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阐释|塞罕坝精神是生态文明建设精神伟力

作者:戴建兵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从不毛之地到茫茫林海,塞罕坝不仅见证着从一棵树到一片林的神奇,更见证着一种信念和精神的崛起。

塞罕坝精神源自荒原变林海的壮举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处于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历史上,这里曾是水草丰美、森林茂密、鸟兽繁多之地。清朝康熙皇帝曾设立木兰围场,作为“哨鹿设围狩猎之地”,塞罕坝就是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到清朝末期,木兰围场开围放垦。原有的林木被大肆砍伐,加之山火不断,曾经的原始森林迅速退化成了一片荒山秃岭,呼啸的沙尘暴频袭北京,严重的水土流失威胁京津水源。

面对严峻的形势,中国共产党人承担起了绿化山河、改造荒原的时代重任。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塞罕坝人挺身而出。自196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成立以来,三代塞罕坝人始终牢记党交付的重托,用心血浇灌大地,用生命呵护绿色,代代坚守,薪火相传,最终战胜重重困难,使塞罕坝从不毛之地变成茫茫林海。塞罕坝人种下的不仅仅是一棵棵树,更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造就的不仅仅是一座“美丽高岭”,更是一座令人景仰的“精神高地”。

塞罕坝精神体现共产党人精神品格

牢记使命,是塞罕坝精神的核心。林场人时刻牢记“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神圣使命,始终保持百折不挠的韧性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始终保持敢于担当、拼搏进取的勇气,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塞罕坝的创业史就是一部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的奋斗史。

林场的第一代职工、“六女上坝”的主人公陈彦娴说:“那时候的人们思想很单纯,没有想什么苦啊累啊的,只是想怎么把党交给的工作干好。”正是怀着这种“把党交给的工作干好”的简单质朴而真诚的信念,塞罕坝人历经磨难而不改初心。“林场还没有建成,我就是死,也要死在坝上!”这是塞罕坝林场首任党委书记王尚海留下的动人心魄的话语。王尚海原本在承德市区工作,接到组织调令,他立即带着全家上坝,不留一点儿后路,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他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如今,遵从王尚海生前的遗愿,他被安葬在当初开展造林大会战的马蹄坑,一片茂密的“尚海林”成为他忠于党、忠于使命的永恒见证。

艰苦创业,是塞罕坝精神的支撑。在工作和生活条件极端艰苦的环境中,几代塞罕坝人迎难而上,在荒原中植树,在沙地上建设,斗严寒、抗冰雪,用心血和汗水营造出浩瀚林海,也锻造了可歌可泣的艰苦创业精神。

塞罕坝机械林场建立初期,职工生活异常艰难。吃的是黑莜面、窝窝头、土豆和咸菜,喝的是雪水、雨水、沟塘子水,没有房屋居住,就搭马架子、盖窝棚、挖地窨子解决住宿问题。“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间。雨雪来查铺,鸟兽绕我眠。劲风扬飞沙,严霜镶被边。”这首诗生动描绘了当时塞罕坝创业者所处的艰苦环境。即便在这样的条件下,塞罕坝人也没有退缩,他们说:“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

这种“以苦为乐”的精神,在塞罕坝传承不息。第一代林场人在风沙蔽日、草木稀疏、人烟稀少的荒原上,直面恶劣的自然条件,战胜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干旱,让沙地变成绿洲。第二代、第三代林场人与艰苦和寂寞为伍,护林营林,埋头苦干,大大提升了林场的森林质量和生态效益。在这漫长而艰辛的征程中,他们始终保持着奋发拼搏的精神状态,以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科学求实的进取态度、持之以恒的钉钉子精神,一茬接着一茬干,最终书写了可歌可泣的绿色诗史。

绿色发展,是塞罕坝精神的底色。“我们相信,种下绿色,就能收获美丽,种下希望,就能收获未来。”塞罕坝人之所以能够创造绿色传奇,是因为他们想要绿色、相信绿色,始终坚信有了良好生态才能有更好发展,有了良好生态才能有美好未来。绿色发展这一理念深植于塞罕坝人的思想深处。半个多世纪以来,塞罕坝人视林场为家园,将绿化当事业,几十年如一日,造就了百万亩林海,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的南侵,为京津地区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

