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以延安精神熔铸师魂,用路遥精神立德树“仁”

学院召开延安精神、路遥精神与师德师风建设相融合座谈会。

延安大学秉承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育人理念,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为民族解放、革命胜利和老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一直以来坚持以延安精神熔铸师魂,用路遥精神树“仁”,全面推进延安精神“一体两翼”育人体系落实走深,同时着力挖掘路遥精神的时代内涵,将党建和学院建设有机结合,力求提升学院党建质量和水平,积极创新师德师风建设做法。

教育大计,师德为本”。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依托“两个精神”、围绕“四个紧盯”、创新“一院一品”党建品牌,在延安精神与路遥精神的传承发扬方面作了深入探索,形成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一、着重依托“两个精神”,提升教师道德修养

抓师德师风建设要活用延安精神和路遥精神。延安精神包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本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的时代新人是文学院的重要育人理念,学院党委依托红色资源优势,把党课讲到红色革命遗址,定期开展革命旧址参观研学活动,引导党员教师耳濡目染、用亲身体验完成对延安精神和路遥精神的理解和升华。

“路遥精神”包括视文学为生命的献身精神、坚守“艺术源于生活”的创作精神、坚持文学创作不跟风以及始终把读者作为上帝的文学精神。“路遥精神”的内核是“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用“路遥精神”化人、育人是文学院提高师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增强师生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平的一个不能丢的“传家宝”,是实现教职工“德高的师品”目标的重要抓手。目前学院已建成具有高水平研究能力的路遥研究团队,该团队先后主编《路遥传》《路遥研究资料汇编》《路遥纪念集》《路遥再解读》等资料,同时连续10余年为本硕学生开设路遥研究特色课程,每年开展路遥主题征文活动并形成系列,带动学生研究路遥,学习路遥的创作精神。

学校每年5月23日,都在革命旧址举办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活动。

二、围绕抓紧“四个紧盯”,落实建设教师队伍

抓师德师风建设,要找准根本方向。学院党委围绕“四个紧盯”,即紧盯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盯师德师风建设、紧盯服务师生员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党建特色、红色资源和学科建设融合起来,推动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直是文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学院党委通过定期开展师风师德专题讲座,制定《延安大学文学院师德师风考核办法(规定)》《延安大学文学院师德师风考核细则》对每一位教职工进行考评归档;依照《延安大学文学院“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方案》培育人才,通过推进党建和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推动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杜绝“重教学、重科研、轻党建”的问题出现。

三、创新党建品牌建设,推进学院教育实效

抓师德师风建设,要创新活动载体。文学院党委创新推出“师说心语:我和我的学生”“党员先锋岗”“学习之声”“党员学习坊”等系列活动。其中,《传承路遥精神,勇做时代先锋——文学院党建工作探索与实践》在获批校级重点党建建设品牌项目后,申报第三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培育创建项目并在2022年入选陕西省第三批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在推进“互联网+党建”模式建设方面,学院积极搭建新媒体党建平台,开通新媒体渠道,通过“小红专”“学习公社”“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等线上渠道将党课教育与互联网有机结合。通过“延安大学文学院”“延大初新工作室”“延大我们编辑部”等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延安大学文学院”,抖音平台“延安大学文学院”等新媒体方式,促进线上线下教育衔接,提高宣传工作实效。在社会实践方面,教师党员组建的传承路遥精神社会实践调查队带领学生路遥精神研究先锋队,开展社会实践调查与志愿服务,引导学生走基层、进工厂、下农村,将文章写在大地上,写进企业里,写到农村里,在实践中感悟和认识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社会发生的变化。

四、加强教师支部建设,提升党员党性修养

抓师德师风建设,要抓住党员教师这个“牛鼻子”。目前,文学院62名教职工中党员教职工39名,占教职工总数的63%。抓师德建设抓住、抓好了这63%,使这个群体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也就抓住了师德建设最大、最易抓、最能抓出效果的部分。

