。
百年后,身体里的弹片要留给家人
反击上甘岭战役后,任双烈所在地3连150多人最后只有指导员、炊事班几位战友幸存下来,连长手打掉了,任双烈被上报“阵亡”。在战友们都在哀悼他的不幸时,任双烈凭顽强意志奇迹般活了下来,至今体内还有无法取出的残余弹片,并伴陪了他一生。
任双烈的女儿任远回忆,打她记事起,逢年过节父亲就与他的多位战友家里大人孩子聚在一块儿,大人一桌,孩子一桌热热闹闹地过节。一聚就是一天,“父辈们在一块儿谈笑风生,生死之交的战友兄弟总有说不完的话,他们感叹那些牺牲的战友,战争的残酷,庆幸有余生能够幸福地生活。所以,这么多年不管遇到顺境或逆境,他们都非常知足地享受生活。”
任双烈常说:“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我们是多么幸运、幸福,这一辈子知足了!”
看到这位曾义无反顾、出征赴死、保家卫国、流血拼命、忍辱负重的英雄爷爷,与家人一起谈到过去的事情时眼里透出的神采,记者团的黄蓓同学更感慨到,我们需要铭记历史,铭记英雄,并继承英雄的伟大精神,用实际行动回报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和平生活。
2020年,时年90岁的任老,疫情之后病情日益加重,翻身已很艰难。他对女儿说,他的时间不多了。10月份,他连续几天问老伴“今天几号了”,老伴心里明白,这是他在数着日子等着盼着。10月23日,任双烈亲自接授这枚他和他的战友们盼望多年的国家颁发的纪念章,禁不住泪湿了眼眶。对着纪念章他默念着牺牲的、离去的战友名字告慰逝者,兴奋激动久久不能平静……
曾经,任双烈老人对家人说:“等以后我火葬了,一定要把这些弹片捡出来留作纪念啊!”他交代家人,百年后可保留他身体里美国佬给他留下的弹片作纪念,碑文书:上甘岭守卫战士。
采访中,任双烈老人总说:“我自己没做过什么事,我不能算作英雄。”可在武汉轻工大学记者团的孙丹宁同学看来:“在我心里,像任爷爷这样勇敢、坚强和乐观的老兵就是个不折不扣的英雄。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歌颂和学习,我要把他的故事记录下来,让学校更多同学看到。”
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战士,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师者,记录着这个时代的声音,传承着这所大学的精神。在校工作的25年,任双烈老英雄隐藏功与名,积极投身教育事业,用行动践行着武汉轻工大学的“大学之道”,也彰显和丰富着武汉轻工大学的办学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轻工大人。

武汉轻工大学校园。学校供图


创建于1951年的武汉轻工大学,位于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湖北省武汉市,先后隶属于原国家粮食部、商业部、国内贸易部,现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湖北省第一批本科招生高校。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大力实施“特色兴校”战略,现已形成了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领域相关学科特色鲜明,食品类学科优势明显,以工科为主干,工、管、理、文、经、农、医、艺、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格局,“农业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拥有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55个,其中国家级平台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被列为2019年度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形成了一支理想信念坚定、道德情操高尚、知识功底扎实、富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学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通过以党风带教风、以教风促学风、形成优良校风,不断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党委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先进党委中心组等荣誉称号;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数十项国家级、省部级荣誉。
作为一所与新中国共成长的巍巍学府,武汉轻工大学有着悠久的红色育人传统、丰富的红色文化育人资源、形式多样的红色育人载体,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也取得了丰硕的红色育人成果。先后涌现出60年来坚持行善、累积捐款超过30万元的“爱心专业户”、八旬退休教师兰芝柏夫妇,个人捐款50万元、筹集资金超过400万元设立奖助基金的李庆龙教授等杰出教师代表;培养出积极奔赴曼谷为印度洋海啸中遇难人员进行DNA鉴定的于晓光校友,英勇救落水儿童而牺牲的“湖北省优秀共青团员”李健,荣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的邱天赐同学等优秀学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学校支援武汉市东西湖区抗疫医疗队荣获“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进一步彰显了学校不畏艰险、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勠力同心的红色文化传统。

