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丨山东沂南:用心讲好沂蒙故事

作者:郭万堂

沂南是沂蒙革命老区县。革命战争年代,沂南县是沂蒙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沂蒙精神的主要发源地和沂蒙红嫂精神的诞生地。沂南县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德润校园”工程,通过把沂蒙精神融入学校教育,全面构建“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立体化教育体系,打造了新时代沂蒙精神教育的“沂南品牌”。

项目化运作,让沂蒙精神教育活动有平台。成立全县沂蒙精神教育推进领导小组,统筹抓好沂蒙精神教育规划、课程开发、师资培训等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协商解决推进中的问题,形成推动沂蒙精神教育的合力。在校园内建设一批规范化、品质优,以沂蒙精神为主要元素的雕塑小品、文化走廊等宣传阵地,让沂蒙精神阵地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标配。推动沂蒙精神教育工作和信息技术融合,使沂蒙精神通过线上线下两个渠道融入整个校园文化。结合沂蒙精神资源分布特征及文化内涵,整合沂蒙红嫂纪念馆、山东抗日民主政权创建纪念馆、大青山突围纪念馆等资源,开发创建了以“弘扬沂蒙精神”“红嫂精神永不息”等为主题的精品红色研学线路。

课程化实施,让沂蒙精神传承有载体。努力让沂蒙精神教育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深度融合,注重抓好学科与沂蒙精神教育的有机融合,将沂蒙精神育人目标落实在日常教学中。利用《沂蒙精神教育读本》《党史国史教育读本(沂南版)》《知我家乡,爱我沂南——讲好沂南故事》等市县两级地方课程读本,推进沂蒙精神进课堂。根据学生成长需要,在沂蒙精神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上下功夫,立足丰富的沂蒙精神乡土资源,针对不同年级开发了基于问题解决和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主题性课程。各学校努力开发体验性红色课程,如马牧池小学利用当地革命战役故事、战时托儿所等资源,研发了“沂蒙母亲”“沂蒙红色故事”“红色物语”等体验性课程。

主题化呈现,让沂蒙精神教育活动有序列。广泛开展“沂蒙红色小讲解员”“沂蒙红色小导游”“沂蒙红色文艺汇演”等主题活动,将炸碉堡、运军粮、穿越火线等红色游戏融入体育活动,创新开展“沂蒙红色运动会”。通过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活动,厚植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真挚情怀。依托校园网站、“两微一端”、县政府网站等,创建传承沂蒙精神文化的名站名栏,定期创作发布优秀网络作品,利用校园广播站常态化传播沂蒙革命故事,形成弘扬沂蒙精神的网络教育矩阵。坚持家校共建共育,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在家庭层面,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参与“同读一篇沂蒙精神故事”“同评一部沂蒙精神电影”“同唱一首沂蒙精神歌曲”等主题系列亲子活动。评选“践行沂蒙精神好少年”,搭建起家校共育平台,拓展家校合作的领域和资源,让沂蒙精神代代相传,提升了家校共同教育、共同管理的效果。

沂南县深耕沂蒙精神教育一体化建设,把沂蒙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构建出了独具特色的“沂蒙红色教育”新模式。

(作者系山东省沂南县教育和体育局局长)

推荐阅读
logo 记录教育每一天
打开客户端

育人丨山东沂南:用心讲好沂蒙故事

中国教育报

2021-05-20 10:36

作者:郭万堂

沂南是沂蒙革命老区县。革命战争年代,沂南县是沂蒙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沂蒙精神的主要发源地和沂蒙红嫂精神的诞生地。沂南县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德润校园”工程,通过把沂蒙精神融入学校教育,全面构建“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立体化教育体系,打造了新时代沂蒙精神教育的“沂南品牌”。

项目化运作,让沂蒙精神教育活动有平台。成立全县沂蒙精神教育推进领导小组,统筹抓好沂蒙精神教育规划、课程开发、师资培训等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协商解决推进中的问题,形成推动沂蒙精神教育的合力。在校园内建设一批规范化、品质优,以沂蒙精神为主要元素的雕塑小品、文化走廊等宣传阵地,让沂蒙精神阵地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标配。推动沂蒙精神教育工作和信息技术融合,使沂蒙精神通过线上线下两个渠道融入整个校园文化。结合沂蒙精神资源分布特征及文化内涵,整合沂蒙红嫂纪念馆、山东抗日民主政权创建纪念馆、大青山突围纪念馆等资源,开发创建了以“弘扬沂蒙精神”“红嫂精神永不息”等为主题的精品红色研学线路。