教师党员带领路遥精神研究先锋队前往陕西省清涧县开展社会实践调查。

教职工党支部以学科为依托,做好老中青传帮带,注重理论知识学习,通过中心组学习、干部培训班、集体宣讲、观影、读书分享等方式开展常态化创新型学习。同时,教职工党支部带动3个学生支部,继续推进“换今朝新颜继往开来——党员先锋岗”“学生党员讲党课”、毕业生党员教育等系列特色活动的开展。建党百年之际,文学院教师党员参与新华社录制的《红色印记·讲不完的延安》系列微视频,视频在主流媒体传播。2021年底至2022年5月的抗疫活动中,教职工党员本着“我是党员我先上”的抗疫热情,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抗疫热情和信心,有力保障了校园秩序。2021年,陕西省委教育工委授予文学院教工党支部“陕西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22年,学院女教工党员社会服务队被陕西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委员会授予“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文学院师生观看纪录片《我们,从延安走来》被陕西电视台报道。

教职工党员积极参与抗疫活动。

五、着力师生活动创新,营造师生和谐氛围

抓师德师风建设,要坚持走群众路线。一是让教师走近学生,学院党委通过“党员先锋岗”“党建进宿舍”系列活动,始终注重让党员教师走近广大学生,使党员教师在同学生的相处中帮助学生树立党性观念,潜移默化地增强爱学生、育学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二是让学生走向教师,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以及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的困惑与困难解决,学院党委设立了“党员教师接待日”活动,接待日每周安排2次,每次安排1至2名党员教师为学生指导解决思想上、心理上、生活上、学习上以及职业生涯规划上遇到的问题。三是把教师党员拢在一起,为促进教师互相了解学习、增强教师队伍凝聚力、培养广大教师牢固的集体意识,文学院积极组织教职工开展党性教育活动和文化体育活动,使集体活动发挥了“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近些年来,文学院坚持每年组织教师开展主题教育和拔河比赛、扭秧歌比赛、篮球比赛、登高踏青、观看优秀影视剧、集体劳动等集体文体活动。

教职工党员进入学生宿舍开展座谈会。

学院教职工党员带领学院学生在枣园革命旧址开展劳动教育。

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实现课程育人化人

抓师德师风建设,做好课程思政育人。学院党委依托“延安精神育人”和“红色文艺育人”两大学院特色建立育人机制,重视课程思政建设。用延安精神丰富教学资源,进一步对延安精神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阐释,注重师德师风建设,用延安精神熔铸师魂,通过搭建师德教育有效平台,利用网络媒体开展《延安精神概论》《红色经典导论》省级优秀教材的线上课程学习,拓宽师德教育途径,加强对延安精神的学习。用红色文艺育人,就是深化其内涵要义、知识体系、时代价值,将其有效转化为价值体系、教育教学体系,有机融入思政课程和日常思想教育之中,教师党员参与拍摄9集新华社《红色印记·讲不完的延安》系列微视频。重视课程思政的建设,教师党员现有两门课程获批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示范团队,1门课程入选全国首批党史类课程联盟课程,获批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称号。

七、启示与思考

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科专业特点鲜明,重视师范教育,一直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用延安精神熔铸师魂,以路遥精神立德树,充分运用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教育建立起来的学习体系和学习制度,扎实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积极探索。以“双创”支部建设为契机,以“一院一品”项目建设为依托,立足学科专业特点,通过开展支部政治生活会、组织教师政治学习、开展相关党日活动等举措,引领带动学院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

【附:学校简介】

延安大学是毛泽东同志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学校成立于1941年9月,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37年创办的陕北公学。延安大学构建了延安精神“一体两翼”育人体系,培养了一大批“信念坚定、求真务实、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善于创新”的时代新人;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确定“党建质量提升年”,制定《延安大学党建质量提升年行动计划》《用延安精神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方案》,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学校党委获评2021年陕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陕西省高校先进基层党委,2022年获批“陕西高校党建工作示范高校”。

作者:李朝琴 党子奇 张冰雁

职务:李朝琴系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辅导员,党子奇系学院党委书记,张冰雁系学院党委副书记

推荐阅读
logo 记录教育每一天
打开客户端

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以延安精神熔铸师魂,用路遥精神立德树“仁”