学校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学校供图


为进一步教育引导师生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深入挖掘校园红色文化资源,武汉轻工大学积极开展党史教育学习实践活动。自3月24日,学校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聚焦“为什么学”“怎么学”“如何学得好”,对学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全面动员与部署,拉开党史学习教育的帷幕。4月5日上午,学校机关一党总支党员代表、校学生会和校新闻中心师生代表近40人赴武汉二七纪念馆,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党史学习教育暨清明祭英烈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接受精神洗礼;各学院党委也组织学生党员代表前往武汉市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并在现场以微党课的形式,引导学生党员学习党史、传承革命精神,汲取前行力量。此外,学校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还下发通知,号召在全校开展“百名书记讲党史、百件实事惠师生、百首红歌颂党恩”活动(简称“三百”活动),要求今年“七一”前,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各基层党组织书记要为所在支部党员讲一次党史专题党课;各二级单位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及时组织广大党员结合各自实际,立足本职工作,聚焦学校发展和师生反映强烈的问题,实实在在为师生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组织开展“永远跟党走”红歌传唱大赛,以学生团支部为单位,分两个阶段进行选拔评比,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红歌传唱中接受党史教育,全方位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
七十载弦歌不辍,七十载薪火相传,武汉轻工大学始终与祖国共奋进。站在新时代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以红色英模为引领,以红色文化为载体,秉承“明德、积学、砺志、笃行”的校训,弘扬“爱国爱校、艰苦创业、团结拼搏、追求卓越”的办学传统,聚焦“大食品大营养大健康”领域,不断改革创新,着力内涵发展,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供稿:武汉轻工大学党委宣传部聂铭静)

推荐阅读
logo 记录教育每一天
打开客户端

武汉轻工大学:红色初心永相传

中国教育报客户端 聂铭静

2021-05-19 16:48

20岁,他投身革命,剿匪西南;
21岁,他奔赴朝鲜,英勇抗敌;
24岁,他光荣回国,任职部队;
36岁,他转业地方,躬耕教坛……
他,就是武汉轻工大学“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91岁老英雄任双烈。
出生于1930年12月的任双烈老先生,1950年1月在二野10军29师入伍参军,参加过西南剿匪战斗。1951年3月任双烈随部队奉命入朝作战,历任15军29师某连的文书、直属班长、共青团支部副书记,并参加过上甘岭阻击战等战役。1966年转业,1991年从武汉粮食工业学院(现武汉轻工大学)退休,多次受邀到各机关、学校讲述革命故事。


战场上,半截萝卜让他死里逃生
今年,任老先生91岁了。当他回忆起70年前赴朝作战,那些战友的名字,那些英雄的数字,他仍记得清清楚楚,动情之时,他会挥动双手,显得有些激动。


任双烈老人年轻时留影。学校供图


任双烈老先生回忆说,他在战场上“死”过多次,有两次还踏响了地雷。在一次排炮时,有七、八发炮弹落在他周围爆炸,任老被掀翻落在坑里,又被掀起的尘土深深掩埋,他苏醒后又爬了出来……

最“命大”的一次是在最后反击上甘岭的战斗中,敌人的一枚手榴弹落在身旁爆炸,他的腿、身体和头部多处中弹,醒来时右腿已没有知觉,他凭着顽强的意志,借助写报告用的电筒,夜里爬过一个个牺牲战友的遗体,用另一条腿和双手边爬边往山下溜。当他滑下300米高的山坡,爬到山底防空洞,看到了洞内满是受伤等待救治的伤员,为了活下去他又调头继续往上爬,最后爬到了团部前线指挥部。
失血过多的任双烈尽管口喝难耐,但因之前看到过他的战友受伤后,由于口渴而喝了防雨棚上的生水,造成感染而牺牲的不幸例子,坚强的意志告诉他一定要挺住。
后来在团部前线指挥部,副团长见到了奄奄一息的任双烈,给了他半个萝卜,这才缓解任双烈的口渴。随即任双烈被担架送到后方医院,取出了头部、腿部、身体里多处弹片,又一次死里逃生,疗伤四个月后他又回到了连队继续作战。
每每回忆这段往事,任老都会动情地说:“是团长的这‘半截萝卜’,救回了我的一条命呐!”
平日里,战士们叫他“玻璃老人”
任双烈曾读过私塾,有文化,是连队的“宝贝”。他所在三连的连长和指导员换了几任,他都一直跟在身边,随时听命,收集汇总作战信息,撰写报告,统计人员物资弹药作战情况和数据。


