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沉|苏区教育彰显苏区精神

作者:徐功献

“红军来了大翻身,穷人当家做主人,学习文化入夜校,瞎子开目见光明。”这首流行于苏区的山歌,是中央苏区时期教育成就的真实写照。苏区时期,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党和苏维埃政府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推动苏区教育事业发展,提高了苏区军民的知识水平和政治觉悟,创造出一片“自由光明的新天地”。

土地革命前,苏区农村文化教育十分落后,文盲占人口的90%以上,读书的绝大部分是地主、富农和资本家的子弟,工农群众的子弟是上不起学的。苏维埃政权建立后,根据地人民在文化教育上也翻了身。苏维埃政府将群众接受教育作为工作的重要方面,兴办了各种由工农劳苦群众当家作主的文化教育机关,工农及子女享有教育优先权。政府用一切办法提高工农的文化水平,给予群众一切可能的帮助。如儿童教育阶段,列宁小学的教育经费完全由苏维埃政府承担,工农子弟一律免费入学,红军家属、殉难烈士、革命干部子弟或经济上确有困难的,伙食费也可以由学校补贴。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政府还设立了识字班、夜校、半日学校、识字牌等不拘一格的教育形式,开展社会教育与扫除文盲运动,将党一心为民的执政理念内化为苏区教育的本质。

苏区教育事业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在农村,原有的校舍等因频繁的战争和敌人的破坏荡然无存。列宁小学及各级学校的师生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解决校具和设备困难。没有教室和礼堂,就把课堂搬到民间的草房、祠堂及庙宇里面;没有黑板,就在庙宇或祠堂的木板、堂匾上涂上烟灰代替;没有课桌椅凳,学生就从家里自带或用砖石、土坯和木板堆砌;没有体育用具,师生就动手挖沙坑、做秋千及篮球架、搭乒乓球台;没有粉笔和红墨水,教师就用白石泥做粉笔,用朱红石磨成红墨水……许多学校为了给国家节省教育经费,还开展了勤工俭学活动,动员师生利用课余时间种粮、种菜,发展农业生产,实现了教具、蔬菜及办公经费的自给。在这种条件异常艰苦、环境十分恶劣、设备特别简陋的情况下,广大师生响应党和苏维埃政府的号召,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劲头,推动苏区教育事业实现蓬勃发展。

在大部分列宁小学,除校长外只有一个教员,许多教员实际上身兼数职,既是列宁小学的教师,又是夜校、识字班的教员。虽然工作十分繁重,基本上没有薪资待遇,甚至许多教员需要自己带伙食到学校里面来授课,但许多教师依旧甘于付出、忘我工作,为苏区教育事业奉献一切。当时,苏维埃政府委派教师的家乡耕田队帮助教师家属耕田种地,使教师能够全心投入教育中。一些没有分配土地的教员,就由学生家属轮流供给他的伙食,节省公家的经费来帮助战争。苏区人民无私奉献,倾其所有支持教育事业,自愿募集教育资金。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不仅倡导发展教育事业,还身体力行参加教育实践,经常到教导队、训练班及各级学校去上课,到工农群众中去做宣传工作。在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许多干部和知识分子积极参与教育,义务为学员上课,解决了苏区教师队伍紧缺问题。

苏区时期,为使党员干部和广大军民系统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中共苏区中央局创办了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毛泽东、任弼时、董必武、朱德、邓颖超等教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马列主义思想深入浅出地讲给广大学员,使他们认识到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学校将理想信念教育与群众的日常斗争联系起来,培养群众的革命意识,将革命理想信念根植在苏区军民心中,使大家明白革命的目的和党的崇高理想,坚定跟随中国共产党投身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念。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给广大党员提供了强大的革命动力,党员虽处逆境,却对革命前途充满了信心。一些党员不幸被捕后,面对敌人高官厚禄的许诺及酷刑的威逼,拒绝出卖党的情报,依旧坚守心中的理想信念。正是因为有着坚定的信念支撑,党才能克服重重难关,最终取得革命胜利。