中国教育报 李朝琴 党子奇 张冰雁

2022-07-11 10:29

学院召开延安精神、路遥精神与师德师风建设相融合座谈会。

延安大学秉承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育人理念,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为民族解放、革命胜利和老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一直以来坚持以延安精神熔铸师魂,用路遥精神树“仁”,全面推进延安精神“一体两翼”育人体系落实走深,同时着力挖掘路遥精神的时代内涵,将党建和学院建设有机结合,力求提升学院党建质量和水平,积极创新师德师风建设做法。

教育大计,师德为本”。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依托“两个精神”、围绕“四个紧盯”、创新“一院一品”党建品牌,在延安精神与路遥精神的传承发扬方面作了深入探索,形成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一、着重依托“两个精神”,提升教师道德修养

抓师德师风建设要活用延安精神和路遥精神。延安精神包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本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的时代新人是文学院的重要育人理念,学院党委依托红色资源优势,把党课讲到红色革命遗址,定期开展革命旧址参观研学活动,引导党员教师耳濡目染、用亲身体验完成对延安精神和路遥精神的理解和升华。

“路遥精神”包括视文学为生命的献身精神、坚守“艺术源于生活”的创作精神、坚持文学创作不跟风以及始终把读者作为上帝的文学精神。“路遥精神”的内核是“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用“路遥精神”化人、育人是文学院提高师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增强师生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平的一个不能丢的“传家宝”,是实现教职工“德高的师品”目标的重要抓手。目前学院已建成具有高水平研究能力的路遥研究团队,该团队先后主编《路遥传》《路遥研究资料汇编》《路遥纪念集》《路遥再解读》等资料,同时连续10余年为本硕学生开设路遥研究特色课程,每年开展路遥主题征文活动并形成系列,带动学生研究路遥,学习路遥的创作精神。

学校每年5月23日,都在革命旧址举办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活动。

二、围绕抓紧“四个紧盯”,落实建设教师队伍

抓师德师风建设,要找准根本方向。学院党委围绕“四个紧盯”,即紧盯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盯师德师风建设、紧盯服务师生员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党建特色、红色资源和学科建设融合起来,推动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直是文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学院党委通过定期开展师风师德专题讲座,制定《延安大学文学院师德师风考核办法(规定)》《延安大学文学院师德师风考核细则》对每一位教职工进行考评归档;依照《延安大学文学院“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方案》培育人才,通过推进党建和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推动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杜绝“重教学、重科研、轻党建”的问题出现。

三、创新党建品牌建设,推进学院教育实效

抓师德师风建设,要创新活动载体。文学院党委创新推出“师说心语:我和我的学生”“党员先锋岗”“学习之声”“党员学习坊”等系列活动。其中,《传承路遥精神,勇做时代先锋——文学院党建工作探索与实践》在获批校级重点党建建设品牌项目后,申报第三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培育创建项目并在2022年入选陕西省第三批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在推进“互联网+党建”模式建设方面,学院积极搭建新媒体党建平台,开通新媒体渠道,通过“小红专”“学习公社”“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等线上渠道将党课教育与互联网有机结合。通过“延安大学文学院”“延大初新工作室”“延大我们编辑部”等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延安大学文学院”,抖音平台“延安大学文学院”等新媒体方式,促进线上线下教育衔接,提高宣传工作实效。在社会实践方面,教师党员组建的传承路遥精神社会实践调查队带领学生路遥精神研究先锋队,开展社会实践调查与志愿服务,引导学生走基层、进工厂、下农村,将文章写在大地上,写进企业里,写到农村里,在实践中感悟和认识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社会发生的变化。

四、加强教师支部建设,提升党员党性修养

抓师德师风建设,要抓住党员教师这个“牛鼻子”。目前,文学院62名教职工中党员教职工39名,占教职工总数的63%。抓师德建设抓住、抓好了这63%,使这个群体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也就抓住了师德建设最大、最易抓、最能抓出效果的部分。