讲起部队里的故事,任双烈老人激动不已。学校供图


平时,他教战士学文化,帮战士写家书。当时,由于任双烈在连队时间长,熟悉情况,连长和指导员一直留他在身边听命当文书,没让他离开。直到1954年战争结束回国,任双烈有机会去军校学习,后来逐渐走上连指导员的岗位。
在部队里,除了文书工作,任双烈还默默承担起原本不属于他职责的工作,比如为战士们挑起一筐一筐的枪,在每次练习打靶时画好圆等等。每场战斗结束后,任双烈还为牺牲的战友善后,为伤亡人员登记名册,与牺牲战友家属联系,邮寄纪念章、烈士证,替他们整理寄送遗物。回忆起一封封帮战士们寄往各地的家书和遗物,任双烈多次感概:“当时去的战士都是随时准备牺牲,从没想着能活着回来。”
当时,在一部电影里有一个专为别人做好事受人尊敬的故事人物叫“玻璃老人”,平时静默少语,踏实勤恳,默默为战友们做好事的任双烈深受大家喜爱,他的姓氏“任”与“人”字同音,渐渐地,战士们开始叫他“玻璃老人”。
百年后,身体里的弹片要留给家人
反击上甘岭战役后,任双烈所在地3连150多人最后只有指导员、炊事班几位战友幸存下来,连长手打掉了,任双烈被上报“阵亡”。在战友们都在哀悼他的不幸时,任双烈凭顽强意志奇迹般活了下来,至今体内还有无法取出的残余弹片,并伴陪了他一生。
任双烈的女儿任远回忆,打她记事起,逢年过节父亲就与他的多位战友家里大人孩子聚在一块儿,大人一桌,孩子一桌热热闹闹地过节。一聚就是一天,“父辈们在一块儿谈笑风生,生死之交的战友兄弟总有说不完的话,他们感叹那些牺牲的战友,战争的残酷,庆幸有余生能够幸福地生活。所以,这么多年不管遇到顺境或逆境,他们都非常知足地享受生活。”
任双烈常说:“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我们是多么幸运、幸福,这一辈子知足了!”
看到这位曾义无反顾、出征赴死、保家卫国、流血拼命、忍辱负重的英雄爷爷,与家人一起谈到过去的事情时眼里透出的神采,记者团的黄蓓同学更感慨到,我们需要铭记历史,铭记英雄,并继承英雄的伟大精神,用实际行动回报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和平生活。
2020年,时年90岁的任老,疫情之后病情日益加重,翻身已很艰难。他对女儿说,他的时间不多了。10月份,他连续几天问老伴“今天几号了”,老伴心里明白,这是他在数着日子等着盼着。10月23日,任双烈亲自接授这枚他和他的战友们盼望多年的国家颁发的纪念章,禁不住泪湿了眼眶。对着纪念章他默念着牺牲的、离去的战友名字告慰逝者,兴奋激动久久不能平静……
曾经,任双烈老人对家人说:“等以后我火葬了,一定要把这些弹片捡出来留作纪念啊!”他交代家人,百年后可保留他身体里美国佬给他留下的弹片作纪念,碑文书:上甘岭守卫战士。
采访中,任双烈老人总说:“我自己没做过什么事,我不能算作英雄。”可在武汉轻工大学记者团的孙丹宁同学看来:“在我心里,像任爷爷这样勇敢、坚强和乐观的老兵就是个不折不扣的英雄。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歌颂和学习,我要把他的故事记录下来,让学校更多同学看到。”
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战士,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师者,记录着这个时代的声音,传承着这所大学的精神。在校工作的25年,任双烈老英雄隐藏功与名,积极投身教育事业,用行动践行着武汉轻工大学的“大学之道”,也彰显和丰富着武汉轻工大学的办学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轻工大人。

武汉轻工大学校园。学校供图


创建于1951年的武汉轻工大学,位于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湖北省武汉市,先后隶属于原国家粮食部、商业部、国内贸易部,现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湖北省第一批本科招生高校。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大力实施“特色兴校”战略,现已形成了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领域相关学科特色鲜明,食品类学科优势明显,以工科为主干,工、管、理、文、经、农、医、艺、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格局,“农业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拥有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55个,其中国家级平台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被列为2019年度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形成了一支理想信念坚定、道德情操高尚、知识功底扎实、富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学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通过以党风带教风、以教风促学风、形成优良校风,不断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党委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先进党委中心组等荣誉称号;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数十项国家级、省部级荣誉。
作为一所与新中国共成长的巍巍学府,武汉轻工大学有着悠久的红色育人传统、丰富的红色文化育人资源、形式多样的红色育人载体,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也取得了丰硕的红色育人成果。先后涌现出60年来坚持行善、累积捐款超过30万元的“爱心专业户”、八旬退休教师兰芝柏夫妇,个人捐款50万元、筹集资金超过400万元设立奖助基金的李庆龙教授等杰出教师代表;培养出积极奔赴曼谷为印度洋海啸中遇难人员进行DNA鉴定的于晓光校友,英勇救落水儿童而牺牲的“湖北省优秀共青团员”李健,荣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的邱天赐同学等优秀学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学校支援武汉市东西湖区抗疫医疗队荣获“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进一步彰显了学校不畏艰险、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勠力同心的红色文化传统。

