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月路上的追梦人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摘星揽月,是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追求。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近20年的探索,38万公里的追寻,上千家单位、几万名科技工作者用心血和智慧实现了探月征程上的一次次突破、一步步跨越,凝结出“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在探月精神的引领下,中国航天人踏梦而行,步伐坚定,为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梦想奋勇前进。

“绕”月,这是中国航天人叩问苍穹的关键一步。“嫦娥之父”叶培建的父亲是一名老战士。高中毕业时,叶培建本想选外交专业,而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父亲对他说,抗美援朝时,我们的部队吃过美国飞机的苦头,国家工业非常落后,希望他能够学理工科报效祖国。在父亲的影响下,叶培建考取了浙江大学无线电系,此后于1980年赴瑞士留学并获得博士学位。留学时,有同学劝他,国外的科研条件好,不要回国了。但叶培建有着坚定的认知:爱自己的国家是不讲条件的。甫一学成,叶培建就回国了,他说:“我回来要建设,要为国家出点儿力,我从来没有思想斗争过。”2004年,我国探月工程批准立项,叶培建担任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带领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研究团队,面对技术封锁,从零开始,自主研发我国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他曾回忆道:“当时方方面面都不足,缺乏元器件、没有任何地面的试验条件……甚至连怎么飞到月亮都不知道。”面对这些数不胜数的难题,叶培建和他的团队从不退缩。在近4年的时间里,嫦娥一号研制团队攻克了多项核心技术难题。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在万众瞩目中发射升空,并于2009年3月1日受控撞月,圆满完成“绕”月任务。作为探月先锋,嫦娥一号送来的礼物没有让人失望。曾经,我国中小学教材中涉及月球、月表的插图,都基于美国探月拍摄的图像。自嫦娥一号获取了我国首幅月面图像和120米分辨率全月球立体影像图、高程图、月表元素含量分布图等重要图像资料后,我国中小学教材很快换上了嫦娥一号拍摄的图像。每每想到这里,国家航天局原局长、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栾恩杰院士总是忍不住感叹:“终于可以用咱们自己的图了!虽然我们晚,但终归是有了。”

“落”月,这是中国航天人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一步。孙泽洲是一名标准的“航二代”,从小在航空大院里长大。父母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1992年,孙泽洲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毕业后,进入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工作。2008年,年仅38岁的孙泽洲被任命为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他也成为当时航天系统最年轻的总设计师。“嫦娥三号任务要求决定了总体优化设计难,推进系统研制难,着陆器的制导、导航与控制难,着陆缓冲分系统研制难,热控分系统研制难,巡视器移动难,巡视器自主导航控制与遥操作难……”孙泽洲口中的这一连串“难”,体现的正是探月工程的复杂程度之高、技术跨度之大。设计过程中,孙泽洲带领团队进行了上千次桌面联试、上万次数学仿真,最终突破了核心关键技术,实现了中国首次对地外天体的直接探测。2016年,中国火星探测任务和嫦娥四号探测器任务分别正式立项,孙泽洲被任命为两大探测器的“双料”总设计师,一面飞“月球”,一面奔“火星”。孙泽洲说道:“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着陆月球,对于我们来说是‘月球已近、火星尚远’。2021年‘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则是‘火星已近、梦想尚远’。未来,我们将继续向浩瀚宇宙进发,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航天强国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带“回”月球样品,这是中国航天人披荆斩棘、奋勇争先的一步。2019年12月27日,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发射成功。在指挥大厅,电视台的镜头无意中扫到孙振莲的画面,这个“笑着笑着就哭了”的“小姐姐”在全网刷屏。2004年,孙振莲考入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学的是地面武器机动工程专业。硕士即将毕业时,航天集团到学校宣讲,一句“我们已经错过了大海,不能再错过太空”,听得她心潮澎湃,就这样,她找到了实现梦想的途径。2012年,她加入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地面发射系统型号队伍。2016年11月3日,长征五号首飞成功。“那天我带着刚出生42天的孩子来到了海南发射场,面朝大海、仰望星空,我们准备接过长征火箭家族的接力棒。”她回忆说。2017年7月2日,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发射失利。孙振莲回忆道,“那天晚上我们从测试大厅回来直接就去了会议室,食堂给我们准备了加班餐,但300多个人都吃不下去饭”。中国航天的发展不仅仅是从胜利走向胜利,更多的是从挫折中奋起。在航天人夜以继日地奋战了908天后,长征五号火箭不仅复飞成功,而且在2020年11月24日顺利将嫦娥五号送入预定轨道。而后,嫦娥五号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带回1731克月壤。“探索永无止境,我们必须牢记航天报国的初心和使命,将自主和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推进航天强国建设。”孙振莲说。