教师党员带领路遥精神研究先锋队前往陕西省清涧县开展社会实践调查。

教职工党支部以学科为依托,做好老中青传帮带,注重理论知识学习,通过中心组学习、干部培训班、集体宣讲、观影、读书分享等方式开展常态化创新型学习。同时,教职工党支部带动3个学生支部,继续推进“换今朝新颜继往开来——党员先锋岗”“学生党员讲党课”、毕业生党员教育等系列特色活动的开展。建党百年之际,文学院教师党员参与新华社录制的《红色印记·讲不完的延安》系列微视频,视频在主流媒体传播。2021年底至2022年5月的抗疫活动中,教职工党员本着“我是党员我先上”的抗疫热情,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抗疫热情和信心,有力保障了校园秩序。2021年,陕西省委教育工委授予文学院教工党支部“陕西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22年,学院女教工党员社会服务队被陕西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委员会授予“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文学院师生观看纪录片《我们,从延安走来》被陕西电视台报道。

教职工党员积极参与抗疫活动。

五、着力师生活动创新,营造师生和谐氛围

抓师德师风建设,要坚持走群众路线。一是让教师走近学生,学院党委通过“党员先锋岗”“党建进宿舍”系列活动,始终注重让党员教师走近广大学生,使党员教师在同学生的相处中帮助学生树立党性观念,潜移默化地增强爱学生、育学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二是让学生走向教师,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以及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的困惑与困难解决,学院党委设立了“党员教师接待日”活动,接待日每周安排2次,每次安排1至2名党员教师为学生指导解决思想上、心理上、生活上、学习上以及职业生涯规划上遇到的问题。三是把教师党员拢在一起,为促进教师互相了解学习、增强教师队伍凝聚力、培养广大教师牢固的集体意识,文学院积极组织教职工开展党性教育活动和文化体育活动,使集体活动发挥了“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近些年来,文学院坚持每年组织教师开展主题教育和拔河比赛、扭秧歌比赛、篮球比赛、登高踏青、观看优秀影视剧、集体劳动等集体文体活动。

教职工党员进入学生宿舍开展座谈会。

学院教职工党员带领学院学生在枣园革命旧址开展劳动教育。

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实现课程育人化人

抓师德师风建设,做好课程思政育人。学院党委依托“延安精神育人”和“红色文艺育人”两大学院特色建立育人机制,重视课程思政建设。用延安精神丰富教学资源,进一步对延安精神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阐释,注重师德师风建设,用延安精神熔铸师魂,通过搭建师德教育有效平台,利用网络媒体开展《延安精神概论》《红色经典导论》省级优秀教材的线上课程学习,拓宽师德教育途径,加强对延安精神的学习。用红色文艺育人,就是深化其内涵要义、知识体系、时代价值,将其有效转化为价值体系、教育教学体系,有机融入思政课程和日常思想教育之中,教师党员参与拍摄9集新华社《红色印记·讲不完的延安》系列微视频。重视课程思政的建设,教师党员现有两门课程获批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示范团队,1门课程入选全国首批党史类课程联盟课程,获批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称号。

七、启示与思考

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科专业特点鲜明,重视师范教育,一直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用延安精神熔铸师魂,以路遥精神立德树,充分运用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教育建立起来的学习体系和学习制度,扎实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积极探索。以“双创”支部建设为契机,以“一院一品”项目建设为依托,立足学科专业特点,通过开展支部政治生活会、组织教师政治学习、开展相关党日活动等举措,引领带动学院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

【附:学校简介】

延安大学是毛泽东同志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学校成立于1941年9月,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37年创办的陕北公学。延安大学构建了延安精神“一体两翼”育人体系,培养了一大批“信念坚定、求真务实、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善于创新”的时代新人;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确定“党建质量提升年”,制定《延安大学党建质量提升年行动计划》《用延安精神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方案》,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学校党委获评2021年陕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陕西省高校先进基层党委,2022年获批“陕西高校党建工作示范高校”。

作者:李朝琴 党子奇 张冰雁

职务:李朝琴系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辅导员,党子奇系学院党委书记,张冰雁系学院党委副书记

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以延安精神熔铸师魂,用路遥精神立德树“仁”