学校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学校供图


为进一步教育引导师生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深入挖掘校园红色文化资源,武汉轻工大学积极开展党史教育学习实践活动。自3月24日,学校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聚焦“为什么学”“怎么学”“如何学得好”,对学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全面动员与部署,拉开党史学习教育的帷幕。4月5日上午,学校机关一党总支党员代表、校学生会和校新闻中心师生代表近40人赴武汉二七纪念馆,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党史学习教育暨清明祭英烈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接受精神洗礼;各学院党委也组织学生党员代表前往武汉市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并在现场以微党课的形式,引导学生党员学习党史、传承革命精神,汲取前行力量。此外,学校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还下发通知,号召在全校开展“百名书记讲党史、百件实事惠师生、百首红歌颂党恩”活动(简称“三百”活动),要求今年“七一”前,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各基层党组织书记要为所在支部党员讲一次党史专题党课;各二级单位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及时组织广大党员结合各自实际,立足本职工作,聚焦学校发展和师生反映强烈的问题,实实在在为师生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组织开展“永远跟党走”红歌传唱大赛,以学生团支部为单位,分两个阶段进行选拔评比,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红歌传唱中接受党史教育,全方位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
七十载弦歌不辍,七十载薪火相传,武汉轻工大学始终与祖国共奋进。站在新时代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以红色英模为引领,以红色文化为载体,秉承“明德、积学、砺志、笃行”的校训,弘扬“爱国爱校、艰苦创业、团结拼搏、追求卓越”的办学传统,聚焦“大食品大营养大健康”领域,不断改革创新,着力内涵发展,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供稿:武汉轻工大学党委宣传部聂铭静)

武汉轻工大学:红色初心永相传

中国教育报客户端 聂铭静

2021-05-19 16:48

武汉轻工大学:红色初心永相传

中国教育报客户端 聂铭静

2021-05-19 16:48

20岁,他投身革命,剿匪西南;
21岁,他奔赴朝鲜,英勇抗敌;
24岁,他光荣回国,任职部队;
36岁,他转业地方,躬耕教坛……
他,就是武汉轻工大学“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91岁老英雄任双烈。
出生于1930年12月的任双烈老先生,1950年1月在二野10军29师入伍参军,参加过西南剿匪战斗。1951年3月任双烈随部队奉命入朝作战,历任15军29师某连的文书、直属班长、共青团支部副书记,并参加过上甘岭阻击战等战役。1966年转业,1991年从武汉粮食工业学院(现武汉轻工大学)退休,多次受邀到各机关、学校讲述革命故事。


战场上,半截萝卜让他死里逃生
今年,任老先生91岁了。当他回忆起70年前赴朝作战,那些战友的名字,那些英雄的数字,他仍记得清清楚楚,动情之时,他会挥动双手,显得有些激动。


任双烈老人年轻时留影。学校供图


任双烈老先生回忆说,他在战场上“死”过多次,有两次还踏响了地雷。在一次排炮时,有七、八发炮弹落在他周围爆炸,任老被掀翻落在坑里,又被掀起的尘土深深掩埋,他苏醒后又爬了出来……

