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勤工助学践行“劳动育人”实现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实干兴邦”的劳动实践观、“民族复兴”的劳动发展观、“崇尚劳动”的劳动价值观、“热爱劳动”的劳动教育观,构筑起以劳动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路径。劳动教育作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的组成部分,关系到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新时代大学生群体以00后为主,优越的成长环境,使得他们无论从劳动观念、劳动习惯还是劳动能力都普遍缺乏或偏低。勤工助学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新时代大学生践行劳动教育的重要形式。

一、勤工助学对提升大学生自我解困能力、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习惯、提高劳动技能和劳动素养具有突出的育人功能

勤工助学是高校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与其他资助形式不同,这项活动不仅可以使大学生通过参加劳动取得相应报酬,还能提高大学生自我解困能力,具有“扶困”和“育人”双重功能,有利于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首先,它是“扶困强志”的重要手段。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通过有偿劳动可以改善自己的经济条件,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利于学生重拾信心,转变困难学生“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同时,勤工助学作为一种劳动实践形式,大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获得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的锻炼机会,能激发大学生内在的潜力和意志力,锻炼学生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增强自强自立意识,从被动“受助”到主动“自助”。其次,它是大学生“崇尚劳动”价值观形成的有效途径。当代大学生拥有良好的物质生活基础,但较少有参加劳动实践的机会。勤工助学是一项真实的社会实践活动,能有效促进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学生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能真实地从中体验到劳动的收获感和成就感,实现自我价值。并从中体会劳动的艰辛,更懂得珍惜劳动成果,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是大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形成的重要途径。再次,它是提高大学生劳动能力和劳动素养的实践形式。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引导大学生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参加勤工助学能拓宽学生知识面,锻炼技能,提升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大学生在工作环境中,拥获得更多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提升交际和处理事物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是大学生走出校园进入社会的有效衔接;是大学生自我完善,提高培养劳动素养能力,促进全面发展的一种重要实践形式。

二、高校勤工助学因岗位供需不够均衡、管理不够严格、劳动观念教育不足等原因育人功能尚未有效发挥

由于高校对勤工助学重视度不足,“育人”理念滞后,“育人”工作体系还不够完善,尚未把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有效发挥出来,主要表现在:一是岗位供需不够均衡。这种失衡表现在数量上和岗位层次上供需失衡。随着高校的发展,招生规模的扩大,不少高校勤工助学岗位设置数量不足,不能满足学生的劳动需求。并且岗位设置没有与“育人”需求相结合。当前勤工助学大多以单一的劳动换取报酬为主要目的,简单事务型、体力劳动型岗位居多,工作性质与所学专业联系较少,工作缺乏挑战性,专业优势得不到发挥。单纯的劳务劳动很难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难以满足学生能力培养、成长成才的需要。二是岗位管理不够严格。很多高校尚未建立专门的勤工助学管理机构,没有形成完善的包括岗位设置、人员招聘、岗前培训、日常考勤检查,考核奖励、安全保障管理体系,缺乏必要的管理措施,日常管理松散,随意性大,奖惩监督制度不完善,管理松弛,影响了学生劳动积极性的发挥。三是劳动观念教育不足。大学生参与勤工助学本身是一种德育实践,是高校结合具体实践对学生进行品格引导与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但是很多高校仅仅把勤工助学看作困难生解决经济困难的手段,而缺少对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的培养。在人员招选、岗位安排、检查考核、奖励推荐等环节没有重视德育要求,学生劳动主动意识薄弱、对工作不够认真负责,缺乏敬业精神等,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三、以“一个导向”,“三个目标”,“五项优化”激发勤工助学育人功能

以育人为导向,确立勤工助学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高校开展勤工助学要以“以生为本”,以“育人”为导向确立勤工助学发展方向。工作重心要从“助困”向“育人”功能转变,以大学生的发展需要,引领勤工助学各项工作的开展。优化勤工助学工作体系,突出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的发挥,为大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使大学生在思想、认知、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有所提升,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