苏区教育强调求真务实。苏维埃教育“四在于”的总方针,就是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结合当时革命斗争实际,在总结概括苏区文化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1934年2月,瞿秋白担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后,针对苏区教育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提出苏区教育是“为了发展中国的苏维埃革命,供给苏维埃革命运动的干部人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教育”“也是阶级斗争的武器”等正确的教育方针。苏区教育把提高劳动人民的政治文化水平,提高工作能力和战斗精神作为重要现实任务,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体现出求真务实的作风,为教育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廉政教育是苏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教育党员干部不断净化思想灵魂,抵挡升官发财的诱惑,从思想上纠正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非无产阶级思想。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率先垂范,在艰苦的环境下处处以身作则,勤劳朴素,克己奉公,为苏区的廉政教育树立了榜样。他们在吃住等方面,不享受特殊待遇,与普通群众同甘共苦。毛泽东经常帮助农民修堤开荒;朱德与战士拿一样的津贴,一起干活,芒鞋草履,经常被误认为是“伙夫头”;张闻天积极参加义务劳动,上山砍柴送给红军家属;方志敏身无分文,过着朴素的生活……党和苏维埃政府还严厉打击教育战线的官僚主义及贪污腐败现象,公开学校的经济状况,号召学生参与学校经费预算和决算,既保证了苏区教育内容的清正廉洁,又保证了苏区教育过程的清正廉洁,为苏区教育奠定了高尚的品格。

苏区党员、军民始终发扬锐意进取、勇于开拓、争创第一的精神。上杭才溪区为创造一流的教育,召集执委扩大会及各乡主席联席会,专门讨论教育问题。会后,才溪区不仅在短期内克服各种困难,筹足了9个月的教育经费,而且建立了49所日校、66所夜校,并在各乡村的大路两旁建立了70个看图识字处。才溪区这种争创一流教育的精神,被《红色中华》誉为“文化教育工作的榜样”。中央苏区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实现了每村设立一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50%的骄人成绩。苏区教育工作者勇创一流工作的奋斗精神和敬业精神赢得了苏区军民的交口称赞。

(作者单位系赣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推荐阅读
logo 记录教育每一天
打开客户端

钩沉|苏区教育彰显苏区精神

2021-04-22 22:43

作者:徐功献

“红军来了大翻身,穷人当家做主人,学习文化入夜校,瞎子开目见光明。”这首流行于苏区的山歌,是中央苏区时期教育成就的真实写照。苏区时期,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党和苏维埃政府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推动苏区教育事业发展,提高了苏区军民的知识水平和政治觉悟,创造出一片“自由光明的新天地”。

土地革命前,苏区农村文化教育十分落后,文盲占人口的90%以上,读书的绝大部分是地主、富农和资本家的子弟,工农群众的子弟是上不起学的。苏维埃政权建立后,根据地人民在文化教育上也翻了身。苏维埃政府将群众接受教育作为工作的重要方面,兴办了各种由工农劳苦群众当家作主的文化教育机关,工农及子女享有教育优先权。政府用一切办法提高工农的文化水平,给予群众一切可能的帮助。如儿童教育阶段,列宁小学的教育经费完全由苏维埃政府承担,工农子弟一律免费入学,红军家属、殉难烈士、革命干部子弟或经济上确有困难的,伙食费也可以由学校补贴。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政府还设立了识字班、夜校、半日学校、识字牌等不拘一格的教育形式,开展社会教育与扫除文盲运动,将党一心为民的执政理念内化为苏区教育的本质。

苏区教育事业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在农村,原有的校舍等因频繁的战争和敌人的破坏荡然无存。列宁小学及各级学校的师生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解决校具和设备困难。没有教室和礼堂,就把课堂搬到民间的草房、祠堂及庙宇里面;没有黑板,就在庙宇或祠堂的木板、堂匾上涂上烟灰代替;没有课桌椅凳,学生就从家里自带或用砖石、土坯和木板堆砌;没有体育用具,师生就动手挖沙坑、做秋千及篮球架、搭乒乓球台;没有粉笔和红墨水,教师就用白石泥做粉笔,用朱红石磨成红墨水……许多学校为了给国家节省教育经费,还开展了勤工俭学活动,动员师生利用课余时间种粮、种菜,发展农业生产,实现了教具、蔬菜及办公经费的自给。在这种条件异常艰苦、环境十分恶劣、设备特别简陋的情况下,广大师生响应党和苏维埃政府的号召,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劲头,推动苏区教育事业实现蓬勃发展。