最“命大”的一次是在最后反击上甘岭的战斗中,敌人的一枚手榴弹落在身旁爆炸,他的腿、身体和头部多处中弹,醒来时右腿已没有知觉,他凭着顽强的意志,借助写报告用的电筒,夜里爬过一个个牺牲战友的遗体,用另一条腿和双手边爬边往山下溜。当他滑下300米高的山坡,爬到山底防空洞,看到了洞内满是受伤等待救治的伤员,为了活下去他又调头继续往上爬,最后爬到了团部前线指挥部。
失血过多的任双烈尽管口喝难耐,但因之前看到过他的战友受伤后,由于口渴而喝了防雨棚上的生水,造成感染而牺牲的不幸例子,坚强的意志告诉他一定要挺住。
后来在团部前线指挥部,副团长见到了奄奄一息的任双烈,给了他半个萝卜,这才缓解任双烈的口渴。随即任双烈被担架送到后方医院,取出了头部、腿部、身体里多处弹片,又一次死里逃生,疗伤四个月后他又回到了连队继续作战。
每每回忆这段往事,任老都会动情地说:“是团长的这‘半截萝卜’,救回了我的一条命呐!”
平日里,战士们叫他“玻璃老人”
任双烈曾读过私塾,有文化,是连队的“宝贝”。他所在三连的连长和指导员换了几任,他都一直跟在身边,随时听命,收集汇总作战信息,撰写报告,统计人员物资弹药作战情况和数据。


讲起部队里的故事,任双烈老人激动不已。学校供图


平时,他教战士学文化,帮战士写家书。当时,由于任双烈在连队时间长,熟悉情况,连长和指导员一直留他在身边听命当文书,没让他离开。直到1954年战争结束回国,任双烈有机会去军校学习,后来逐渐走上连指导员的岗位。
在部队里,除了文书工作,任双烈还默默承担起原本不属于他职责的工作,比如为战士们挑起一筐一筐的枪,在每次练习打靶时画好圆等等。每场战斗结束后,任双烈还为牺牲的战友善后,为伤亡人员登记名册,与牺牲战友家属联系,邮寄纪念章、烈士证,替他们整理寄送遗物。回忆起一封封帮战士们寄往各地的家书和遗物,任双烈多次感概:“当时去的战士都是随时准备牺牲,从没想着能活着回来。”
当时,在一部电影里有一个专为别人做好事受人尊敬的故事人物叫“玻璃老人”,平时静默少语,踏实勤恳,默默为战友们做好事的任双烈深受大家喜爱,他的姓氏“任”与“人”字同音,渐渐地,战士们开始叫他“玻璃老人”。
百年后,身体里的弹片要留给家人
反击上甘岭战役后,任双烈所在地3连150多人最后只有指导员、炊事班几位战友幸存下来,连长手打掉了,任双烈被上报“阵亡”。在战友们都在哀悼他的不幸时,任双烈凭顽强意志奇迹般活了下来,至今体内还有无法取出的残余弹片,并伴陪了他一生。
任双烈的女儿任远回忆,打她记事起,逢年过节父亲就与他的多位战友家里大人孩子聚在一块儿,大人一桌,孩子一桌热热闹闹地过节。一聚就是一天,“父辈们在一块儿谈笑风生,生死之交的战友兄弟总有说不完的话,他们感叹那些牺牲的战友,战争的残酷,庆幸有余生能够幸福地生活。所以,这么多年不管遇到顺境或逆境,他们都非常知足地享受生活。”
任双烈常说:“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我们是多么幸运、幸福,这一辈子知足了!”
看到这位曾义无反顾、出征赴死、保家卫国、流血拼命、忍辱负重的英雄爷爷,与家人一起谈到过去的事情时眼里透出的神采,记者团的黄蓓同学更感慨到,我们需要铭记历史,铭记英雄,并继承英雄的伟大精神,用实际行动回报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和平生活。
2020年,时年90岁的任老,疫情之后病情日益加重,翻身已很艰难。他对女儿说,他的时间不多了。10月份,他连续几天问老伴“今天几号了”,老伴心里明白,这是他在数着日子等着盼着。10月23日,任双烈亲自接授这枚他和他的战友们盼望多年的国家颁发的纪念章,禁不住泪湿了眼眶。对着纪念章他默念着牺牲的、离去的战友名字告慰逝者,兴奋激动久久不能平静……
曾经,任双烈老人对家人说:“等以后我火葬了,一定要把这些弹片捡出来留作纪念啊!”他交代家人,百年后可保留他身体里美国佬给他留下的弹片作纪念,碑文书:上甘岭守卫战士。
采访中,任双烈老人总说:“我自己没做过什么事,我不能算作英雄。”可在武汉轻工大学记者团的孙丹宁同学看来:“在我心里,像任爷爷这样勇敢、坚强和乐观的老兵就是个不折不扣的英雄。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歌颂和学习,我要把他的故事记录下来,让学校更多同学看到。”
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战士,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师者,记录着这个时代的声音,传承着这所大学的精神。在校工作的25年,任双烈老英雄隐藏功与名,积极投身教育事业,用行动践行着武汉轻工大学的“大学之道”,也彰显和丰富着武汉轻工大学的办学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轻工大人。