多年来,塞罕坝的林海阻沙涵水,带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评估,如今塞罕坝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近些年,林场实现了从单一的林业产业到生态旅游、绿化苗木、风电、森林碳汇等多业并举。从荒山造林到生态育林,从提供原木材料到提供生态产品,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塞罕坝人走出了一条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并重的绿色发展之路。

塞罕坝精神引领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以“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为内涵的塞罕坝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如同一面旗帜,引领着共产党人坚守初心使命,拼搏进取,永不懈怠;如同一座灯塔,指引着奋进者砥砺前行,干事创业,百折不挠。

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坚守初心使命,忠于职守,勇往直前。塞罕坝的广袤土地,寄托着广大林场干部职工的初心,承载着广大林场建设者的使命。他们用“绿了荒原白了头”的坚守、“献了青春献子孙”的执着,耕耘出一片绿色生命之林。塞罕坝创业史中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为广大共产党员坚守初心使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塞罕坝的百万亩林海,就是最好的教材,它让人们清楚地看到,理想信念能够产生何等精神力量;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誓言落实在行动中,能够创造出怎样的人间奇迹。

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矢志艰苦奋斗,锲而不舍,攻坚克难。“万里蓝天白云游,绿野繁花无尽头。若问何花开不败,英雄创业越千秋。”这是著名作家魏巍当年在塞罕坝留下的诗句。从茫茫荒原到百万亩林海,背后是三代塞罕坝人的艰苦奋斗和开拓进取。今天,在河北、在全国,在林业战线、在各行各业,塞罕坝精神都在推动着工作的进步和事业的发展。在恶劣的环境中,在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下,塞罕坝人都能创造人间奇迹,我们只要坚持奋斗,真抓实干、久久为功,何事不可为?何事不可成?

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塞罕坝机械林场人工造林的辉煌成就启示我们,绿色发展是一条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塞罕坝的示范意义,不仅在于将荒山秃岭修复成“华北绿肺”,更在于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引领的发展道路,打破了过去把发展与保护对立的思维束缚。今天,美丽高岭上的百万亩林海激励更多人投身美丽中国建设。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有助于加深全社会对绿色发展的理解,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环节、各领域,培育植绿护绿、保护生态的社会氛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作者系河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

推荐阅读
logo 记录教育每一天
打开客户端

精神阐释|塞罕坝精神是生态文明建设精神伟力

2021-06-24 14:00

作者:戴建兵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从不毛之地到茫茫林海,塞罕坝不仅见证着从一棵树到一片林的神奇,更见证着一种信念和精神的崛起。

塞罕坝精神源自荒原变林海的壮举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处于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历史上,这里曾是水草丰美、森林茂密、鸟兽繁多之地。清朝康熙皇帝曾设立木兰围场,作为“哨鹿设围狩猎之地”,塞罕坝就是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到清朝末期,木兰围场开围放垦。原有的林木被大肆砍伐,加之山火不断,曾经的原始森林迅速退化成了一片荒山秃岭,呼啸的沙尘暴频袭北京,严重的水土流失威胁京津水源。

面对严峻的形势,中国共产党人承担起了绿化山河、改造荒原的时代重任。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塞罕坝人挺身而出。自196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成立以来,三代塞罕坝人始终牢记党交付的重托,用心血浇灌大地,用生命呵护绿色,代代坚守,薪火相传,最终战胜重重困难,使塞罕坝从不毛之地变成茫茫林海。塞罕坝人种下的不仅仅是一棵棵树,更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造就的不仅仅是一座“美丽高岭”,更是一座令人景仰的“精神高地”。

塞罕坝精神体现共产党人精神品格

牢记使命,是塞罕坝精神的核心。林场人时刻牢记“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神圣使命,始终保持百折不挠的韧性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始终保持敢于担当、拼搏进取的勇气,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塞罕坝的创业史就是一部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的奋斗史。