以“立德”“提智”“强能”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即大学生通过参加勤工助学达到“立德:即树立学生自强自立、爱岗敬业、诚信劳动等劳动美德;“提智”:即提升学生文化知识和专业水平,“强能”:即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三个目标”。要以勤工助学活动为实践载体,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强自立精神,促进学生专业水平、劳动技能、创新能力的提升,增强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优化五项工作为路径,发挥勤工助学育人功能。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蕴藏在各个工作环节之中,高校勤工助学要把育人理念贯穿落实到的具体工作环节,充分发挥勤工助学育人功能。

一是优化制度建设,加强“制度育人”。建立健全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和相关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勤工助学管理机构依照管理制度,对各用工部门加强管理。各用工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岗位职责与要求、制定具体的岗位实施方案,培训方案、考核方案等,从制度上确保勤工助学的育人实效。

二是优化岗位设置,提升“岗位育人”。岗位设置与专业特长相结合,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提升专业知识水平;与能力培养、成才需求相结合,促进勤工助学活动与科技活动相结合。推动岗位向多样化、专业化发展,增加一些校内教学助理、实验室助理、科研助理等岗位,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推动勤工助学从“劳务型”向“智力型”转变。

三是优化岗前培训,推动“培训育人”。首先要加强劳动观念教育,培养学生劳动责任感和价值观念。有计划地组织一些劳动模范讲座和勤工助学交流活动,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服务意识、职业素养;定期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自觉守法、用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其次,为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用工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岗前培训,并在实际过程中加强指导,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

四是优化劳动管理,强化“管理育人”。高校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真实的职场氛围,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意识和职业精神。高校勤工助学管理机构要完善过程管理,形成一套包括岗位设置、人员招聘、岗前培训、日常考勤检查,考核奖励、安全保障等管理体系,加强勤工助学过程管理、日常考勤,强化劳动纪律,以规范化管理,保证勤工助学健康有序开展。

五是优化考核激励,促进“激励育人”。高校勤工助学应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定期对学生的业务技能、工作纪律、服务态度等进行综合考核,以考核促进学生自我认知与能力发展。并选树勤工助学典型,培育学生热爱劳动、树立自立自强、感恩奉献的意识。同时,对勤工助学的育人绩效进行评估,促进教师优化指导,激励每一位岗位指导老师主动参与到“全员育人”的人才培养过程中。

勤工助学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和功能,勤工助学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具有突出的育人功能优势,是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有效平台,在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自立自强意识及提高其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大学生勤工助学要遵循以“助”促“学”的勤工助学本质,“以生为本”,突出育人导向,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以“立德”、“提智”、“强能”为目标,大力推动勤工助学改革,构建符合大学生成长需要的勤工助学工作体系,发挥勤工助学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功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陈向丽 罗铮

推荐阅读
logo 记录教育每一天
打开客户端

新时代大学生勤工助学践行“劳动育人”实现路径

中国教育报客户端

2023-10-08 18: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实干兴邦”的劳动实践观、“民族复兴”的劳动发展观、“崇尚劳动”的劳动价值观、“热爱劳动”的劳动教育观,构筑起以劳动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路径。劳动教育作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的组成部分,关系到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新时代大学生群体以00后为主,优越的成长环境,使得他们无论从劳动观念、劳动习惯还是劳动能力都普遍缺乏或偏低。勤工助学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新时代大学生践行劳动教育的重要形式。

一、勤工助学对提升大学生自我解困能力、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习惯、提高劳动技能和劳动素养具有突出的育人功能

