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丨王朴中学校:亮红色旗帜 铸红岩精魂

作者:刘昕

重庆市北碚区王朴中学校,是红岩英烈王朴烈士响应中共中央南方局号召,因革命斗争需要于1946年创办的学校。

王朴烈士在1946年接手创办新志达中学,以此为据点开展革命斗争。1948年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入狱,他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毫不动摇,身受酷刑仍严守党的秘密,著名的“狱中绣红旗”“八条意见”都有他的贡献。王朴的母亲金永华女士服务桑梓并参与创办学校,掩护党组织开展革命活动,变卖家产支持党的革命事业,八旬高龄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辞世前将名下家产全部赠予重庆市妇联。

学校长期坚持以“红色党建”为引领,以“红色传承”为主线,以“王朴烈士陵园”为依托,深入挖掘王朴烈士事迹背后的“王朴精神”,将首任校长王朴“坚贞不屈、永不叛党”的革命信念和“舍小家、为国家”的家国情怀根植于王朴学子内心,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是充分利用纪念馆庄严肃穆的环境开展活动。如新生入学、新团员、新党员的宣誓,新教师的入职宣誓,以此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激发师生的爱国使命感。

二是注重校园红色文化建设。校园时时处处都充满着红色的精神。进入校门便可瞻仰王朴烈士塑像和《王朴中学赋》主题墙;以“正本”“志达”命名初、高中教学楼;着力打造了“红色文化广场”“红梅赞主题园林”,广场旁的文化墙,展示着办学历史沿革;“红色之蕴”的钢雕建筑屹立于正本楼前。

三是邀请烈士后代讲述红色故事。学校多次邀请到王朴烈士之子王继志先生回校参与纪念活动、开办专题讲座,讲述王朴烈士的英雄事迹。王继志曾讲道:“我父亲只活了28岁,我今年74岁,亲身感受到了国家繁荣强盛,也证明他当年选择的道路,是无比正确的道路!” 

学校秉承人文情怀,通过学科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逐渐形成了“特色课程—课题研究—课程基地—实践活动—馆校联动”的红色教育模式,深度挖掘王朴烈士精神及其饱含的家国情怀,把红色资源转化为立德树人的课程资源。

传承红色基因。学校不断优化教学布局,打造红色教育课程体系。如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课程讲授革命英雄人物和红岩烈士事迹;音乐课程以红色歌曲为教育内容等。学生既收获了知识与技能,又获得了道德情感的熏陶。学校引导学生以先烈为镜,洗涤思想、净化灵魂、提升境界,自觉树立新时代的公民责任意识。

研发校本课程。自2006年起,学校启动《王朴精魂》校本课程编写工作,并于2015年成功申报为重庆市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2018年,学校成功创建了北碚区红色文化教育课程基地和“三史三爱”高中历史课程基地。两个课程基地秉承我校首任校长王朴的优良革命传统,配专人充分挖掘其精神源流、生平脉络、革命壮举和时代特征等。

创新课程载体。学校组织师生自编自导自演话剧《开学第一课》,以王朴烈士的故事为蓝本,聚焦学生时代之问,把写在书本的故事搬上舞台,让学生与王朴烈士“隔空对话”,完成革命精神的“光荣交接”。

家校合作增强教育效果。学校将“王朴精神”融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邀请家长与师生共同参与清明节、国家公祭日、“11•27”纪念日等祭扫活动。组织家长与师生共同讲述红色故事,展现金永华与王朴烈士母子的家国情怀和红色家风。学校与家委会共同开展了研学旅行和远足活动,追寻先烈足迹,继承先烈精神。

在烈士精神的感召下,学校荣膺“全国乡村温馨校园”“重庆市红岩精神教育基地”“重庆市德育品牌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先后培养了王朴学子近3万人,走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才能,全国美德好少年、最美中学生谈莉,感动重庆十大人物周润柳,北碚区见义勇为好少年潘先登等杰出学子。

(作者系重庆市北碚区王朴中学校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推荐阅读
logo 记录教育每一天
打开客户端

