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接力脱贫攻坚 播火雪域高原

作者:郝志峰

“扶贫先要扶志”“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以坚定的政治担当,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携手奋进,开启了“党建铸魂、技术培根”的脱贫攻坚科教冲锋漫漫征程。

干部做脱贫攻坚“开路人”,让党旗飘扬在雪域高原。早在2004年6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现任党委副书记许晓珠(当时在地方其他部门工作),曾作为广东省第四批援藏人员前往西藏,出任墨脱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他14次徒步进出“高原孤岛”墨脱,用脚步丈量墨脱的每一个乡村,收集了大量第一手翔实调研数据,为墨脱公路的建设贡献了力量。这条承载着几代人梦想的高原传奇之路,不仅是墨脱人走出大山的生命之路,更是墨脱县与外界连接、科技与产业的融合之路。他曾发自内心地感叹道:“援藏不为镀金,不是作秀,而是要为群众实实在在干事。”要想富,先修路,他是第一代在西藏墨脱开展脱贫攻坚的“开路人”。

“党建+科技+产业”,师生共做脱贫攻坚的“拓路人”。学校把党建育人阵地建立在脱贫攻坚的最前沿,近5年,先后派出30名师生前往墨脱县工作,让学院最新科研成果跨越山海落地转化,为墨脱产业发展赋能增值。

今年,首批援藏支教团的4名同学已完成支教,又有新一批同学奔赴边疆。目前,已近60岁的两位老教师,仍然活跃在西藏墨脱工作一线,以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投入调查研究、工程踏勘、项目评审等工作,为提高墨脱县工程管理水平发挥自身专业所长。

1999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贸易经济系校友叶敏坚作为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一员,被派驻西藏墨脱县担任工作组组长、县委常务副书记,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他曾带领工作组深入调研,快速确立了“123”三年援藏工作思路,扎实推动墨脱县体育公共设施建设、县人民医院创“二甲”、背崩乡卫生院异地建设、广东茶园计划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落地实施,并通过产业援藏增强墨脱“造血功能”,不断提升当地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选派前往墨脱的学生中,涌现出三位杰出的研究生党员。他们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发挥自身技术专长,激发当地农牧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贫困户积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刘玲凤,协助当地被帮扶村“两委”理清发展思路。在疫情防控期间,她与村“两委”党员一道,一边抓防控,一边抓特色扶贫产业建设,积极向林业草原局申请果树苗6000余株,用产业支撑扶贫,每年带动村集体经济创收10万余元。

刘后周,从四川省引进先进的农业种植合作社做法与技术,大力发展现代种植业,结合雅鲁藏布大峡谷旅游水果经济带建设,带领群众将达木珞巴民族乡打造成特色专业种植乡,目前,珠村种植3000株果树,卡布村种植3500株果树,达木村种植20亩猕猴桃,成为当地脱贫攻坚最亮丽的风景线。

彭月欣,利用自身创业经验帮助当地被帮扶村打造莲花秘境中的“桃花源”项目,向农牧局申请584棵特色桃树,指导荷扎村农牧民群众扩大合作社经营范围,启动网上销售,帮扶带动群众普遍增收6万—8万元。她与藏族、门巴族各族同胞共同奋战在高原,让创新创业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

为了信仰,一往无前,勇做敢于创新的“守路人”。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乡村振兴,依然在路上。未来,学院人会继续践行脱贫攻坚伟大精神,用一年接着一年干的坚守,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干的笃定,沿着前人的路奋勇前行,持续发力,续写山海情、科教缘,以砥砺奋斗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目前,学校已在西藏自治区成立了校友会,并与墨脱县人民政府签订协议共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把课程思政建设在乡村振兴的最前沿,把实验室搬到西藏乡村的田间地头,将论文写在西藏广袤的大地上。

(作者系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原校长,现汕头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版文章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研究”[21ADJ011]成果