中国教育报 李朝琴 党子奇 张冰雁

2022-07-11 10:29

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以延安精神熔铸师魂,用路遥精神立德树“仁”

中国教育报 李朝琴 党子奇 张冰雁

2022-07-11 10:29

学院召开延安精神、路遥精神与师德师风建设相融合座谈会。

延安大学秉承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育人理念,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为民族解放、革命胜利和老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一直以来坚持以延安精神熔铸师魂,用路遥精神树“仁”,全面推进延安精神“一体两翼”育人体系落实走深,同时着力挖掘路遥精神的时代内涵,将党建和学院建设有机结合,力求提升学院党建质量和水平,积极创新师德师风建设做法。

教育大计,师德为本”。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依托“两个精神”、围绕“四个紧盯”、创新“一院一品”党建品牌,在延安精神与路遥精神的传承发扬方面作了深入探索,形成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一、着重依托“两个精神”,提升教师道德修养

抓师德师风建设要活用延安精神和路遥精神。延安精神包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本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的时代新人是文学院的重要育人理念,学院党委依托红色资源优势,把党课讲到红色革命遗址,定期开展革命旧址参观研学活动,引导党员教师耳濡目染、用亲身体验完成对延安精神和路遥精神的理解和升华。

“路遥精神”包括视文学为生命的献身精神、坚守“艺术源于生活”的创作精神、坚持文学创作不跟风以及始终把读者作为上帝的文学精神。“路遥精神”的内核是“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用“路遥精神”化人、育人是文学院提高师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增强师生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平的一个不能丢的“传家宝”,是实现教职工“德高的师品”目标的重要抓手。目前学院已建成具有高水平研究能力的路遥研究团队,该团队先后主编《路遥传》《路遥研究资料汇编》《路遥纪念集》《路遥再解读》等资料,同时连续10余年为本硕学生开设路遥研究特色课程,每年开展路遥主题征文活动并形成系列,带动学生研究路遥,学习路遥的创作精神。

学校每年5月23日,都在革命旧址举办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活动。

二、围绕抓紧“四个紧盯”,落实建设教师队伍

抓师德师风建设,要找准根本方向。学院党委围绕“四个紧盯”,即紧盯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盯师德师风建设、紧盯服务师生员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党建特色、红色资源和学科建设融合起来,推动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直是文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学院党委通过定期开展师风师德专题讲座,制定《延安大学文学院师德师风考核办法(规定)》《延安大学文学院师德师风考核细则》对每一位教职工进行考评归档;依照《延安大学文学院“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方案》培育人才,通过推进党建和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推动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杜绝“重教学、重科研、轻党建”的问题出现。

三、创新党建品牌建设,推进学院教育实效

抓师德师风建设,要创新活动载体。文学院党委创新推出“师说心语:我和我的学生”“党员先锋岗”“学习之声”“党员学习坊”等系列活动。其中,《传承路遥精神,勇做时代先锋——文学院党建工作探索与实践》在获批校级重点党建建设品牌项目后,申报第三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培育创建项目并在2022年入选陕西省第三批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在推进“互联网+党建”模式建设方面,学院积极搭建新媒体党建平台,开通新媒体渠道,通过“小红专”“学习公社”“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等线上渠道将党课教育与互联网有机结合。通过“延安大学文学院”“延大初新工作室”“延大我们编辑部”等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延安大学文学院”,抖音平台“延安大学文学院”等新媒体方式,促进线上线下教育衔接,提高宣传工作实效。在社会实践方面,教师党员组建的传承路遥精神社会实践调查队带领学生路遥精神研究先锋队,开展社会实践调查与志愿服务,引导学生走基层、进工厂、下农村,将文章写在大地上,写进企业里,写到农村里,在实践中感悟和认识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社会发生的变化。

四、加强教师支部建设,提升党员党性修养

抓师德师风建设,要抓住党员教师这个“牛鼻子”。目前,文学院62名教职工中党员教职工39名,占教职工总数的63%。抓师德建设抓住、抓好了这63%,使这个群体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也就抓住了师德建设最大、最易抓、最能抓出效果的部分。