育人丨王朴中学校:亮红色旗帜 铸红岩精魂

中国教育报

2021-05-14 10:45

作者:刘昕

重庆市北碚区王朴中学校,是红岩英烈王朴烈士响应中共中央南方局号召,因革命斗争需要于1946年创办的学校。

王朴烈士在1946年接手创办新志达中学,以此为据点开展革命斗争。1948年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入狱,他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毫不动摇,身受酷刑仍严守党的秘密,著名的“狱中绣红旗”“八条意见”都有他的贡献。王朴的母亲金永华女士服务桑梓并参与创办学校,掩护党组织开展革命活动,变卖家产支持党的革命事业,八旬高龄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辞世前将名下家产全部赠予重庆市妇联。

学校长期坚持以“红色党建”为引领,以“红色传承”为主线,以“王朴烈士陵园”为依托,深入挖掘王朴烈士事迹背后的“王朴精神”,将首任校长王朴“坚贞不屈、永不叛党”的革命信念和“舍小家、为国家”的家国情怀根植于王朴学子内心,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是充分利用纪念馆庄严肃穆的环境开展活动。如新生入学、新团员、新党员的宣誓,新教师的入职宣誓,以此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激发师生的爱国使命感。

二是注重校园红色文化建设。校园时时处处都充满着红色的精神。进入校门便可瞻仰王朴烈士塑像和《王朴中学赋》主题墙;以“正本”“志达”命名初、高中教学楼;着力打造了“红色文化广场”“红梅赞主题园林”,广场旁的文化墙,展示着办学历史沿革;“红色之蕴”的钢雕建筑屹立于正本楼前。

三是邀请烈士后代讲述红色故事。学校多次邀请到王朴烈士之子王继志先生回校参与纪念活动、开办专题讲座,讲述王朴烈士的英雄事迹。王继志曾讲道:“我父亲只活了28岁,我今年74岁,亲身感受到了国家繁荣强盛,也证明他当年选择的道路,是无比正确的道路!” 

学校秉承人文情怀,通过学科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逐渐形成了“特色课程—课题研究—课程基地—实践活动—馆校联动”的红色教育模式,深度挖掘王朴烈士精神及其饱含的家国情怀,把红色资源转化为立德树人的课程资源。

传承红色基因。学校不断优化教学布局,打造红色教育课程体系。如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课程讲授革命英雄人物和红岩烈士事迹;音乐课程以红色歌曲为教育内容等。学生既收获了知识与技能,又获得了道德情感的熏陶。学校引导学生以先烈为镜,洗涤思想、净化灵魂、提升境界,自觉树立新时代的公民责任意识。

研发校本课程。自2006年起,学校启动《王朴精魂》校本课程编写工作,并于2015年成功申报为重庆市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2018年,学校成功创建了北碚区红色文化教育课程基地和“三史三爱”高中历史课程基地。两个课程基地秉承我校首任校长王朴的优良革命传统,配专人充分挖掘其精神源流、生平脉络、革命壮举和时代特征等。

创新课程载体。学校组织师生自编自导自演话剧《开学第一课》,以王朴烈士的故事为蓝本,聚焦学生时代之问,把写在书本的故事搬上舞台,让学生与王朴烈士“隔空对话”,完成革命精神的“光荣交接”。

家校合作增强教育效果。学校将“王朴精神”融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邀请家长与师生共同参与清明节、国家公祭日、“11•27”纪念日等祭扫活动。组织家长与师生共同讲述红色故事,展现金永华与王朴烈士母子的家国情怀和红色家风。学校与家委会共同开展了研学旅行和远足活动,追寻先烈足迹,继承先烈精神。

在烈士精神的感召下,学校荣膺“全国乡村温馨校园”“重庆市红岩精神教育基地”“重庆市德育品牌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先后培养了王朴学子近3万人,走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才能,全国美德好少年、最美中学生谈莉,感动重庆十大人物周润柳,北碚区见义勇为好少年潘先登等杰出学子。

(作者系重庆市北碚区王朴中学校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育人丨王朴中学校:亮红色旗帜 铸红岩精魂