勤工助学是高校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与其他资助形式不同,这项活动不仅可以使大学生通过参加劳动取得相应报酬,还能提高大学生自我解困能力,具有“扶困”和“育人”双重功能,有利于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首先,它是“扶困强志”的重要手段。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通过有偿劳动可以改善自己的经济条件,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利于学生重拾信心,转变困难学生“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同时,勤工助学作为一种劳动实践形式,大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获得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的锻炼机会,能激发大学生内在的潜力和意志力,锻炼学生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增强自强自立意识,从被动“受助”到主动“自助”。其次,它是大学生“崇尚劳动”价值观形成的有效途径。当代大学生拥有良好的物质生活基础,但较少有参加劳动实践的机会。勤工助学是一项真实的社会实践活动,能有效促进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学生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能真实地从中体验到劳动的收获感和成就感,实现自我价值。并从中体会劳动的艰辛,更懂得珍惜劳动成果,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是大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形成的重要途径。再次,它是提高大学生劳动能力和劳动素养的实践形式。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引导大学生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参加勤工助学能拓宽学生知识面,锻炼技能,提升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大学生在工作环境中,拥获得更多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提升交际和处理事物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是大学生走出校园进入社会的有效衔接;是大学生自我完善,提高培养劳动素养能力,促进全面发展的一种重要实践形式。

二、高校勤工助学因岗位供需不够均衡、管理不够严格、劳动观念教育不足等原因育人功能尚未有效发挥

由于高校对勤工助学重视度不足,“育人”理念滞后,“育人”工作体系还不够完善,尚未把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有效发挥出来,主要表现在:一是岗位供需不够均衡。这种失衡表现在数量上和岗位层次上供需失衡。随着高校的发展,招生规模的扩大,不少高校勤工助学岗位设置数量不足,不能满足学生的劳动需求。并且岗位设置没有与“育人”需求相结合。当前勤工助学大多以单一的劳动换取报酬为主要目的,简单事务型、体力劳动型岗位居多,工作性质与所学专业联系较少,工作缺乏挑战性,专业优势得不到发挥。单纯的劳务劳动很难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难以满足学生能力培养、成长成才的需要。二是岗位管理不够严格。很多高校尚未建立专门的勤工助学管理机构,没有形成完善的包括岗位设置、人员招聘、岗前培训、日常考勤检查,考核奖励、安全保障管理体系,缺乏必要的管理措施,日常管理松散,随意性大,奖惩监督制度不完善,管理松弛,影响了学生劳动积极性的发挥。三是劳动观念教育不足。大学生参与勤工助学本身是一种德育实践,是高校结合具体实践对学生进行品格引导与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但是很多高校仅仅把勤工助学看作困难生解决经济困难的手段,而缺少对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的培养。在人员招选、岗位安排、检查考核、奖励推荐等环节没有重视德育要求,学生劳动主动意识薄弱、对工作不够认真负责,缺乏敬业精神等,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三、以“一个导向”,“三个目标”,“五项优化”激发勤工助学育人功能

以育人为导向,确立勤工助学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高校开展勤工助学要以“以生为本”,以“育人”为导向确立勤工助学发展方向。工作重心要从“助困”向“育人”功能转变,以大学生的发展需要,引领勤工助学各项工作的开展。优化勤工助学工作体系,突出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的发挥,为大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使大学生在思想、认知、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有所提升,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

以“立德”“提智”“强能”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即大学生通过参加勤工助学达到“立德:即树立学生自强自立、爱岗敬业、诚信劳动等劳动美德;“提智”:即提升学生文化知识和专业水平,“强能”:即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三个目标”。要以勤工助学活动为实践载体,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强自立精神,促进学生专业水平、劳动技能、创新能力的提升,增强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优化五项工作为路径,发挥勤工助学育人功能。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蕴藏在各个工作环节之中,高校勤工助学要把育人理念贯穿落实到的具体工作环节,充分发挥勤工助学育人功能。

一是优化制度建设,加强“制度育人”。建立健全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和相关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勤工助学管理机构依照管理制度,对各用工部门加强管理。各用工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岗位职责与要求、制定具体的岗位实施方案,培训方案、考核方案等,从制度上确保勤工助学的育人实效。