伟大事业成于实干。中国航天人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在探月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不断攀登科技高峰,向更深更远的太空迈进。

(作者单位系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推荐阅读
logo 记录教育每一天
打开客户端

奔月路上的追梦人

田红芳

2023-10-16 11:03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摘星揽月,是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追求。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近20年的探索,38万公里的追寻,上千家单位、几万名科技工作者用心血和智慧实现了探月征程上的一次次突破、一步步跨越,凝结出“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在探月精神的引领下,中国航天人踏梦而行,步伐坚定,为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梦想奋勇前进。

“绕”月,这是中国航天人叩问苍穹的关键一步。“嫦娥之父”叶培建的父亲是一名老战士。高中毕业时,叶培建本想选外交专业,而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父亲对他说,抗美援朝时,我们的部队吃过美国飞机的苦头,国家工业非常落后,希望他能够学理工科报效祖国。在父亲的影响下,叶培建考取了浙江大学无线电系,此后于1980年赴瑞士留学并获得博士学位。留学时,有同学劝他,国外的科研条件好,不要回国了。但叶培建有着坚定的认知:爱自己的国家是不讲条件的。甫一学成,叶培建就回国了,他说:“我回来要建设,要为国家出点儿力,我从来没有思想斗争过。”2004年,我国探月工程批准立项,叶培建担任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带领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研究团队,面对技术封锁,从零开始,自主研发我国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他曾回忆道:“当时方方面面都不足,缺乏元器件、没有任何地面的试验条件……甚至连怎么飞到月亮都不知道。”面对这些数不胜数的难题,叶培建和他的团队从不退缩。在近4年的时间里,嫦娥一号研制团队攻克了多项核心技术难题。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在万众瞩目中发射升空,并于2009年3月1日受控撞月,圆满完成“绕”月任务。作为探月先锋,嫦娥一号送来的礼物没有让人失望。曾经,我国中小学教材中涉及月球、月表的插图,都基于美国探月拍摄的图像。自嫦娥一号获取了我国首幅月面图像和120米分辨率全月球立体影像图、高程图、月表元素含量分布图等重要图像资料后,我国中小学教材很快换上了嫦娥一号拍摄的图像。每每想到这里,国家航天局原局长、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栾恩杰院士总是忍不住感叹:“终于可以用咱们自己的图了!虽然我们晚,但终归是有了。”