武汉轻工大学校园。学校供图


创建于1951年的武汉轻工大学,位于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湖北省武汉市,先后隶属于原国家粮食部、商业部、国内贸易部,现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湖北省第一批本科招生高校。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大力实施“特色兴校”战略,现已形成了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领域相关学科特色鲜明,食品类学科优势明显,以工科为主干,工、管、理、文、经、农、医、艺、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格局,“农业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拥有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55个,其中国家级平台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被列为2019年度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形成了一支理想信念坚定、道德情操高尚、知识功底扎实、富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学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通过以党风带教风、以教风促学风、形成优良校风,不断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党委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先进党委中心组等荣誉称号;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数十项国家级、省部级荣誉。
作为一所与新中国共成长的巍巍学府,武汉轻工大学有着悠久的红色育人传统、丰富的红色文化育人资源、形式多样的红色育人载体,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也取得了丰硕的红色育人成果。先后涌现出60年来坚持行善、累积捐款超过30万元的“爱心专业户”、八旬退休教师兰芝柏夫妇,个人捐款50万元、筹集资金超过400万元设立奖助基金的李庆龙教授等杰出教师代表;培养出积极奔赴曼谷为印度洋海啸中遇难人员进行DNA鉴定的于晓光校友,英勇救落水儿童而牺牲的“湖北省优秀共青团员”李健,荣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的邱天赐同学等优秀学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学校支援武汉市东西湖区抗疫医疗队荣获“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进一步彰显了学校不畏艰险、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勠力同心的红色文化传统。

学校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学校供图


为进一步教育引导师生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深入挖掘校园红色文化资源,武汉轻工大学积极开展党史教育学习实践活动。自3月24日,学校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聚焦“为什么学”“怎么学”“如何学得好”,对学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全面动员与部署,拉开党史学习教育的帷幕。4月5日上午,学校机关一党总支党员代表、校学生会和校新闻中心师生代表近40人赴武汉二七纪念馆,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党史学习教育暨清明祭英烈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接受精神洗礼;各学院党委也组织学生党员代表前往武汉市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并在现场以微党课的形式,引导学生党员学习党史、传承革命精神,汲取前行力量。此外,学校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还下发通知,号召在全校开展“百名书记讲党史、百件实事惠师生、百首红歌颂党恩”活动(简称“三百”活动),要求今年“七一”前,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各基层党组织书记要为所在支部党员讲一次党史专题党课;各二级单位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及时组织广大党员结合各自实际,立足本职工作,聚焦学校发展和师生反映强烈的问题,实实在在为师生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组织开展“永远跟党走”红歌传唱大赛,以学生团支部为单位,分两个阶段进行选拔评比,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红歌传唱中接受党史教育,全方位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
七十载弦歌不辍,七十载薪火相传,武汉轻工大学始终与祖国共奋进。站在新时代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以红色英模为引领,以红色文化为载体,秉承“明德、积学、砺志、笃行”的校训,弘扬“爱国爱校、艰苦创业、团结拼搏、追求卓越”的办学传统,聚焦“大食品大营养大健康”领域,不断改革创新,着力内涵发展,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供稿:武汉轻工大学党委宣传部聂铭静)

武汉轻工大学:红色初心永相传

中国教育报客户端 聂铭静

2021-05-19 16:48

20岁,他投身革命,剿匪西南;
21岁,他奔赴朝鲜,英勇抗敌;
24岁,他光荣回国,任职部队;
36岁,他转业地方,躬耕教坛……
他,就是武汉轻工大学“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91岁老英雄任双烈。
出生于1930年12月的任双烈老先生,1950年1月在二野10军29师入伍参军,参加过西南剿匪战斗。1951年3月任双烈随部队奉命入朝作战,历任15军29师某连的文书、直属班长、共青团支部副书记,并参加过上甘岭阻击战等战役。1966年转业,1991年从武汉粮食工业学院(现武汉轻工大学)退休,多次受邀到各机关、学校讲述革命故事。


战场上,半截萝卜让他死里逃生
今年,任老先生91岁了。当他回忆起70年前赴朝作战,那些战友的名字,那些英雄的数字,他仍记得清清楚楚,动情之时,他会挥动双手,显得有些激动。