在大部分列宁小学,除校长外只有一个教员,许多教员实际上身兼数职,既是列宁小学的教师,又是夜校、识字班的教员。虽然工作十分繁重,基本上没有薪资待遇,甚至许多教员需要自己带伙食到学校里面来授课,但许多教师依旧甘于付出、忘我工作,为苏区教育事业奉献一切。当时,苏维埃政府委派教师的家乡耕田队帮助教师家属耕田种地,使教师能够全心投入教育中。一些没有分配土地的教员,就由学生家属轮流供给他的伙食,节省公家的经费来帮助战争。苏区人民无私奉献,倾其所有支持教育事业,自愿募集教育资金。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不仅倡导发展教育事业,还身体力行参加教育实践,经常到教导队、训练班及各级学校去上课,到工农群众中去做宣传工作。在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许多干部和知识分子积极参与教育,义务为学员上课,解决了苏区教师队伍紧缺问题。

苏区时期,为使党员干部和广大军民系统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中共苏区中央局创办了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毛泽东、任弼时、董必武、朱德、邓颖超等教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马列主义思想深入浅出地讲给广大学员,使他们认识到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学校将理想信念教育与群众的日常斗争联系起来,培养群众的革命意识,将革命理想信念根植在苏区军民心中,使大家明白革命的目的和党的崇高理想,坚定跟随中国共产党投身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念。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给广大党员提供了强大的革命动力,党员虽处逆境,却对革命前途充满了信心。一些党员不幸被捕后,面对敌人高官厚禄的许诺及酷刑的威逼,拒绝出卖党的情报,依旧坚守心中的理想信念。正是因为有着坚定的信念支撑,党才能克服重重难关,最终取得革命胜利。

苏区教育强调求真务实。苏维埃教育“四在于”的总方针,就是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结合当时革命斗争实际,在总结概括苏区文化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1934年2月,瞿秋白担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后,针对苏区教育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提出苏区教育是“为了发展中国的苏维埃革命,供给苏维埃革命运动的干部人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教育”“也是阶级斗争的武器”等正确的教育方针。苏区教育把提高劳动人民的政治文化水平,提高工作能力和战斗精神作为重要现实任务,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体现出求真务实的作风,为教育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廉政教育是苏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教育党员干部不断净化思想灵魂,抵挡升官发财的诱惑,从思想上纠正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非无产阶级思想。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率先垂范,在艰苦的环境下处处以身作则,勤劳朴素,克己奉公,为苏区的廉政教育树立了榜样。他们在吃住等方面,不享受特殊待遇,与普通群众同甘共苦。毛泽东经常帮助农民修堤开荒;朱德与战士拿一样的津贴,一起干活,芒鞋草履,经常被误认为是“伙夫头”;张闻天积极参加义务劳动,上山砍柴送给红军家属;方志敏身无分文,过着朴素的生活……党和苏维埃政府还严厉打击教育战线的官僚主义及贪污腐败现象,公开学校的经济状况,号召学生参与学校经费预算和决算,既保证了苏区教育内容的清正廉洁,又保证了苏区教育过程的清正廉洁,为苏区教育奠定了高尚的品格。

苏区党员、军民始终发扬锐意进取、勇于开拓、争创第一的精神。上杭才溪区为创造一流的教育,召集执委扩大会及各乡主席联席会,专门讨论教育问题。会后,才溪区不仅在短期内克服各种困难,筹足了9个月的教育经费,而且建立了49所日校、66所夜校,并在各乡村的大路两旁建立了70个看图识字处。才溪区这种争创一流教育的精神,被《红色中华》誉为“文化教育工作的榜样”。中央苏区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实现了每村设立一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50%的骄人成绩。苏区教育工作者勇创一流工作的奋斗精神和敬业精神赢得了苏区军民的交口称赞。