“落”月,这是中国航天人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一步。孙泽洲是一名标准的“航二代”,从小在航空大院里长大。父母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1992年,孙泽洲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毕业后,进入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工作。2008年,年仅38岁的孙泽洲被任命为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他也成为当时航天系统最年轻的总设计师。“嫦娥三号任务要求决定了总体优化设计难,推进系统研制难,着陆器的制导、导航与控制难,着陆缓冲分系统研制难,热控分系统研制难,巡视器移动难,巡视器自主导航控制与遥操作难……”孙泽洲口中的这一连串“难”,体现的正是探月工程的复杂程度之高、技术跨度之大。设计过程中,孙泽洲带领团队进行了上千次桌面联试、上万次数学仿真,最终突破了核心关键技术,实现了中国首次对地外天体的直接探测。2016年,中国火星探测任务和嫦娥四号探测器任务分别正式立项,孙泽洲被任命为两大探测器的“双料”总设计师,一面飞“月球”,一面奔“火星”。孙泽洲说道:“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着陆月球,对于我们来说是‘月球已近、火星尚远’。2021年‘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则是‘火星已近、梦想尚远’。未来,我们将继续向浩瀚宇宙进发,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航天强国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带“回”月球样品,这是中国航天人披荆斩棘、奋勇争先的一步。2019年12月27日,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发射成功。在指挥大厅,电视台的镜头无意中扫到孙振莲的画面,这个“笑着笑着就哭了”的“小姐姐”在全网刷屏。2004年,孙振莲考入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学的是地面武器机动工程专业。硕士即将毕业时,航天集团到学校宣讲,一句“我们已经错过了大海,不能再错过太空”,听得她心潮澎湃,就这样,她找到了实现梦想的途径。2012年,她加入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地面发射系统型号队伍。2016年11月3日,长征五号首飞成功。“那天我带着刚出生42天的孩子来到了海南发射场,面朝大海、仰望星空,我们准备接过长征火箭家族的接力棒。”她回忆说。2017年7月2日,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发射失利。孙振莲回忆道,“那天晚上我们从测试大厅回来直接就去了会议室,食堂给我们准备了加班餐,但300多个人都吃不下去饭”。中国航天的发展不仅仅是从胜利走向胜利,更多的是从挫折中奋起。在航天人夜以继日地奋战了908天后,长征五号火箭不仅复飞成功,而且在2020年11月24日顺利将嫦娥五号送入预定轨道。而后,嫦娥五号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带回1731克月壤。“探索永无止境,我们必须牢记航天报国的初心和使命,将自主和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推进航天强国建设。”孙振莲说。

伟大事业成于实干。中国航天人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在探月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不断攀登科技高峰,向更深更远的太空迈进。

(作者单位系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奔月路上的追梦人

田红芳

2023-10-16 11:03

奔月路上的追梦人

田红芳

2023-10-16 11:03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摘星揽月,是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追求。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近20年的探索,38万公里的追寻,上千家单位、几万名科技工作者用心血和智慧实现了探月征程上的一次次突破、一步步跨越,凝结出“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在探月精神的引领下,中国航天人踏梦而行,步伐坚定,为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梦想奋勇前进。

“绕”月,这是中国航天人叩问苍穹的关键一步。“嫦娥之父”叶培建的父亲是一名老战士。高中毕业时,叶培建本想选外交专业,而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父亲对他说,抗美援朝时,我们的部队吃过美国飞机的苦头,国家工业非常落后,希望他能够学理工科报效祖国。在父亲的影响下,叶培建考取了浙江大学无线电系,此后于1980年赴瑞士留学并获得博士学位。留学时,有同学劝他,国外的科研条件好,不要回国了。但叶培建有着坚定的认知:爱自己的国家是不讲条件的。甫一学成,叶培建就回国了,他说:“我回来要建设,要为国家出点儿力,我从来没有思想斗争过。”2004年,我国探月工程批准立项,叶培建担任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带领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研究团队,面对技术封锁,从零开始,自主研发我国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他曾回忆道:“当时方方面面都不足,缺乏元器件、没有任何地面的试验条件……甚至连怎么飞到月亮都不知道。”面对这些数不胜数的难题,叶培建和他的团队从不退缩。在近4年的时间里,嫦娥一号研制团队攻克了多项核心技术难题。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在万众瞩目中发射升空,并于2009年3月1日受控撞月,圆满完成“绕”月任务。作为探月先锋,嫦娥一号送来的礼物没有让人失望。曾经,我国中小学教材中涉及月球、月表的插图,都基于美国探月拍摄的图像。自嫦娥一号获取了我国首幅月面图像和120米分辨率全月球立体影像图、高程图、月表元素含量分布图等重要图像资料后,我国中小学教材很快换上了嫦娥一号拍摄的图像。每每想到这里,国家航天局原局长、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栾恩杰院士总是忍不住感叹:“终于可以用咱们自己的图了!虽然我们晚,但终归是有了。”