推荐阅读
logo 记录教育每一天
打开客户端

育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接力脱贫攻坚 播火雪域高原

2021-12-31 10:28

作者:郝志峰

“扶贫先要扶志”“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以坚定的政治担当,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携手奋进,开启了“党建铸魂、技术培根”的脱贫攻坚科教冲锋漫漫征程。

干部做脱贫攻坚“开路人”,让党旗飘扬在雪域高原。早在2004年6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现任党委副书记许晓珠(当时在地方其他部门工作),曾作为广东省第四批援藏人员前往西藏,出任墨脱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他14次徒步进出“高原孤岛”墨脱,用脚步丈量墨脱的每一个乡村,收集了大量第一手翔实调研数据,为墨脱公路的建设贡献了力量。这条承载着几代人梦想的高原传奇之路,不仅是墨脱人走出大山的生命之路,更是墨脱县与外界连接、科技与产业的融合之路。他曾发自内心地感叹道:“援藏不为镀金,不是作秀,而是要为群众实实在在干事。”要想富,先修路,他是第一代在西藏墨脱开展脱贫攻坚的“开路人”。

“党建+科技+产业”,师生共做脱贫攻坚的“拓路人”。学校把党建育人阵地建立在脱贫攻坚的最前沿,近5年,先后派出30名师生前往墨脱县工作,让学院最新科研成果跨越山海落地转化,为墨脱产业发展赋能增值。

今年,首批援藏支教团的4名同学已完成支教,又有新一批同学奔赴边疆。目前,已近60岁的两位老教师,仍然活跃在西藏墨脱工作一线,以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投入调查研究、工程踏勘、项目评审等工作,为提高墨脱县工程管理水平发挥自身专业所长。

1999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贸易经济系校友叶敏坚作为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一员,被派驻西藏墨脱县担任工作组组长、县委常务副书记,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他曾带领工作组深入调研,快速确立了“123”三年援藏工作思路,扎实推动墨脱县体育公共设施建设、县人民医院创“二甲”、背崩乡卫生院异地建设、广东茶园计划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落地实施,并通过产业援藏增强墨脱“造血功能”,不断提升当地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选派前往墨脱的学生中,涌现出三位杰出的研究生党员。他们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发挥自身技术专长,激发当地农牧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贫困户积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刘玲凤,协助当地被帮扶村“两委”理清发展思路。在疫情防控期间,她与村“两委”党员一道,一边抓防控,一边抓特色扶贫产业建设,积极向林业草原局申请果树苗6000余株,用产业支撑扶贫,每年带动村集体经济创收10万余元。

刘后周,从四川省引进先进的农业种植合作社做法与技术,大力发展现代种植业,结合雅鲁藏布大峡谷旅游水果经济带建设,带领群众将达木珞巴民族乡打造成特色专业种植乡,目前,珠村种植3000株果树,卡布村种植3500株果树,达木村种植20亩猕猴桃,成为当地脱贫攻坚最亮丽的风景线。

彭月欣,利用自身创业经验帮助当地被帮扶村打造莲花秘境中的“桃花源”项目,向农牧局申请584棵特色桃树,指导荷扎村农牧民群众扩大合作社经营范围,启动网上销售,帮扶带动群众普遍增收6万—8万元。她与藏族、门巴族各族同胞共同奋战在高原,让创新创业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

为了信仰,一往无前,勇做敢于创新的“守路人”。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乡村振兴,依然在路上。未来,学院人会继续践行脱贫攻坚伟大精神,用一年接着一年干的坚守,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干的笃定,沿着前人的路奋勇前行,持续发力,续写山海情、科教缘,以砥砺奋斗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目前,学校已在西藏自治区成立了校友会,并与墨脱县人民政府签订协议共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把课程思政建设在乡村振兴的最前沿,把实验室搬到西藏乡村的田间地头,将论文写在西藏广袤的大地上。

(作者系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原校长,现汕头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版文章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研究”[21ADJ011]成果