(作者单位系赣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钩沉|苏区教育彰显苏区精神

2021-04-22 22:43

钩沉|苏区教育彰显苏区精神

2021-04-22 22:43

作者:徐功献

“红军来了大翻身,穷人当家做主人,学习文化入夜校,瞎子开目见光明。”这首流行于苏区的山歌,是中央苏区时期教育成就的真实写照。苏区时期,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党和苏维埃政府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推动苏区教育事业发展,提高了苏区军民的知识水平和政治觉悟,创造出一片“自由光明的新天地”。

土地革命前,苏区农村文化教育十分落后,文盲占人口的90%以上,读书的绝大部分是地主、富农和资本家的子弟,工农群众的子弟是上不起学的。苏维埃政权建立后,根据地人民在文化教育上也翻了身。苏维埃政府将群众接受教育作为工作的重要方面,兴办了各种由工农劳苦群众当家作主的文化教育机关,工农及子女享有教育优先权。政府用一切办法提高工农的文化水平,给予群众一切可能的帮助。如儿童教育阶段,列宁小学的教育经费完全由苏维埃政府承担,工农子弟一律免费入学,红军家属、殉难烈士、革命干部子弟或经济上确有困难的,伙食费也可以由学校补贴。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政府还设立了识字班、夜校、半日学校、识字牌等不拘一格的教育形式,开展社会教育与扫除文盲运动,将党一心为民的执政理念内化为苏区教育的本质。

苏区教育事业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在农村,原有的校舍等因频繁的战争和敌人的破坏荡然无存。列宁小学及各级学校的师生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解决校具和设备困难。没有教室和礼堂,就把课堂搬到民间的草房、祠堂及庙宇里面;没有黑板,就在庙宇或祠堂的木板、堂匾上涂上烟灰代替;没有课桌椅凳,学生就从家里自带或用砖石、土坯和木板堆砌;没有体育用具,师生就动手挖沙坑、做秋千及篮球架、搭乒乓球台;没有粉笔和红墨水,教师就用白石泥做粉笔,用朱红石磨成红墨水……许多学校为了给国家节省教育经费,还开展了勤工俭学活动,动员师生利用课余时间种粮、种菜,发展农业生产,实现了教具、蔬菜及办公经费的自给。在这种条件异常艰苦、环境十分恶劣、设备特别简陋的情况下,广大师生响应党和苏维埃政府的号召,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劲头,推动苏区教育事业实现蓬勃发展。

在大部分列宁小学,除校长外只有一个教员,许多教员实际上身兼数职,既是列宁小学的教师,又是夜校、识字班的教员。虽然工作十分繁重,基本上没有薪资待遇,甚至许多教员需要自己带伙食到学校里面来授课,但许多教师依旧甘于付出、忘我工作,为苏区教育事业奉献一切。当时,苏维埃政府委派教师的家乡耕田队帮助教师家属耕田种地,使教师能够全心投入教育中。一些没有分配土地的教员,就由学生家属轮流供给他的伙食,节省公家的经费来帮助战争。苏区人民无私奉献,倾其所有支持教育事业,自愿募集教育资金。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不仅倡导发展教育事业,还身体力行参加教育实践,经常到教导队、训练班及各级学校去上课,到工农群众中去做宣传工作。在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许多干部和知识分子积极参与教育,义务为学员上课,解决了苏区教师队伍紧缺问题。

苏区时期,为使党员干部和广大军民系统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中共苏区中央局创办了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毛泽东、任弼时、董必武、朱德、邓颖超等教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马列主义思想深入浅出地讲给广大学员,使他们认识到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学校将理想信念教育与群众的日常斗争联系起来,培养群众的革命意识,将革命理想信念根植在苏区军民心中,使大家明白革命的目的和党的崇高理想,坚定跟随中国共产党投身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念。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给广大党员提供了强大的革命动力,党员虽处逆境,却对革命前途充满了信心。一些党员不幸被捕后,面对敌人高官厚禄的许诺及酷刑的威逼,拒绝出卖党的情报,依旧坚守心中的理想信念。正是因为有着坚定的信念支撑,党才能克服重重难关,最终取得革命胜利。