教师党员带领路遥精神研究先锋队前往陕西省清涧县开展社会实践调查。

教职工党支部以学科为依托,做好老中青传帮带,注重理论知识学习,通过中心组学习、干部培训班、集体宣讲、观影、读书分享等方式开展常态化创新型学习。同时,教职工党支部带动3个学生支部,继续推进“换今朝新颜继往开来——党员先锋岗”“学生党员讲党课”、毕业生党员教育等系列特色活动的开展。建党百年之际,文学院教师党员参与新华社录制的《红色印记·讲不完的延安》系列微视频,视频在主流媒体传播。2021年底至2022年5月的抗疫活动中,教职工党员本着“我是党员我先上”的抗疫热情,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抗疫热情和信心,有力保障了校园秩序。2021年,陕西省委教育工委授予文学院教工党支部“陕西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22年,学院女教工党员社会服务队被陕西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委员会授予“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文学院师生观看纪录片《我们,从延安走来》被陕西电视台报道。

教职工党员积极参与抗疫活动。

五、着力师生活动创新,营造师生和谐氛围

抓师德师风建设,要坚持走群众路线。一是让教师走近学生,学院党委通过“党员先锋岗”“党建进宿舍”系列活动,始终注重让党员教师走近广大学生,使党员教师在同学生的相处中帮助学生树立党性观念,潜移默化地增强爱学生、育学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二是让学生走向教师,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以及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的困惑与困难解决,学院党委设立了“党员教师接待日”活动,接待日每周安排2次,每次安排1至2名党员教师为学生指导解决思想上、心理上、生活上、学习上以及职业生涯规划上遇到的问题。三是把教师党员拢在一起,为促进教师互相了解学习、增强教师队伍凝聚力、培养广大教师牢固的集体意识,文学院积极组织教职工开展党性教育活动和文化体育活动,使集体活动发挥了“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近些年来,文学院坚持每年组织教师开展主题教育和拔河比赛、扭秧歌比赛、篮球比赛、登高踏青、观看优秀影视剧、集体劳动等集体文体活动。

教职工党员进入学生宿舍开展座谈会。

学院教职工党员带领学院学生在枣园革命旧址开展劳动教育。

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实现课程育人化人

抓师德师风建设,做好课程思政育人。学院党委依托“延安精神育人”和“红色文艺育人”两大学院特色建立育人机制,重视课程思政建设。用延安精神丰富教学资源,进一步对延安精神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阐释,注重师德师风建设,用延安精神熔铸师魂,通过搭建师德教育有效平台,利用网络媒体开展《延安精神概论》《红色经典导论》省级优秀教材的线上课程学习,拓宽师德教育途径,加强对延安精神的学习。用红色文艺育人,就是深化其内涵要义、知识体系、时代价值,将其有效转化为价值体系、教育教学体系,有机融入思政课程和日常思想教育之中,教师党员参与拍摄9集新华社《红色印记·讲不完的延安》系列微视频。重视课程思政的建设,教师党员现有两门课程获批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示范团队,1门课程入选全国首批党史类课程联盟课程,获批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称号。

七、启示与思考

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科专业特点鲜明,重视师范教育,一直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用延安精神熔铸师魂,以路遥精神立德树,充分运用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教育建立起来的学习体系和学习制度,扎实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积极探索。以“双创”支部建设为契机,以“一院一品”项目建设为依托,立足学科专业特点,通过开展支部政治生活会、组织教师政治学习、开展相关党日活动等举措,引领带动学院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

【附:学校简介】

延安大学是毛泽东同志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学校成立于1941年9月,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37年创办的陕北公学。延安大学构建了延安精神“一体两翼”育人体系,培养了一大批“信念坚定、求真务实、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善于创新”的时代新人;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确定“党建质量提升年”,制定《延安大学党建质量提升年行动计划》《用延安精神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方案》,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学校党委获评2021年陕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陕西省高校先进基层党委,2022年获批“陕西高校党建工作示范高校”。

作者:李朝琴 党子奇 张冰雁

职务:李朝琴系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辅导员,党子奇系学院党委书记,张冰雁系学院党委副书记