育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接力脱贫攻坚 播火雪域高原

2021-12-31 10:28

育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接力脱贫攻坚 播火雪域高原

2021-12-31 10:28

作者:郝志峰

“扶贫先要扶志”“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以坚定的政治担当,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携手奋进,开启了“党建铸魂、技术培根”的脱贫攻坚科教冲锋漫漫征程。

干部做脱贫攻坚“开路人”,让党旗飘扬在雪域高原。早在2004年6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现任党委副书记许晓珠(当时在地方其他部门工作),曾作为广东省第四批援藏人员前往西藏,出任墨脱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他14次徒步进出“高原孤岛”墨脱,用脚步丈量墨脱的每一个乡村,收集了大量第一手翔实调研数据,为墨脱公路的建设贡献了力量。这条承载着几代人梦想的高原传奇之路,不仅是墨脱人走出大山的生命之路,更是墨脱县与外界连接、科技与产业的融合之路。他曾发自内心地感叹道:“援藏不为镀金,不是作秀,而是要为群众实实在在干事。”要想富,先修路,他是第一代在西藏墨脱开展脱贫攻坚的“开路人”。

“党建+科技+产业”,师生共做脱贫攻坚的“拓路人”。学校把党建育人阵地建立在脱贫攻坚的最前沿,近5年,先后派出30名师生前往墨脱县工作,让学院最新科研成果跨越山海落地转化,为墨脱产业发展赋能增值。

今年,首批援藏支教团的4名同学已完成支教,又有新一批同学奔赴边疆。目前,已近60岁的两位老教师,仍然活跃在西藏墨脱工作一线,以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投入调查研究、工程踏勘、项目评审等工作,为提高墨脱县工程管理水平发挥自身专业所长。

1999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贸易经济系校友叶敏坚作为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一员,被派驻西藏墨脱县担任工作组组长、县委常务副书记,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他曾带领工作组深入调研,快速确立了“123”三年援藏工作思路,扎实推动墨脱县体育公共设施建设、县人民医院创“二甲”、背崩乡卫生院异地建设、广东茶园计划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落地实施,并通过产业援藏增强墨脱“造血功能”,不断提升当地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选派前往墨脱的学生中,涌现出三位杰出的研究生党员。他们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发挥自身技术专长,激发当地农牧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贫困户积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刘玲凤,协助当地被帮扶村“两委”理清发展思路。在疫情防控期间,她与村“两委”党员一道,一边抓防控,一边抓特色扶贫产业建设,积极向林业草原局申请果树苗6000余株,用产业支撑扶贫,每年带动村集体经济创收10万余元。

刘后周,从四川省引进先进的农业种植合作社做法与技术,大力发展现代种植业,结合雅鲁藏布大峡谷旅游水果经济带建设,带领群众将达木珞巴民族乡打造成特色专业种植乡,目前,珠村种植3000株果树,卡布村种植3500株果树,达木村种植20亩猕猴桃,成为当地脱贫攻坚最亮丽的风景线。

彭月欣,利用自身创业经验帮助当地被帮扶村打造莲花秘境中的“桃花源”项目,向农牧局申请584棵特色桃树,指导荷扎村农牧民群众扩大合作社经营范围,启动网上销售,帮扶带动群众普遍增收6万—8万元。她与藏族、门巴族各族同胞共同奋战在高原,让创新创业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

为了信仰,一往无前,勇做敢于创新的“守路人”。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乡村振兴,依然在路上。未来,学院人会继续践行脱贫攻坚伟大精神,用一年接着一年干的坚守,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干的笃定,沿着前人的路奋勇前行,持续发力,续写山海情、科教缘,以砥砺奋斗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目前,学校已在西藏自治区成立了校友会,并与墨脱县人民政府签订协议共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把课程思政建设在乡村振兴的最前沿,把实验室搬到西藏乡村的田间地头,将论文写在西藏广袤的大地上。

(作者系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原校长,现汕头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版文章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研究”[21ADJ011]成果