苏区教育强调求真务实。苏维埃教育“四在于”的总方针,就是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结合当时革命斗争实际,在总结概括苏区文化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1934年2月,瞿秋白担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后,针对苏区教育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提出苏区教育是“为了发展中国的苏维埃革命,供给苏维埃革命运动的干部人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教育”“也是阶级斗争的武器”等正确的教育方针。苏区教育把提高劳动人民的政治文化水平,提高工作能力和战斗精神作为重要现实任务,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体现出求真务实的作风,为教育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廉政教育是苏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教育党员干部不断净化思想灵魂,抵挡升官发财的诱惑,从思想上纠正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非无产阶级思想。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率先垂范,在艰苦的环境下处处以身作则,勤劳朴素,克己奉公,为苏区的廉政教育树立了榜样。他们在吃住等方面,不享受特殊待遇,与普通群众同甘共苦。毛泽东经常帮助农民修堤开荒;朱德与战士拿一样的津贴,一起干活,芒鞋草履,经常被误认为是“伙夫头”;张闻天积极参加义务劳动,上山砍柴送给红军家属;方志敏身无分文,过着朴素的生活……党和苏维埃政府还严厉打击教育战线的官僚主义及贪污腐败现象,公开学校的经济状况,号召学生参与学校经费预算和决算,既保证了苏区教育内容的清正廉洁,又保证了苏区教育过程的清正廉洁,为苏区教育奠定了高尚的品格。

苏区党员、军民始终发扬锐意进取、勇于开拓、争创第一的精神。上杭才溪区为创造一流的教育,召集执委扩大会及各乡主席联席会,专门讨论教育问题。会后,才溪区不仅在短期内克服各种困难,筹足了9个月的教育经费,而且建立了49所日校、66所夜校,并在各乡村的大路两旁建立了70个看图识字处。才溪区这种争创一流教育的精神,被《红色中华》誉为“文化教育工作的榜样”。中央苏区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实现了每村设立一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50%的骄人成绩。苏区教育工作者勇创一流工作的奋斗精神和敬业精神赢得了苏区军民的交口称赞。

(作者单位系赣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钩沉|苏区教育彰显苏区精神

2021-04-22 22:43

作者:徐功献

“红军来了大翻身,穷人当家做主人,学习文化入夜校,瞎子开目见光明。”这首流行于苏区的山歌,是中央苏区时期教育成就的真实写照。苏区时期,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党和苏维埃政府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推动苏区教育事业发展,提高了苏区军民的知识水平和政治觉悟,创造出一片“自由光明的新天地”。

土地革命前,苏区农村文化教育十分落后,文盲占人口的90%以上,读书的绝大部分是地主、富农和资本家的子弟,工农群众的子弟是上不起学的。苏维埃政权建立后,根据地人民在文化教育上也翻了身。苏维埃政府将群众接受教育作为工作的重要方面,兴办了各种由工农劳苦群众当家作主的文化教育机关,工农及子女享有教育优先权。政府用一切办法提高工农的文化水平,给予群众一切可能的帮助。如儿童教育阶段,列宁小学的教育经费完全由苏维埃政府承担,工农子弟一律免费入学,红军家属、殉难烈士、革命干部子弟或经济上确有困难的,伙食费也可以由学校补贴。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政府还设立了识字班、夜校、半日学校、识字牌等不拘一格的教育形式,开展社会教育与扫除文盲运动,将党一心为民的执政理念内化为苏区教育的本质。

苏区教育事业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在农村,原有的校舍等因频繁的战争和敌人的破坏荡然无存。列宁小学及各级学校的师生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解决校具和设备困难。没有教室和礼堂,就把课堂搬到民间的草房、祠堂及庙宇里面;没有黑板,就在庙宇或祠堂的木板、堂匾上涂上烟灰代替;没有课桌椅凳,学生就从家里自带或用砖石、土坯和木板堆砌;没有体育用具,师生就动手挖沙坑、做秋千及篮球架、搭乒乓球台;没有粉笔和红墨水,教师就用白石泥做粉笔,用朱红石磨成红墨水……许多学校为了给国家节省教育经费,还开展了勤工俭学活动,动员师生利用课余时间种粮、种菜,发展农业生产,实现了教具、蔬菜及办公经费的自给。在这种条件异常艰苦、环境十分恶劣、设备特别简陋的情况下,广大师生响应党和苏维埃政府的号召,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劲头,推动苏区教育事业实现蓬勃发展。