二是优化岗位设置,提升“岗位育人”。岗位设置与专业特长相结合,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提升专业知识水平;与能力培养、成才需求相结合,促进勤工助学活动与科技活动相结合。推动岗位向多样化、专业化发展,增加一些校内教学助理、实验室助理、科研助理等岗位,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推动勤工助学从“劳务型”向“智力型”转变。

三是优化岗前培训,推动“培训育人”。首先要加强劳动观念教育,培养学生劳动责任感和价值观念。有计划地组织一些劳动模范讲座和勤工助学交流活动,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服务意识、职业素养;定期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自觉守法、用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其次,为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用工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岗前培训,并在实际过程中加强指导,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

四是优化劳动管理,强化“管理育人”。高校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真实的职场氛围,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意识和职业精神。高校勤工助学管理机构要完善过程管理,形成一套包括岗位设置、人员招聘、岗前培训、日常考勤检查,考核奖励、安全保障等管理体系,加强勤工助学过程管理、日常考勤,强化劳动纪律,以规范化管理,保证勤工助学健康有序开展。

五是优化考核激励,促进“激励育人”。高校勤工助学应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定期对学生的业务技能、工作纪律、服务态度等进行综合考核,以考核促进学生自我认知与能力发展。并选树勤工助学典型,培育学生热爱劳动、树立自立自强、感恩奉献的意识。同时,对勤工助学的育人绩效进行评估,促进教师优化指导,激励每一位岗位指导老师主动参与到“全员育人”的人才培养过程中。

勤工助学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和功能,勤工助学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具有突出的育人功能优势,是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有效平台,在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自立自强意识及提高其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大学生勤工助学要遵循以“助”促“学”的勤工助学本质,“以生为本”,突出育人导向,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以“立德”、“提智”、“强能”为目标,大力推动勤工助学改革,构建符合大学生成长需要的勤工助学工作体系,发挥勤工助学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功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陈向丽 罗铮

新时代大学生勤工助学践行“劳动育人”实现路径

中国教育报客户端

2023-10-08 18:00

新时代大学生勤工助学践行“劳动育人”实现路径

中国教育报客户端

2023-10-08 18: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实干兴邦”的劳动实践观、“民族复兴”的劳动发展观、“崇尚劳动”的劳动价值观、“热爱劳动”的劳动教育观,构筑起以劳动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路径。劳动教育作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的组成部分,关系到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新时代大学生群体以00后为主,优越的成长环境,使得他们无论从劳动观念、劳动习惯还是劳动能力都普遍缺乏或偏低。勤工助学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新时代大学生践行劳动教育的重要形式。

一、勤工助学对提升大学生自我解困能力、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习惯、提高劳动技能和劳动素养具有突出的育人功能

勤工助学是高校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与其他资助形式不同,这项活动不仅可以使大学生通过参加劳动取得相应报酬,还能提高大学生自我解困能力,具有“扶困”和“育人”双重功能,有利于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首先,它是“扶困强志”的重要手段。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通过有偿劳动可以改善自己的经济条件,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利于学生重拾信心,转变困难学生“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同时,勤工助学作为一种劳动实践形式,大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获得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的锻炼机会,能激发大学生内在的潜力和意志力,锻炼学生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增强自强自立意识,从被动“受助”到主动“自助”。其次,它是大学生“崇尚劳动”价值观形成的有效途径。当代大学生拥有良好的物质生活基础,但较少有参加劳动实践的机会。勤工助学是一项真实的社会实践活动,能有效促进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学生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能真实地从中体验到劳动的收获感和成就感,实现自我价值。并从中体会劳动的艰辛,更懂得珍惜劳动成果,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是大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形成的重要途径。再次,它是提高大学生劳动能力和劳动素养的实践形式。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引导大学生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参加勤工助学能拓宽学生知识面,锻炼技能,提升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大学生在工作环境中,拥获得更多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提升交际和处理事物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是大学生走出校园进入社会的有效衔接;是大学生自我完善,提高培养劳动素养能力,促进全面发展的一种重要实践形式。