课程化实施,让沂蒙精神传承有载体。努力让沂蒙精神教育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深度融合,注重抓好学科与沂蒙精神教育的有机融合,将沂蒙精神育人目标落实在日常教学中。利用《沂蒙精神教育读本》《党史国史教育读本(沂南版)》《知我家乡,爱我沂南——讲好沂南故事》等市县两级地方课程读本,推进沂蒙精神进课堂。根据学生成长需要,在沂蒙精神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上下功夫,立足丰富的沂蒙精神乡土资源,针对不同年级开发了基于问题解决和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主题性课程。各学校努力开发体验性红色课程,如马牧池小学利用当地革命战役故事、战时托儿所等资源,研发了“沂蒙母亲”“沂蒙红色故事”“红色物语”等体验性课程。

主题化呈现,让沂蒙精神教育活动有序列。广泛开展“沂蒙红色小讲解员”“沂蒙红色小导游”“沂蒙红色文艺汇演”等主题活动,将炸碉堡、运军粮、穿越火线等红色游戏融入体育活动,创新开展“沂蒙红色运动会”。通过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活动,厚植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真挚情怀。依托校园网站、“两微一端”、县政府网站等,创建传承沂蒙精神文化的名站名栏,定期创作发布优秀网络作品,利用校园广播站常态化传播沂蒙革命故事,形成弘扬沂蒙精神的网络教育矩阵。坚持家校共建共育,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在家庭层面,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参与“同读一篇沂蒙精神故事”“同评一部沂蒙精神电影”“同唱一首沂蒙精神歌曲”等主题系列亲子活动。评选“践行沂蒙精神好少年”,搭建起家校共育平台,拓展家校合作的领域和资源,让沂蒙精神代代相传,提升了家校共同教育、共同管理的效果。

沂南县深耕沂蒙精神教育一体化建设,把沂蒙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构建出了独具特色的“沂蒙红色教育”新模式。

(作者系山东省沂南县教育和体育局局长)

育人丨山东沂南:用心讲好沂蒙故事

中国教育报

2021-05-20 10:36

育人丨山东沂南:用心讲好沂蒙故事

中国教育报

2021-05-20 10:36

作者:郭万堂

沂南是沂蒙革命老区县。革命战争年代,沂南县是沂蒙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沂蒙精神的主要发源地和沂蒙红嫂精神的诞生地。沂南县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德润校园”工程,通过把沂蒙精神融入学校教育,全面构建“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立体化教育体系,打造了新时代沂蒙精神教育的“沂南品牌”。

项目化运作,让沂蒙精神教育活动有平台。成立全县沂蒙精神教育推进领导小组,统筹抓好沂蒙精神教育规划、课程开发、师资培训等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协商解决推进中的问题,形成推动沂蒙精神教育的合力。在校园内建设一批规范化、品质优,以沂蒙精神为主要元素的雕塑小品、文化走廊等宣传阵地,让沂蒙精神阵地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标配。推动沂蒙精神教育工作和信息技术融合,使沂蒙精神通过线上线下两个渠道融入整个校园文化。结合沂蒙精神资源分布特征及文化内涵,整合沂蒙红嫂纪念馆、山东抗日民主政权创建纪念馆、大青山突围纪念馆等资源,开发创建了以“弘扬沂蒙精神”“红嫂精神永不息”等为主题的精品红色研学线路。

课程化实施,让沂蒙精神传承有载体。努力让沂蒙精神教育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深度融合,注重抓好学科与沂蒙精神教育的有机融合,将沂蒙精神育人目标落实在日常教学中。利用《沂蒙精神教育读本》《党史国史教育读本(沂南版)》《知我家乡,爱我沂南——讲好沂南故事》等市县两级地方课程读本,推进沂蒙精神进课堂。根据学生成长需要,在沂蒙精神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上下功夫,立足丰富的沂蒙精神乡土资源,针对不同年级开发了基于问题解决和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主题性课程。各学校努力开发体验性红色课程,如马牧池小学利用当地革命战役故事、战时托儿所等资源,研发了“沂蒙母亲”“沂蒙红色故事”“红色物语”等体验性课程。