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以延安精神熔铸师魂,用路遥精神立德树“仁”

中国教育报 李朝琴 党子奇 张冰雁

2022-07-11 10:29

学院召开延安精神、路遥精神与师德师风建设相融合座谈会。

延安大学秉承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育人理念,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为民族解放、革命胜利和老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一直以来坚持以延安精神熔铸师魂,用路遥精神树“仁”,全面推进延安精神“一体两翼”育人体系落实走深,同时着力挖掘路遥精神的时代内涵,将党建和学院建设有机结合,力求提升学院党建质量和水平,积极创新师德师风建设做法。

教育大计,师德为本”。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依托“两个精神”、围绕“四个紧盯”、创新“一院一品”党建品牌,在延安精神与路遥精神的传承发扬方面作了深入探索,形成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一、着重依托“两个精神”,提升教师道德修养

抓师德师风建设要活用延安精神和路遥精神。延安精神包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本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的时代新人是文学院的重要育人理念,学院党委依托红色资源优势,把党课讲到红色革命遗址,定期开展革命旧址参观研学活动,引导党员教师耳濡目染、用亲身体验完成对延安精神和路遥精神的理解和升华。

“路遥精神”包括视文学为生命的献身精神、坚守“艺术源于生活”的创作精神、坚持文学创作不跟风以及始终把读者作为上帝的文学精神。“路遥精神”的内核是“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用“路遥精神”化人、育人是文学院提高师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增强师生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平的一个不能丢的“传家宝”,是实现教职工“德高的师品”目标的重要抓手。目前学院已建成具有高水平研究能力的路遥研究团队,该团队先后主编《路遥传》《路遥研究资料汇编》《路遥纪念集》《路遥再解读》等资料,同时连续10余年为本硕学生开设路遥研究特色课程,每年开展路遥主题征文活动并形成系列,带动学生研究路遥,学习路遥的创作精神。

学校每年5月23日,都在革命旧址举办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活动。

二、围绕抓紧“四个紧盯”,落实建设教师队伍

抓师德师风建设,要找准根本方向。学院党委围绕“四个紧盯”,即紧盯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盯师德师风建设、紧盯服务师生员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党建特色、红色资源和学科建设融合起来,推动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直是文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学院党委通过定期开展师风师德专题讲座,制定《延安大学文学院师德师风考核办法(规定)》《延安大学文学院师德师风考核细则》对每一位教职工进行考评归档;依照《延安大学文学院“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方案》培育人才,通过推进党建和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推动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杜绝“重教学、重科研、轻党建”的问题出现。

三、创新党建品牌建设,推进学院教育实效

抓师德师风建设,要创新活动载体。文学院党委创新推出“师说心语:我和我的学生”“党员先锋岗”“学习之声”“党员学习坊”等系列活动。其中,《传承路遥精神,勇做时代先锋——文学院党建工作探索与实践》在获批校级重点党建建设品牌项目后,申报第三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培育创建项目并在2022年入选陕西省第三批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在推进“互联网+党建”模式建设方面,学院积极搭建新媒体党建平台,开通新媒体渠道,通过“小红专”“学习公社”“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等线上渠道将党课教育与互联网有机结合。通过“延安大学文学院”“延大初新工作室”“延大我们编辑部”等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延安大学文学院”,抖音平台“延安大学文学院”等新媒体方式,促进线上线下教育衔接,提高宣传工作实效。在社会实践方面,教师党员组建的传承路遥精神社会实践调查队带领学生路遥精神研究先锋队,开展社会实践调查与志愿服务,引导学生走基层、进工厂、下农村,将文章写在大地上,写进企业里,写到农村里,在实践中感悟和认识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社会发生的变化。

四、加强教师支部建设,提升党员党性修养

抓师德师风建设,要抓住党员教师这个“牛鼻子”。目前,文学院62名教职工中党员教职工39名,占教职工总数的63%。抓师德建设抓住、抓好了这63%,使这个群体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也就抓住了师德建设最大、最易抓、最能抓出效果的部分。