“落”月,这是中国航天人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一步。孙泽洲是一名标准的“航二代”,从小在航空大院里长大。父母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1992年,孙泽洲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毕业后,进入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工作。2008年,年仅38岁的孙泽洲被任命为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他也成为当时航天系统最年轻的总设计师。“嫦娥三号任务要求决定了总体优化设计难,推进系统研制难,着陆器的制导、导航与控制难,着陆缓冲分系统研制难,热控分系统研制难,巡视器移动难,巡视器自主导航控制与遥操作难……”孙泽洲口中的这一连串“难”,体现的正是探月工程的复杂程度之高、技术跨度之大。设计过程中,孙泽洲带领团队进行了上千次桌面联试、上万次数学仿真,最终突破了核心关键技术,实现了中国首次对地外天体的直接探测。2016年,中国火星探测任务和嫦娥四号探测器任务分别正式立项,孙泽洲被任命为两大探测器的“双料”总设计师,一面飞“月球”,一面奔“火星”。孙泽洲说道:“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着陆月球,对于我们来说是‘月球已近、火星尚远’。2021年‘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则是‘火星已近、梦想尚远’。未来,我们将继续向浩瀚宇宙进发,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航天强国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带“回”月球样品,这是中国航天人披荆斩棘、奋勇争先的一步。2019年12月27日,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发射成功。在指挥大厅,电视台的镜头无意中扫到孙振莲的画面,这个“笑着笑着就哭了”的“小姐姐”在全网刷屏。2004年,孙振莲考入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学的是地面武器机动工程专业。硕士即将毕业时,航天集团到学校宣讲,一句“我们已经错过了大海,不能再错过太空”,听得她心潮澎湃,就这样,她找到了实现梦想的途径。2012年,她加入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地面发射系统型号队伍。2016年11月3日,长征五号首飞成功。“那天我带着刚出生42天的孩子来到了海南发射场,面朝大海、仰望星空,我们准备接过长征火箭家族的接力棒。”她回忆说。2017年7月2日,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发射失利。孙振莲回忆道,“那天晚上我们从测试大厅回来直接就去了会议室,食堂给我们准备了加班餐,但300多个人都吃不下去饭”。中国航天的发展不仅仅是从胜利走向胜利,更多的是从挫折中奋起。在航天人夜以继日地奋战了908天后,长征五号火箭不仅复飞成功,而且在2020年11月24日顺利将嫦娥五号送入预定轨道。而后,嫦娥五号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带回1731克月壤。“探索永无止境,我们必须牢记航天报国的初心和使命,将自主和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推进航天强国建设。”孙振莲说。

伟大事业成于实干。中国航天人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在探月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不断攀登科技高峰,向更深更远的太空迈进。

(作者单位系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奔月路上的追梦人

田红芳

2023-10-16 11:03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摘星揽月,是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追求。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近20年的探索,38万公里的追寻,上千家单位、几万名科技工作者用心血和智慧实现了探月征程上的一次次突破、一步步跨越,凝结出“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在探月精神的引领下,中国航天人踏梦而行,步伐坚定,为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梦想奋勇前进。