主题化呈现,让沂蒙精神教育活动有序列。广泛开展“沂蒙红色小讲解员”“沂蒙红色小导游”“沂蒙红色文艺汇演”等主题活动,将炸碉堡、运军粮、穿越火线等红色游戏融入体育活动,创新开展“沂蒙红色运动会”。通过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活动,厚植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真挚情怀。依托校园网站、“两微一端”、县政府网站等,创建传承沂蒙精神文化的名站名栏,定期创作发布优秀网络作品,利用校园广播站常态化传播沂蒙革命故事,形成弘扬沂蒙精神的网络教育矩阵。坚持家校共建共育,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在家庭层面,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参与“同读一篇沂蒙精神故事”“同评一部沂蒙精神电影”“同唱一首沂蒙精神歌曲”等主题系列亲子活动。评选“践行沂蒙精神好少年”,搭建起家校共育平台,拓展家校合作的领域和资源,让沂蒙精神代代相传,提升了家校共同教育、共同管理的效果。

沂南县深耕沂蒙精神教育一体化建设,把沂蒙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构建出了独具特色的“沂蒙红色教育”新模式。

(作者系山东省沂南县教育和体育局局长)

育人丨山东沂南:用心讲好沂蒙故事

中国教育报

2021-05-20 10:36

作者:郭万堂

沂南是沂蒙革命老区县。革命战争年代,沂南县是沂蒙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沂蒙精神的主要发源地和沂蒙红嫂精神的诞生地。沂南县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德润校园”工程,通过把沂蒙精神融入学校教育,全面构建“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立体化教育体系,打造了新时代沂蒙精神教育的“沂南品牌”。

项目化运作,让沂蒙精神教育活动有平台。成立全县沂蒙精神教育推进领导小组,统筹抓好沂蒙精神教育规划、课程开发、师资培训等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协商解决推进中的问题,形成推动沂蒙精神教育的合力。在校园内建设一批规范化、品质优,以沂蒙精神为主要元素的雕塑小品、文化走廊等宣传阵地,让沂蒙精神阵地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标配。推动沂蒙精神教育工作和信息技术融合,使沂蒙精神通过线上线下两个渠道融入整个校园文化。结合沂蒙精神资源分布特征及文化内涵,整合沂蒙红嫂纪念馆、山东抗日民主政权创建纪念馆、大青山突围纪念馆等资源,开发创建了以“弘扬沂蒙精神”“红嫂精神永不息”等为主题的精品红色研学线路。

课程化实施,让沂蒙精神传承有载体。努力让沂蒙精神教育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深度融合,注重抓好学科与沂蒙精神教育的有机融合,将沂蒙精神育人目标落实在日常教学中。利用《沂蒙精神教育读本》《党史国史教育读本(沂南版)》《知我家乡,爱我沂南——讲好沂南故事》等市县两级地方课程读本,推进沂蒙精神进课堂。根据学生成长需要,在沂蒙精神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上下功夫,立足丰富的沂蒙精神乡土资源,针对不同年级开发了基于问题解决和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主题性课程。各学校努力开发体验性红色课程,如马牧池小学利用当地革命战役故事、战时托儿所等资源,研发了“沂蒙母亲”“沂蒙红色故事”“红色物语”等体验性课程。

主题化呈现,让沂蒙精神教育活动有序列。广泛开展“沂蒙红色小讲解员”“沂蒙红色小导游”“沂蒙红色文艺汇演”等主题活动,将炸碉堡、运军粮、穿越火线等红色游戏融入体育活动,创新开展“沂蒙红色运动会”。通过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活动,厚植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真挚情怀。依托校园网站、“两微一端”、县政府网站等,创建传承沂蒙精神文化的名站名栏,定期创作发布优秀网络作品,利用校园广播站常态化传播沂蒙革命故事,形成弘扬沂蒙精神的网络教育矩阵。坚持家校共建共育,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在家庭层面,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参与“同读一篇沂蒙精神故事”“同评一部沂蒙精神电影”“同唱一首沂蒙精神歌曲”等主题系列亲子活动。评选“践行沂蒙精神好少年”,搭建起家校共育平台,拓展家校合作的领域和资源,让沂蒙精神代代相传,提升了家校共同教育、共同管理的效果。

沂南县深耕沂蒙精神教育一体化建设,把沂蒙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构建出了独具特色的“沂蒙红色教育”新模式。

(作者系山东省沂南县教育和体育局局长)

分割线 推荐阅读 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