教师党员带领路遥精神研究先锋队前往陕西省清涧县开展社会实践调查。

教职工党支部以学科为依托,做好老中青传帮带,注重理论知识学习,通过中心组学习、干部培训班、集体宣讲、观影、读书分享等方式开展常态化创新型学习。同时,教职工党支部带动3个学生支部,继续推进“换今朝新颜继往开来——党员先锋岗”“学生党员讲党课”、毕业生党员教育等系列特色活动的开展。建党百年之际,文学院教师党员参与新华社录制的《红色印记·讲不完的延安》系列微视频,视频在主流媒体传播。2021年底至2022年5月的抗疫活动中,教职工党员本着“我是党员我先上”的抗疫热情,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抗疫热情和信心,有力保障了校园秩序。2021年,陕西省委教育工委授予文学院教工党支部“陕西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22年,学院女教工党员社会服务队被陕西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委员会授予“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文学院师生观看纪录片《我们,从延安走来》被陕西电视台报道。

教职工党员积极参与抗疫活动。

五、着力师生活动创新,营造师生和谐氛围

抓师德师风建设,要坚持走群众路线。一是让教师走近学生,学院党委通过“党员先锋岗”“党建进宿舍”系列活动,始终注重让党员教师走近广大学生,使党员教师在同学生的相处中帮助学生树立党性观念,潜移默化地增强爱学生、育学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二是让学生走向教师,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以及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的困惑与困难解决,学院党委设立了“党员教师接待日”活动,接待日每周安排2次,每次安排1至2名党员教师为学生指导解决思想上、心理上、生活上、学习上以及职业生涯规划上遇到的问题。三是把教师党员拢在一起,为促进教师互相了解学习、增强教师队伍凝聚力、培养广大教师牢固的集体意识,文学院积极组织教职工开展党性教育活动和文化体育活动,使集体活动发挥了“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近些年来,文学院坚持每年组织教师开展主题教育和拔河比赛、扭秧歌比赛、篮球比赛、登高踏青、观看优秀影视剧、集体劳动等集体文体活动。

教职工党员进入学生宿舍开展座谈会。

学院教职工党员带领学院学生在枣园革命旧址开展劳动教育。

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实现课程育人化人

抓师德师风建设,做好课程思政育人。学院党委依托“延安精神育人”和“红色文艺育人”两大学院特色建立育人机制,重视课程思政建设。用延安精神丰富教学资源,进一步对延安精神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阐释,注重师德师风建设,用延安精神熔铸师魂,通过搭建师德教育有效平台,利用网络媒体开展《延安精神概论》《红色经典导论》省级优秀教材的线上课程学习,拓宽师德教育途径,加强对延安精神的学习。用红色文艺育人,就是深化其内涵要义、知识体系、时代价值,将其有效转化为价值体系、教育教学体系,有机融入思政课程和日常思想教育之中,教师党员参与拍摄9集新华社《红色印记·讲不完的延安》系列微视频。重视课程思政的建设,教师党员现有两门课程获批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示范团队,1门课程入选全国首批党史类课程联盟课程,获批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称号。

七、启示与思考

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科专业特点鲜明,重视师范教育,一直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用延安精神熔铸师魂,以路遥精神立德树,充分运用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教育建立起来的学习体系和学习制度,扎实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积极探索。以“双创”支部建设为契机,以“一院一品”项目建设为依托,立足学科专业特点,通过开展支部政治生活会、组织教师政治学习、开展相关党日活动等举措,引领带动学院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

【附:学校简介】

延安大学是毛泽东同志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学校成立于1941年9月,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37年创办的陕北公学。延安大学构建了延安精神“一体两翼”育人体系,培养了一大批“信念坚定、求真务实、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善于创新”的时代新人;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确定“党建质量提升年”,制定《延安大学党建质量提升年行动计划》《用延安精神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方案》,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学校党委获评2021年陕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陕西省高校先进基层党委,2022年获批“陕西高校党建工作示范高校”。

作者:李朝琴 党子奇 张冰雁

职务:李朝琴系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辅导员,党子奇系学院党委书记,张冰雁系学院党委副书记

分割线 推荐阅读 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