二、高校勤工助学因岗位供需不够均衡、管理不够严格、劳动观念教育不足等原因育人功能尚未有效发挥

由于高校对勤工助学重视度不足,“育人”理念滞后,“育人”工作体系还不够完善,尚未把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有效发挥出来,主要表现在:一是岗位供需不够均衡。这种失衡表现在数量上和岗位层次上供需失衡。随着高校的发展,招生规模的扩大,不少高校勤工助学岗位设置数量不足,不能满足学生的劳动需求。并且岗位设置没有与“育人”需求相结合。当前勤工助学大多以单一的劳动换取报酬为主要目的,简单事务型、体力劳动型岗位居多,工作性质与所学专业联系较少,工作缺乏挑战性,专业优势得不到发挥。单纯的劳务劳动很难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难以满足学生能力培养、成长成才的需要。二是岗位管理不够严格。很多高校尚未建立专门的勤工助学管理机构,没有形成完善的包括岗位设置、人员招聘、岗前培训、日常考勤检查,考核奖励、安全保障管理体系,缺乏必要的管理措施,日常管理松散,随意性大,奖惩监督制度不完善,管理松弛,影响了学生劳动积极性的发挥。三是劳动观念教育不足。大学生参与勤工助学本身是一种德育实践,是高校结合具体实践对学生进行品格引导与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但是很多高校仅仅把勤工助学看作困难生解决经济困难的手段,而缺少对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的培养。在人员招选、岗位安排、检查考核、奖励推荐等环节没有重视德育要求,学生劳动主动意识薄弱、对工作不够认真负责,缺乏敬业精神等,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三、以“一个导向”,“三个目标”,“五项优化”激发勤工助学育人功能

以育人为导向,确立勤工助学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高校开展勤工助学要以“以生为本”,以“育人”为导向确立勤工助学发展方向。工作重心要从“助困”向“育人”功能转变,以大学生的发展需要,引领勤工助学各项工作的开展。优化勤工助学工作体系,突出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的发挥,为大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使大学生在思想、认知、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有所提升,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

以“立德”“提智”“强能”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即大学生通过参加勤工助学达到“立德:即树立学生自强自立、爱岗敬业、诚信劳动等劳动美德;“提智”:即提升学生文化知识和专业水平,“强能”:即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三个目标”。要以勤工助学活动为实践载体,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强自立精神,促进学生专业水平、劳动技能、创新能力的提升,增强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优化五项工作为路径,发挥勤工助学育人功能。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蕴藏在各个工作环节之中,高校勤工助学要把育人理念贯穿落实到的具体工作环节,充分发挥勤工助学育人功能。

一是优化制度建设,加强“制度育人”。建立健全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和相关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勤工助学管理机构依照管理制度,对各用工部门加强管理。各用工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岗位职责与要求、制定具体的岗位实施方案,培训方案、考核方案等,从制度上确保勤工助学的育人实效。

二是优化岗位设置,提升“岗位育人”。岗位设置与专业特长相结合,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提升专业知识水平;与能力培养、成才需求相结合,促进勤工助学活动与科技活动相结合。推动岗位向多样化、专业化发展,增加一些校内教学助理、实验室助理、科研助理等岗位,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推动勤工助学从“劳务型”向“智力型”转变。

三是优化岗前培训,推动“培训育人”。首先要加强劳动观念教育,培养学生劳动责任感和价值观念。有计划地组织一些劳动模范讲座和勤工助学交流活动,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服务意识、职业素养;定期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自觉守法、用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其次,为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用工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岗前培训,并在实际过程中加强指导,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

四是优化劳动管理,强化“管理育人”。高校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真实的职场氛围,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意识和职业精神。高校勤工助学管理机构要完善过程管理,形成一套包括岗位设置、人员招聘、岗前培训、日常考勤检查,考核奖励、安全保障等管理体系,加强勤工助学过程管理、日常考勤,强化劳动纪律,以规范化管理,保证勤工助学健康有序开展。