“绕”月,这是中国航天人叩问苍穹的关键一步。“嫦娥之父”叶培建的父亲是一名老战士。高中毕业时,叶培建本想选外交专业,而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父亲对他说,抗美援朝时,我们的部队吃过美国飞机的苦头,国家工业非常落后,希望他能够学理工科报效祖国。在父亲的影响下,叶培建考取了浙江大学无线电系,此后于1980年赴瑞士留学并获得博士学位。留学时,有同学劝他,国外的科研条件好,不要回国了。但叶培建有着坚定的认知:爱自己的国家是不讲条件的。甫一学成,叶培建就回国了,他说:“我回来要建设,要为国家出点儿力,我从来没有思想斗争过。”2004年,我国探月工程批准立项,叶培建担任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带领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研究团队,面对技术封锁,从零开始,自主研发我国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他曾回忆道:“当时方方面面都不足,缺乏元器件、没有任何地面的试验条件……甚至连怎么飞到月亮都不知道。”面对这些数不胜数的难题,叶培建和他的团队从不退缩。在近4年的时间里,嫦娥一号研制团队攻克了多项核心技术难题。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在万众瞩目中发射升空,并于2009年3月1日受控撞月,圆满完成“绕”月任务。作为探月先锋,嫦娥一号送来的礼物没有让人失望。曾经,我国中小学教材中涉及月球、月表的插图,都基于美国探月拍摄的图像。自嫦娥一号获取了我国首幅月面图像和120米分辨率全月球立体影像图、高程图、月表元素含量分布图等重要图像资料后,我国中小学教材很快换上了嫦娥一号拍摄的图像。每每想到这里,国家航天局原局长、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栾恩杰院士总是忍不住感叹:“终于可以用咱们自己的图了!虽然我们晚,但终归是有了。”

“落”月,这是中国航天人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一步。孙泽洲是一名标准的“航二代”,从小在航空大院里长大。父母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1992年,孙泽洲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毕业后,进入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工作。2008年,年仅38岁的孙泽洲被任命为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他也成为当时航天系统最年轻的总设计师。“嫦娥三号任务要求决定了总体优化设计难,推进系统研制难,着陆器的制导、导航与控制难,着陆缓冲分系统研制难,热控分系统研制难,巡视器移动难,巡视器自主导航控制与遥操作难……”孙泽洲口中的这一连串“难”,体现的正是探月工程的复杂程度之高、技术跨度之大。设计过程中,孙泽洲带领团队进行了上千次桌面联试、上万次数学仿真,最终突破了核心关键技术,实现了中国首次对地外天体的直接探测。2016年,中国火星探测任务和嫦娥四号探测器任务分别正式立项,孙泽洲被任命为两大探测器的“双料”总设计师,一面飞“月球”,一面奔“火星”。孙泽洲说道:“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着陆月球,对于我们来说是‘月球已近、火星尚远’。2021年‘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则是‘火星已近、梦想尚远’。未来,我们将继续向浩瀚宇宙进发,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航天强国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带“回”月球样品,这是中国航天人披荆斩棘、奋勇争先的一步。2019年12月27日,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发射成功。在指挥大厅,电视台的镜头无意中扫到孙振莲的画面,这个“笑着笑着就哭了”的“小姐姐”在全网刷屏。2004年,孙振莲考入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学的是地面武器机动工程专业。硕士即将毕业时,航天集团到学校宣讲,一句“我们已经错过了大海,不能再错过太空”,听得她心潮澎湃,就这样,她找到了实现梦想的途径。2012年,她加入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地面发射系统型号队伍。2016年11月3日,长征五号首飞成功。“那天我带着刚出生42天的孩子来到了海南发射场,面朝大海、仰望星空,我们准备接过长征火箭家族的接力棒。”她回忆说。2017年7月2日,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发射失利。孙振莲回忆道,“那天晚上我们从测试大厅回来直接就去了会议室,食堂给我们准备了加班餐,但300多个人都吃不下去饭”。中国航天的发展不仅仅是从胜利走向胜利,更多的是从挫折中奋起。在航天人夜以继日地奋战了908天后,长征五号火箭不仅复飞成功,而且在2020年11月24日顺利将嫦娥五号送入预定轨道。而后,嫦娥五号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带回1731克月壤。“探索永无止境,我们必须牢记航天报国的初心和使命,将自主和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推进航天强国建设。”孙振莲说。

伟大事业成于实干。中国航天人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在探月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不断攀登科技高峰,向更深更远的太空迈进。

(作者单位系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割线 推荐阅读 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