林场的第一代职工、“六女上坝”的主人公陈彦娴说:“那时候的人们思想很单纯,没有想什么苦啊累啊的,只是想怎么把党交给的工作干好。”正是怀着这种“把党交给的工作干好”的简单质朴而真诚的信念,塞罕坝人历经磨难而不改初心。“林场还没有建成,我就是死,也要死在坝上!”这是塞罕坝林场首任党委书记王尚海留下的动人心魄的话语。王尚海原本在承德市区工作,接到组织调令,他立即带着全家上坝,不留一点儿后路,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他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如今,遵从王尚海生前的遗愿,他被安葬在当初开展造林大会战的马蹄坑,一片茂密的“尚海林”成为他忠于党、忠于使命的永恒见证。

艰苦创业,是塞罕坝精神的支撑。在工作和生活条件极端艰苦的环境中,几代塞罕坝人迎难而上,在荒原中植树,在沙地上建设,斗严寒、抗冰雪,用心血和汗水营造出浩瀚林海,也锻造了可歌可泣的艰苦创业精神。

塞罕坝机械林场建立初期,职工生活异常艰难。吃的是黑莜面、窝窝头、土豆和咸菜,喝的是雪水、雨水、沟塘子水,没有房屋居住,就搭马架子、盖窝棚、挖地窨子解决住宿问题。“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间。雨雪来查铺,鸟兽绕我眠。劲风扬飞沙,严霜镶被边。”这首诗生动描绘了当时塞罕坝创业者所处的艰苦环境。即便在这样的条件下,塞罕坝人也没有退缩,他们说:“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

这种“以苦为乐”的精神,在塞罕坝传承不息。第一代林场人在风沙蔽日、草木稀疏、人烟稀少的荒原上,直面恶劣的自然条件,战胜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干旱,让沙地变成绿洲。第二代、第三代林场人与艰苦和寂寞为伍,护林营林,埋头苦干,大大提升了林场的森林质量和生态效益。在这漫长而艰辛的征程中,他们始终保持着奋发拼搏的精神状态,以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科学求实的进取态度、持之以恒的钉钉子精神,一茬接着一茬干,最终书写了可歌可泣的绿色诗史。

绿色发展,是塞罕坝精神的底色。“我们相信,种下绿色,就能收获美丽,种下希望,就能收获未来。”塞罕坝人之所以能够创造绿色传奇,是因为他们想要绿色、相信绿色,始终坚信有了良好生态才能有更好发展,有了良好生态才能有美好未来。绿色发展这一理念深植于塞罕坝人的思想深处。半个多世纪以来,塞罕坝人视林场为家园,将绿化当事业,几十年如一日,造就了百万亩林海,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的南侵,为京津地区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

多年来,塞罕坝的林海阻沙涵水,带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评估,如今塞罕坝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近些年,林场实现了从单一的林业产业到生态旅游、绿化苗木、风电、森林碳汇等多业并举。从荒山造林到生态育林,从提供原木材料到提供生态产品,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塞罕坝人走出了一条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并重的绿色发展之路。

塞罕坝精神引领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以“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为内涵的塞罕坝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如同一面旗帜,引领着共产党人坚守初心使命,拼搏进取,永不懈怠;如同一座灯塔,指引着奋进者砥砺前行,干事创业,百折不挠。

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坚守初心使命,忠于职守,勇往直前。塞罕坝的广袤土地,寄托着广大林场干部职工的初心,承载着广大林场建设者的使命。他们用“绿了荒原白了头”的坚守、“献了青春献子孙”的执着,耕耘出一片绿色生命之林。塞罕坝创业史中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为广大共产党员坚守初心使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塞罕坝的百万亩林海,就是最好的教材,它让人们清楚地看到,理想信念能够产生何等精神力量;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誓言落实在行动中,能够创造出怎样的人间奇迹。

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矢志艰苦奋斗,锲而不舍,攻坚克难。“万里蓝天白云游,绿野繁花无尽头。若问何花开不败,英雄创业越千秋。”这是著名作家魏巍当年在塞罕坝留下的诗句。从茫茫荒原到百万亩林海,背后是三代塞罕坝人的艰苦奋斗和开拓进取。今天,在河北、在全国,在林业战线、在各行各业,塞罕坝精神都在推动着工作的进步和事业的发展。在恶劣的环境中,在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下,塞罕坝人都能创造人间奇迹,我们只要坚持奋斗,真抓实干、久久为功,何事不可为?何事不可成?