五是优化考核激励,促进“激励育人”。高校勤工助学应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定期对学生的业务技能、工作纪律、服务态度等进行综合考核,以考核促进学生自我认知与能力发展。并选树勤工助学典型,培育学生热爱劳动、树立自立自强、感恩奉献的意识。同时,对勤工助学的育人绩效进行评估,促进教师优化指导,激励每一位岗位指导老师主动参与到“全员育人”的人才培养过程中。

勤工助学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和功能,勤工助学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具有突出的育人功能优势,是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有效平台,在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自立自强意识及提高其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大学生勤工助学要遵循以“助”促“学”的勤工助学本质,“以生为本”,突出育人导向,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以“立德”、“提智”、“强能”为目标,大力推动勤工助学改革,构建符合大学生成长需要的勤工助学工作体系,发挥勤工助学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功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陈向丽 罗铮

新时代大学生勤工助学践行“劳动育人”实现路径

中国教育报客户端

2023-10-08 18: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实干兴邦”的劳动实践观、“民族复兴”的劳动发展观、“崇尚劳动”的劳动价值观、“热爱劳动”的劳动教育观,构筑起以劳动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路径。劳动教育作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的组成部分,关系到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新时代大学生群体以00后为主,优越的成长环境,使得他们无论从劳动观念、劳动习惯还是劳动能力都普遍缺乏或偏低。勤工助学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新时代大学生践行劳动教育的重要形式。

一、勤工助学对提升大学生自我解困能力、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习惯、提高劳动技能和劳动素养具有突出的育人功能

勤工助学是高校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与其他资助形式不同,这项活动不仅可以使大学生通过参加劳动取得相应报酬,还能提高大学生自我解困能力,具有“扶困”和“育人”双重功能,有利于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首先,它是“扶困强志”的重要手段。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通过有偿劳动可以改善自己的经济条件,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利于学生重拾信心,转变困难学生“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同时,勤工助学作为一种劳动实践形式,大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获得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的锻炼机会,能激发大学生内在的潜力和意志力,锻炼学生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增强自强自立意识,从被动“受助”到主动“自助”。其次,它是大学生“崇尚劳动”价值观形成的有效途径。当代大学生拥有良好的物质生活基础,但较少有参加劳动实践的机会。勤工助学是一项真实的社会实践活动,能有效促进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学生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能真实地从中体验到劳动的收获感和成就感,实现自我价值。并从中体会劳动的艰辛,更懂得珍惜劳动成果,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是大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形成的重要途径。再次,它是提高大学生劳动能力和劳动素养的实践形式。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引导大学生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参加勤工助学能拓宽学生知识面,锻炼技能,提升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大学生在工作环境中,拥获得更多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提升交际和处理事物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是大学生走出校园进入社会的有效衔接;是大学生自我完善,提高培养劳动素养能力,促进全面发展的一种重要实践形式。

二、高校勤工助学因岗位供需不够均衡、管理不够严格、劳动观念教育不足等原因育人功能尚未有效发挥

由于高校对勤工助学重视度不足,“育人”理念滞后,“育人”工作体系还不够完善,尚未把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有效发挥出来,主要表现在:一是岗位供需不够均衡。这种失衡表现在数量上和岗位层次上供需失衡。随着高校的发展,招生规模的扩大,不少高校勤工助学岗位设置数量不足,不能满足学生的劳动需求。并且岗位设置没有与“育人”需求相结合。当前勤工助学大多以单一的劳动换取报酬为主要目的,简单事务型、体力劳动型岗位居多,工作性质与所学专业联系较少,工作缺乏挑战性,专业优势得不到发挥。单纯的劳务劳动很难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难以满足学生能力培养、成长成才的需要。二是岗位管理不够严格。很多高校尚未建立专门的勤工助学管理机构,没有形成完善的包括岗位设置、人员招聘、岗前培训、日常考勤检查,考核奖励、安全保障管理体系,缺乏必要的管理措施,日常管理松散,随意性大,奖惩监督制度不完善,管理松弛,影响了学生劳动积极性的发挥。三是劳动观念教育不足。大学生参与勤工助学本身是一种德育实践,是高校结合具体实践对学生进行品格引导与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但是很多高校仅仅把勤工助学看作困难生解决经济困难的手段,而缺少对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的培养。在人员招选、岗位安排、检查考核、奖励推荐等环节没有重视德育要求,学生劳动主动意识薄弱、对工作不够认真负责,缺乏敬业精神等,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三、以“一个导向”,“三个目标”,“五项优化”激发勤工助学育人功能