任双烈老人年轻时留影。学校供图


任双烈老先生回忆说,他在战场上“死”过多次,有两次还踏响了地雷。在一次排炮时,有七、八发炮弹落在他周围爆炸,任老被掀翻落在坑里,又被掀起的尘土深深掩埋,他苏醒后又爬了出来……

最“命大”的一次是在最后反击上甘岭的战斗中,敌人的一枚手榴弹落在身旁爆炸,他的腿、身体和头部多处中弹,醒来时右腿已没有知觉,他凭着顽强的意志,借助写报告用的电筒,夜里爬过一个个牺牲战友的遗体,用另一条腿和双手边爬边往山下溜。当他滑下300米高的山坡,爬到山底防空洞,看到了洞内满是受伤等待救治的伤员,为了活下去他又调头继续往上爬,最后爬到了团部前线指挥部。
失血过多的任双烈尽管口喝难耐,但因之前看到过他的战友受伤后,由于口渴而喝了防雨棚上的生水,造成感染而牺牲的不幸例子,坚强的意志告诉他一定要挺住。
后来在团部前线指挥部,副团长见到了奄奄一息的任双烈,给了他半个萝卜,这才缓解任双烈的口渴。随即任双烈被担架送到后方医院,取出了头部、腿部、身体里多处弹片,又一次死里逃生,疗伤四个月后他又回到了连队继续作战。
每每回忆这段往事,任老都会动情地说:“是团长的这‘半截萝卜’,救回了我的一条命呐!”
平日里,战士们叫他“玻璃老人”
任双烈曾读过私塾,有文化,是连队的“宝贝”。他所在三连的连长和指导员换了几任,他都一直跟在身边,随时听命,收集汇总作战信息,撰写报告,统计人员物资弹药作战情况和数据。


讲起部队里的故事,任双烈老人激动不已。学校供图


平时,他教战士学文化,帮战士写家书。当时,由于任双烈在连队时间长,熟悉情况,连长和指导员一直留他在身边听命当文书,没让他离开。直到1954年战争结束回国,任双烈有机会去军校学习,后来逐渐走上连指导员的岗位。
在部队里,除了文书工作,任双烈还默默承担起原本不属于他职责的工作,比如为战士们挑起一筐一筐的枪,在每次练习打靶时画好圆等等。每场战斗结束后,任双烈还为牺牲的战友善后,为伤亡人员登记名册,与牺牲战友家属联系,邮寄纪念章、烈士证,替他们整理寄送遗物。回忆起一封封帮战士们寄往各地的家书和遗物,任双烈多次感概:“当时去的战士都是随时准备牺牲,从没想着能活着回来。”
当时,在一部电影里有一个专为别人做好事受人尊敬的故事人物叫“玻璃老人”,平时静默少语,踏实勤恳,默默为战友们做好事的任双烈深受大家喜爱,他的姓氏“任”与“人”字同音,渐渐地,战士们开始叫他“玻璃老人”。
百年后,身体里的弹片要留给家人
反击上甘岭战役后,任双烈所在地3连150多人最后只有指导员、炊事班几位战友幸存下来,连长手打掉了,任双烈被上报“阵亡”。在战友们都在哀悼他的不幸时,任双烈凭顽强意志奇迹般活了下来,至今体内还有无法取出的残余弹片,并伴陪了他一生。
任双烈的女儿任远回忆,打她记事起,逢年过节父亲就与他的多位战友家里大人孩子聚在一块儿,大人一桌,孩子一桌热热闹闹地过节。一聚就是一天,“父辈们在一块儿谈笑风生,生死之交的战友兄弟总有说不完的话,他们感叹那些牺牲的战友,战争的残酷,庆幸有余生能够幸福地生活。所以,这么多年不管遇到顺境或逆境,他们都非常知足地享受生活。”
任双烈常说:“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我们是多么幸运、幸福,这一辈子知足了!”
看到这位曾义无反顾、出征赴死、保家卫国、流血拼命、忍辱负重的英雄爷爷,与家人一起谈到过去的事情时眼里透出的神采,记者团的黄蓓同学更感慨到,我们需要铭记历史,铭记英雄,并继承英雄的伟大精神,用实际行动回报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和平生活。
2020年,时年90岁的任老,疫情之后病情日益加重,翻身已很艰难。他对女儿说,他的时间不多了。10月份,他连续几天问老伴“今天几号了”,老伴心里明白,这是他在数着日子等着盼着。10月23日,任双烈亲自接授这枚他和他的战友们盼望多年的国家颁发的纪念章,禁不住泪湿了眼眶。对着纪念章他默念着牺牲的、离去的战友名字告慰逝者,兴奋激动久久不能平静……
曾经,任双烈老人对家人说:“等以后我火葬了,一定要把这些弹片捡出来留作纪念啊!”他交代家人,百年后可保留他身体里美国佬给他留下的弹片作纪念,碑文书:上甘岭守卫战士。
采访中,任双烈老人总说:“我自己没做过什么事,我不能算作英雄。”可在武汉轻工大学记者团的孙丹宁同学看来:“在我心里,像任爷爷这样勇敢、坚强和乐观的老兵就是个不折不扣的英雄。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歌颂和学习,我要把他的故事记录下来,让学校更多同学看到。”
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战士,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师者,记录着这个时代的声音,传承着这所大学的精神。在校工作的25年,任双烈老英雄隐藏功与名,积极投身教育事业,用行动践行着武汉轻工大学的“大学之道”,也彰显和丰富着武汉轻工大学的办学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轻工大人。