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塞罕坝机械林场人工造林的辉煌成就启示我们,绿色发展是一条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塞罕坝的示范意义,不仅在于将荒山秃岭修复成“华北绿肺”,更在于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引领的发展道路,打破了过去把发展与保护对立的思维束缚。今天,美丽高岭上的百万亩林海激励更多人投身美丽中国建设。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有助于加深全社会对绿色发展的理解,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环节、各领域,培育植绿护绿、保护生态的社会氛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作者系河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

精神阐释|塞罕坝精神是生态文明建设精神伟力

2021-06-24 14:00

精神阐释|塞罕坝精神是生态文明建设精神伟力

2021-06-24 14:00

作者:戴建兵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从不毛之地到茫茫林海,塞罕坝不仅见证着从一棵树到一片林的神奇,更见证着一种信念和精神的崛起。

塞罕坝精神源自荒原变林海的壮举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处于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历史上,这里曾是水草丰美、森林茂密、鸟兽繁多之地。清朝康熙皇帝曾设立木兰围场,作为“哨鹿设围狩猎之地”,塞罕坝就是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到清朝末期,木兰围场开围放垦。原有的林木被大肆砍伐,加之山火不断,曾经的原始森林迅速退化成了一片荒山秃岭,呼啸的沙尘暴频袭北京,严重的水土流失威胁京津水源。

面对严峻的形势,中国共产党人承担起了绿化山河、改造荒原的时代重任。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塞罕坝人挺身而出。自196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成立以来,三代塞罕坝人始终牢记党交付的重托,用心血浇灌大地,用生命呵护绿色,代代坚守,薪火相传,最终战胜重重困难,使塞罕坝从不毛之地变成茫茫林海。塞罕坝人种下的不仅仅是一棵棵树,更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造就的不仅仅是一座“美丽高岭”,更是一座令人景仰的“精神高地”。

塞罕坝精神体现共产党人精神品格

牢记使命,是塞罕坝精神的核心。林场人时刻牢记“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神圣使命,始终保持百折不挠的韧性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始终保持敢于担当、拼搏进取的勇气,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塞罕坝的创业史就是一部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的奋斗史。

林场的第一代职工、“六女上坝”的主人公陈彦娴说:“那时候的人们思想很单纯,没有想什么苦啊累啊的,只是想怎么把党交给的工作干好。”正是怀着这种“把党交给的工作干好”的简单质朴而真诚的信念,塞罕坝人历经磨难而不改初心。“林场还没有建成,我就是死,也要死在坝上!”这是塞罕坝林场首任党委书记王尚海留下的动人心魄的话语。王尚海原本在承德市区工作,接到组织调令,他立即带着全家上坝,不留一点儿后路,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他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如今,遵从王尚海生前的遗愿,他被安葬在当初开展造林大会战的马蹄坑,一片茂密的“尚海林”成为他忠于党、忠于使命的永恒见证。

艰苦创业,是塞罕坝精神的支撑。在工作和生活条件极端艰苦的环境中,几代塞罕坝人迎难而上,在荒原中植树,在沙地上建设,斗严寒、抗冰雪,用心血和汗水营造出浩瀚林海,也锻造了可歌可泣的艰苦创业精神。

塞罕坝机械林场建立初期,职工生活异常艰难。吃的是黑莜面、窝窝头、土豆和咸菜,喝的是雪水、雨水、沟塘子水,没有房屋居住,就搭马架子、盖窝棚、挖地窨子解决住宿问题。“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间。雨雪来查铺,鸟兽绕我眠。劲风扬飞沙,严霜镶被边。”这首诗生动描绘了当时塞罕坝创业者所处的艰苦环境。即便在这样的条件下,塞罕坝人也没有退缩,他们说:“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

这种“以苦为乐”的精神,在塞罕坝传承不息。第一代林场人在风沙蔽日、草木稀疏、人烟稀少的荒原上,直面恶劣的自然条件,战胜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干旱,让沙地变成绿洲。第二代、第三代林场人与艰苦和寂寞为伍,护林营林,埋头苦干,大大提升了林场的森林质量和生态效益。在这漫长而艰辛的征程中,他们始终保持着奋发拼搏的精神状态,以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科学求实的进取态度、持之以恒的钉钉子精神,一茬接着一茬干,最终书写了可歌可泣的绿色诗史。