育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接力脱贫攻坚 播火雪域高原

2021-12-31 10:28

作者:郝志峰

“扶贫先要扶志”“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以坚定的政治担当,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携手奋进,开启了“党建铸魂、技术培根”的脱贫攻坚科教冲锋漫漫征程。

干部做脱贫攻坚“开路人”,让党旗飘扬在雪域高原。早在2004年6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现任党委副书记许晓珠(当时在地方其他部门工作),曾作为广东省第四批援藏人员前往西藏,出任墨脱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他14次徒步进出“高原孤岛”墨脱,用脚步丈量墨脱的每一个乡村,收集了大量第一手翔实调研数据,为墨脱公路的建设贡献了力量。这条承载着几代人梦想的高原传奇之路,不仅是墨脱人走出大山的生命之路,更是墨脱县与外界连接、科技与产业的融合之路。他曾发自内心地感叹道:“援藏不为镀金,不是作秀,而是要为群众实实在在干事。”要想富,先修路,他是第一代在西藏墨脱开展脱贫攻坚的“开路人”。

“党建+科技+产业”,师生共做脱贫攻坚的“拓路人”。学校把党建育人阵地建立在脱贫攻坚的最前沿,近5年,先后派出30名师生前往墨脱县工作,让学院最新科研成果跨越山海落地转化,为墨脱产业发展赋能增值。

今年,首批援藏支教团的4名同学已完成支教,又有新一批同学奔赴边疆。目前,已近60岁的两位老教师,仍然活跃在西藏墨脱工作一线,以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投入调查研究、工程踏勘、项目评审等工作,为提高墨脱县工程管理水平发挥自身专业所长。

1999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贸易经济系校友叶敏坚作为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一员,被派驻西藏墨脱县担任工作组组长、县委常务副书记,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他曾带领工作组深入调研,快速确立了“123”三年援藏工作思路,扎实推动墨脱县体育公共设施建设、县人民医院创“二甲”、背崩乡卫生院异地建设、广东茶园计划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落地实施,并通过产业援藏增强墨脱“造血功能”,不断提升当地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选派前往墨脱的学生中,涌现出三位杰出的研究生党员。他们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发挥自身技术专长,激发当地农牧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贫困户积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刘玲凤,协助当地被帮扶村“两委”理清发展思路。在疫情防控期间,她与村“两委”党员一道,一边抓防控,一边抓特色扶贫产业建设,积极向林业草原局申请果树苗6000余株,用产业支撑扶贫,每年带动村集体经济创收10万余元。

刘后周,从四川省引进先进的农业种植合作社做法与技术,大力发展现代种植业,结合雅鲁藏布大峡谷旅游水果经济带建设,带领群众将达木珞巴民族乡打造成特色专业种植乡,目前,珠村种植3000株果树,卡布村种植3500株果树,达木村种植20亩猕猴桃,成为当地脱贫攻坚最亮丽的风景线。

彭月欣,利用自身创业经验帮助当地被帮扶村打造莲花秘境中的“桃花源”项目,向农牧局申请584棵特色桃树,指导荷扎村农牧民群众扩大合作社经营范围,启动网上销售,帮扶带动群众普遍增收6万—8万元。她与藏族、门巴族各族同胞共同奋战在高原,让创新创业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

为了信仰,一往无前,勇做敢于创新的“守路人”。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乡村振兴,依然在路上。未来,学院人会继续践行脱贫攻坚伟大精神,用一年接着一年干的坚守,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干的笃定,沿着前人的路奋勇前行,持续发力,续写山海情、科教缘,以砥砺奋斗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目前,学校已在西藏自治区成立了校友会,并与墨脱县人民政府签订协议共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把课程思政建设在乡村振兴的最前沿,把实验室搬到西藏乡村的田间地头,将论文写在西藏广袤的大地上。

(作者系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原校长,现汕头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版文章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研究”[21ADJ011]成果

分割线 推荐阅读 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