在大部分列宁小学,除校长外只有一个教员,许多教员实际上身兼数职,既是列宁小学的教师,又是夜校、识字班的教员。虽然工作十分繁重,基本上没有薪资待遇,甚至许多教员需要自己带伙食到学校里面来授课,但许多教师依旧甘于付出、忘我工作,为苏区教育事业奉献一切。当时,苏维埃政府委派教师的家乡耕田队帮助教师家属耕田种地,使教师能够全心投入教育中。一些没有分配土地的教员,就由学生家属轮流供给他的伙食,节省公家的经费来帮助战争。苏区人民无私奉献,倾其所有支持教育事业,自愿募集教育资金。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不仅倡导发展教育事业,还身体力行参加教育实践,经常到教导队、训练班及各级学校去上课,到工农群众中去做宣传工作。在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许多干部和知识分子积极参与教育,义务为学员上课,解决了苏区教师队伍紧缺问题。

苏区时期,为使党员干部和广大军民系统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中共苏区中央局创办了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毛泽东、任弼时、董必武、朱德、邓颖超等教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马列主义思想深入浅出地讲给广大学员,使他们认识到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学校将理想信念教育与群众的日常斗争联系起来,培养群众的革命意识,将革命理想信念根植在苏区军民心中,使大家明白革命的目的和党的崇高理想,坚定跟随中国共产党投身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念。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给广大党员提供了强大的革命动力,党员虽处逆境,却对革命前途充满了信心。一些党员不幸被捕后,面对敌人高官厚禄的许诺及酷刑的威逼,拒绝出卖党的情报,依旧坚守心中的理想信念。正是因为有着坚定的信念支撑,党才能克服重重难关,最终取得革命胜利。

苏区教育强调求真务实。苏维埃教育“四在于”的总方针,就是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结合当时革命斗争实际,在总结概括苏区文化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1934年2月,瞿秋白担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后,针对苏区教育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提出苏区教育是“为了发展中国的苏维埃革命,供给苏维埃革命运动的干部人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教育”“也是阶级斗争的武器”等正确的教育方针。苏区教育把提高劳动人民的政治文化水平,提高工作能力和战斗精神作为重要现实任务,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体现出求真务实的作风,为教育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廉政教育是苏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教育党员干部不断净化思想灵魂,抵挡升官发财的诱惑,从思想上纠正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非无产阶级思想。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率先垂范,在艰苦的环境下处处以身作则,勤劳朴素,克己奉公,为苏区的廉政教育树立了榜样。他们在吃住等方面,不享受特殊待遇,与普通群众同甘共苦。毛泽东经常帮助农民修堤开荒;朱德与战士拿一样的津贴,一起干活,芒鞋草履,经常被误认为是“伙夫头”;张闻天积极参加义务劳动,上山砍柴送给红军家属;方志敏身无分文,过着朴素的生活……党和苏维埃政府还严厉打击教育战线的官僚主义及贪污腐败现象,公开学校的经济状况,号召学生参与学校经费预算和决算,既保证了苏区教育内容的清正廉洁,又保证了苏区教育过程的清正廉洁,为苏区教育奠定了高尚的品格。

苏区党员、军民始终发扬锐意进取、勇于开拓、争创第一的精神。上杭才溪区为创造一流的教育,召集执委扩大会及各乡主席联席会,专门讨论教育问题。会后,才溪区不仅在短期内克服各种困难,筹足了9个月的教育经费,而且建立了49所日校、66所夜校,并在各乡村的大路两旁建立了70个看图识字处。才溪区这种争创一流教育的精神,被《红色中华》誉为“文化教育工作的榜样”。中央苏区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实现了每村设立一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50%的骄人成绩。苏区教育工作者勇创一流工作的奋斗精神和敬业精神赢得了苏区军民的交口称赞。

(作者单位系赣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分割线 推荐阅读 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