武汉轻工大学校园。学校供图


创建于1951年的武汉轻工大学,位于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湖北省武汉市,先后隶属于原国家粮食部、商业部、国内贸易部,现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湖北省第一批本科招生高校。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大力实施“特色兴校”战略,现已形成了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领域相关学科特色鲜明,食品类学科优势明显,以工科为主干,工、管、理、文、经、农、医、艺、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格局,“农业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拥有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55个,其中国家级平台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被列为2019年度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形成了一支理想信念坚定、道德情操高尚、知识功底扎实、富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学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通过以党风带教风、以教风促学风、形成优良校风,不断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党委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先进党委中心组等荣誉称号;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数十项国家级、省部级荣誉。
作为一所与新中国共成长的巍巍学府,武汉轻工大学有着悠久的红色育人传统、丰富的红色文化育人资源、形式多样的红色育人载体,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也取得了丰硕的红色育人成果。先后涌现出60年来坚持行善、累积捐款超过30万元的“爱心专业户”、八旬退休教师兰芝柏夫妇,个人捐款50万元、筹集资金超过400万元设立奖助基金的李庆龙教授等杰出教师代表;培养出积极奔赴曼谷为印度洋海啸中遇难人员进行DNA鉴定的于晓光校友,英勇救落水儿童而牺牲的“湖北省优秀共青团员”李健,荣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的邱天赐同学等优秀学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学校支援武汉市东西湖区抗疫医疗队荣获“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进一步彰显了学校不畏艰险、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勠力同心的红色文化传统。

学校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学校供图


为进一步教育引导师生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深入挖掘校园红色文化资源,武汉轻工大学积极开展党史教育学习实践活动。自3月24日,学校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聚焦“为什么学”“怎么学”“如何学得好”,对学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全面动员与部署,拉开党史学习教育的帷幕。4月5日上午,学校机关一党总支党员代表、校学生会和校新闻中心师生代表近40人赴武汉二七纪念馆,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党史学习教育暨清明祭英烈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接受精神洗礼;各学院党委也组织学生党员代表前往武汉市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并在现场以微党课的形式,引导学生党员学习党史、传承革命精神,汲取前行力量。此外,学校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还下发通知,号召在全校开展“百名书记讲党史、百件实事惠师生、百首红歌颂党恩”活动(简称“三百”活动),要求今年“七一”前,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各基层党组织书记要为所在支部党员讲一次党史专题党课;各二级单位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及时组织广大党员结合各自实际,立足本职工作,聚焦学校发展和师生反映强烈的问题,实实在在为师生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组织开展“永远跟党走”红歌传唱大赛,以学生团支部为单位,分两个阶段进行选拔评比,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红歌传唱中接受党史教育,全方位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
七十载弦歌不辍,七十载薪火相传,武汉轻工大学始终与祖国共奋进。站在新时代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以红色英模为引领,以红色文化为载体,秉承“明德、积学、砺志、笃行”的校训,弘扬“爱国爱校、艰苦创业、团结拼搏、追求卓越”的办学传统,聚焦“大食品大营养大健康”领域,不断改革创新,着力内涵发展,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供稿:武汉轻工大学党委宣传部聂铭静)

分割线 推荐阅读 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