中国教育报

2021-05-14 10:45

育人丨王朴中学校:亮红色旗帜 铸红岩精魂

中国教育报

2021-05-14 10:45

作者:刘昕

重庆市北碚区王朴中学校,是红岩英烈王朴烈士响应中共中央南方局号召,因革命斗争需要于1946年创办的学校。

王朴烈士在1946年接手创办新志达中学,以此为据点开展革命斗争。1948年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入狱,他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毫不动摇,身受酷刑仍严守党的秘密,著名的“狱中绣红旗”“八条意见”都有他的贡献。王朴的母亲金永华女士服务桑梓并参与创办学校,掩护党组织开展革命活动,变卖家产支持党的革命事业,八旬高龄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辞世前将名下家产全部赠予重庆市妇联。

学校长期坚持以“红色党建”为引领,以“红色传承”为主线,以“王朴烈士陵园”为依托,深入挖掘王朴烈士事迹背后的“王朴精神”,将首任校长王朴“坚贞不屈、永不叛党”的革命信念和“舍小家、为国家”的家国情怀根植于王朴学子内心,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是充分利用纪念馆庄严肃穆的环境开展活动。如新生入学、新团员、新党员的宣誓,新教师的入职宣誓,以此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激发师生的爱国使命感。

二是注重校园红色文化建设。校园时时处处都充满着红色的精神。进入校门便可瞻仰王朴烈士塑像和《王朴中学赋》主题墙;以“正本”“志达”命名初、高中教学楼;着力打造了“红色文化广场”“红梅赞主题园林”,广场旁的文化墙,展示着办学历史沿革;“红色之蕴”的钢雕建筑屹立于正本楼前。

三是邀请烈士后代讲述红色故事。学校多次邀请到王朴烈士之子王继志先生回校参与纪念活动、开办专题讲座,讲述王朴烈士的英雄事迹。王继志曾讲道:“我父亲只活了28岁,我今年74岁,亲身感受到了国家繁荣强盛,也证明他当年选择的道路,是无比正确的道路!” 

学校秉承人文情怀,通过学科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逐渐形成了“特色课程—课题研究—课程基地—实践活动—馆校联动”的红色教育模式,深度挖掘王朴烈士精神及其饱含的家国情怀,把红色资源转化为立德树人的课程资源。

传承红色基因。学校不断优化教学布局,打造红色教育课程体系。如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课程讲授革命英雄人物和红岩烈士事迹;音乐课程以红色歌曲为教育内容等。学生既收获了知识与技能,又获得了道德情感的熏陶。学校引导学生以先烈为镜,洗涤思想、净化灵魂、提升境界,自觉树立新时代的公民责任意识。

研发校本课程。自2006年起,学校启动《王朴精魂》校本课程编写工作,并于2015年成功申报为重庆市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2018年,学校成功创建了北碚区红色文化教育课程基地和“三史三爱”高中历史课程基地。两个课程基地秉承我校首任校长王朴的优良革命传统,配专人充分挖掘其精神源流、生平脉络、革命壮举和时代特征等。

创新课程载体。学校组织师生自编自导自演话剧《开学第一课》,以王朴烈士的故事为蓝本,聚焦学生时代之问,把写在书本的故事搬上舞台,让学生与王朴烈士“隔空对话”,完成革命精神的“光荣交接”。

家校合作增强教育效果。学校将“王朴精神”融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邀请家长与师生共同参与清明节、国家公祭日、“11•27”纪念日等祭扫活动。组织家长与师生共同讲述红色故事,展现金永华与王朴烈士母子的家国情怀和红色家风。学校与家委会共同开展了研学旅行和远足活动,追寻先烈足迹,继承先烈精神。

在烈士精神的感召下,学校荣膺“全国乡村温馨校园”“重庆市红岩精神教育基地”“重庆市德育品牌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先后培养了王朴学子近3万人,走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才能,全国美德好少年、最美中学生谈莉,感动重庆十大人物周润柳,北碚区见义勇为好少年潘先登等杰出学子。