以育人为导向,确立勤工助学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高校开展勤工助学要以“以生为本”,以“育人”为导向确立勤工助学发展方向。工作重心要从“助困”向“育人”功能转变,以大学生的发展需要,引领勤工助学各项工作的开展。优化勤工助学工作体系,突出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的发挥,为大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使大学生在思想、认知、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有所提升,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

以“立德”“提智”“强能”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即大学生通过参加勤工助学达到“立德:即树立学生自强自立、爱岗敬业、诚信劳动等劳动美德;“提智”:即提升学生文化知识和专业水平,“强能”:即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三个目标”。要以勤工助学活动为实践载体,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强自立精神,促进学生专业水平、劳动技能、创新能力的提升,增强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优化五项工作为路径,发挥勤工助学育人功能。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蕴藏在各个工作环节之中,高校勤工助学要把育人理念贯穿落实到的具体工作环节,充分发挥勤工助学育人功能。

一是优化制度建设,加强“制度育人”。建立健全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和相关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勤工助学管理机构依照管理制度,对各用工部门加强管理。各用工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岗位职责与要求、制定具体的岗位实施方案,培训方案、考核方案等,从制度上确保勤工助学的育人实效。

二是优化岗位设置,提升“岗位育人”。岗位设置与专业特长相结合,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提升专业知识水平;与能力培养、成才需求相结合,促进勤工助学活动与科技活动相结合。推动岗位向多样化、专业化发展,增加一些校内教学助理、实验室助理、科研助理等岗位,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推动勤工助学从“劳务型”向“智力型”转变。

三是优化岗前培训,推动“培训育人”。首先要加强劳动观念教育,培养学生劳动责任感和价值观念。有计划地组织一些劳动模范讲座和勤工助学交流活动,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服务意识、职业素养;定期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自觉守法、用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其次,为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用工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岗前培训,并在实际过程中加强指导,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

四是优化劳动管理,强化“管理育人”。高校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真实的职场氛围,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意识和职业精神。高校勤工助学管理机构要完善过程管理,形成一套包括岗位设置、人员招聘、岗前培训、日常考勤检查,考核奖励、安全保障等管理体系,加强勤工助学过程管理、日常考勤,强化劳动纪律,以规范化管理,保证勤工助学健康有序开展。

五是优化考核激励,促进“激励育人”。高校勤工助学应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定期对学生的业务技能、工作纪律、服务态度等进行综合考核,以考核促进学生自我认知与能力发展。并选树勤工助学典型,培育学生热爱劳动、树立自立自强、感恩奉献的意识。同时,对勤工助学的育人绩效进行评估,促进教师优化指导,激励每一位岗位指导老师主动参与到“全员育人”的人才培养过程中。

勤工助学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和功能,勤工助学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具有突出的育人功能优势,是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有效平台,在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自立自强意识及提高其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大学生勤工助学要遵循以“助”促“学”的勤工助学本质,“以生为本”,突出育人导向,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以“立德”、“提智”、“强能”为目标,大力推动勤工助学改革,构建符合大学生成长需要的勤工助学工作体系,发挥勤工助学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功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陈向丽 罗铮

分割线 推荐阅读 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