(作者系重庆市北碚区王朴中学校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育人丨王朴中学校:亮红色旗帜 铸红岩精魂

中国教育报

2021-05-14 10:45

作者:刘昕

重庆市北碚区王朴中学校,是红岩英烈王朴烈士响应中共中央南方局号召,因革命斗争需要于1946年创办的学校。

王朴烈士在1946年接手创办新志达中学,以此为据点开展革命斗争。1948年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入狱,他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毫不动摇,身受酷刑仍严守党的秘密,著名的“狱中绣红旗”“八条意见”都有他的贡献。王朴的母亲金永华女士服务桑梓并参与创办学校,掩护党组织开展革命活动,变卖家产支持党的革命事业,八旬高龄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辞世前将名下家产全部赠予重庆市妇联。

学校长期坚持以“红色党建”为引领,以“红色传承”为主线,以“王朴烈士陵园”为依托,深入挖掘王朴烈士事迹背后的“王朴精神”,将首任校长王朴“坚贞不屈、永不叛党”的革命信念和“舍小家、为国家”的家国情怀根植于王朴学子内心,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是充分利用纪念馆庄严肃穆的环境开展活动。如新生入学、新团员、新党员的宣誓,新教师的入职宣誓,以此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激发师生的爱国使命感。

二是注重校园红色文化建设。校园时时处处都充满着红色的精神。进入校门便可瞻仰王朴烈士塑像和《王朴中学赋》主题墙;以“正本”“志达”命名初、高中教学楼;着力打造了“红色文化广场”“红梅赞主题园林”,广场旁的文化墙,展示着办学历史沿革;“红色之蕴”的钢雕建筑屹立于正本楼前。

三是邀请烈士后代讲述红色故事。学校多次邀请到王朴烈士之子王继志先生回校参与纪念活动、开办专题讲座,讲述王朴烈士的英雄事迹。王继志曾讲道:“我父亲只活了28岁,我今年74岁,亲身感受到了国家繁荣强盛,也证明他当年选择的道路,是无比正确的道路!” 

学校秉承人文情怀,通过学科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逐渐形成了“特色课程—课题研究—课程基地—实践活动—馆校联动”的红色教育模式,深度挖掘王朴烈士精神及其饱含的家国情怀,把红色资源转化为立德树人的课程资源。

传承红色基因。学校不断优化教学布局,打造红色教育课程体系。如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课程讲授革命英雄人物和红岩烈士事迹;音乐课程以红色歌曲为教育内容等。学生既收获了知识与技能,又获得了道德情感的熏陶。学校引导学生以先烈为镜,洗涤思想、净化灵魂、提升境界,自觉树立新时代的公民责任意识。

研发校本课程。自2006年起,学校启动《王朴精魂》校本课程编写工作,并于2015年成功申报为重庆市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2018年,学校成功创建了北碚区红色文化教育课程基地和“三史三爱”高中历史课程基地。两个课程基地秉承我校首任校长王朴的优良革命传统,配专人充分挖掘其精神源流、生平脉络、革命壮举和时代特征等。

创新课程载体。学校组织师生自编自导自演话剧《开学第一课》,以王朴烈士的故事为蓝本,聚焦学生时代之问,把写在书本的故事搬上舞台,让学生与王朴烈士“隔空对话”,完成革命精神的“光荣交接”。

家校合作增强教育效果。学校将“王朴精神”融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邀请家长与师生共同参与清明节、国家公祭日、“11•27”纪念日等祭扫活动。组织家长与师生共同讲述红色故事,展现金永华与王朴烈士母子的家国情怀和红色家风。学校与家委会共同开展了研学旅行和远足活动,追寻先烈足迹,继承先烈精神。

在烈士精神的感召下,学校荣膺“全国乡村温馨校园”“重庆市红岩精神教育基地”“重庆市德育品牌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先后培养了王朴学子近3万人,走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才能,全国美德好少年、最美中学生谈莉,感动重庆十大人物周润柳,北碚区见义勇为好少年潘先登等杰出学子。

(作者系重庆市北碚区王朴中学校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分割线 推荐阅读 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