绿色发展,是塞罕坝精神的底色。“我们相信,种下绿色,就能收获美丽,种下希望,就能收获未来。”塞罕坝人之所以能够创造绿色传奇,是因为他们想要绿色、相信绿色,始终坚信有了良好生态才能有更好发展,有了良好生态才能有美好未来。绿色发展这一理念深植于塞罕坝人的思想深处。半个多世纪以来,塞罕坝人视林场为家园,将绿化当事业,几十年如一日,造就了百万亩林海,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的南侵,为京津地区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

多年来,塞罕坝的林海阻沙涵水,带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评估,如今塞罕坝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近些年,林场实现了从单一的林业产业到生态旅游、绿化苗木、风电、森林碳汇等多业并举。从荒山造林到生态育林,从提供原木材料到提供生态产品,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塞罕坝人走出了一条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并重的绿色发展之路。

塞罕坝精神引领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以“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为内涵的塞罕坝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如同一面旗帜,引领着共产党人坚守初心使命,拼搏进取,永不懈怠;如同一座灯塔,指引着奋进者砥砺前行,干事创业,百折不挠。

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坚守初心使命,忠于职守,勇往直前。塞罕坝的广袤土地,寄托着广大林场干部职工的初心,承载着广大林场建设者的使命。他们用“绿了荒原白了头”的坚守、“献了青春献子孙”的执着,耕耘出一片绿色生命之林。塞罕坝创业史中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为广大共产党员坚守初心使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塞罕坝的百万亩林海,就是最好的教材,它让人们清楚地看到,理想信念能够产生何等精神力量;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誓言落实在行动中,能够创造出怎样的人间奇迹。

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矢志艰苦奋斗,锲而不舍,攻坚克难。“万里蓝天白云游,绿野繁花无尽头。若问何花开不败,英雄创业越千秋。”这是著名作家魏巍当年在塞罕坝留下的诗句。从茫茫荒原到百万亩林海,背后是三代塞罕坝人的艰苦奋斗和开拓进取。今天,在河北、在全国,在林业战线、在各行各业,塞罕坝精神都在推动着工作的进步和事业的发展。在恶劣的环境中,在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下,塞罕坝人都能创造人间奇迹,我们只要坚持奋斗,真抓实干、久久为功,何事不可为?何事不可成?

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塞罕坝机械林场人工造林的辉煌成就启示我们,绿色发展是一条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塞罕坝的示范意义,不仅在于将荒山秃岭修复成“华北绿肺”,更在于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引领的发展道路,打破了过去把发展与保护对立的思维束缚。今天,美丽高岭上的百万亩林海激励更多人投身美丽中国建设。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有助于加深全社会对绿色发展的理解,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环节、各领域,培育植绿护绿、保护生态的社会氛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作者系河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

精神阐释|塞罕坝精神是生态文明建设精神伟力

2021-06-24 14:00

作者:戴建兵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从不毛之地到茫茫林海,塞罕坝不仅见证着从一棵树到一片林的神奇,更见证着一种信念和精神的崛起。

塞罕坝精神源自荒原变林海的壮举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处于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历史上,这里曾是水草丰美、森林茂密、鸟兽繁多之地。清朝康熙皇帝曾设立木兰围场,作为“哨鹿设围狩猎之地”,塞罕坝就是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到清朝末期,木兰围场开围放垦。原有的林木被大肆砍伐,加之山火不断,曾经的原始森林迅速退化成了一片荒山秃岭,呼啸的沙尘暴频袭北京,严重的水土流失威胁京津水源。

面对严峻的形势,中国共产党人承担起了绿化山河、改造荒原的时代重任。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塞罕坝人挺身而出。自196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成立以来,三代塞罕坝人始终牢记党交付的重托,用心血浇灌大地,用生命呵护绿色,代代坚守,薪火相传,最终战胜重重困难,使塞罕坝从不毛之地变成茫茫林海。塞罕坝人种下的不仅仅是一棵棵树,更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造就的不仅仅是一座“美丽高岭”,更是一座令人景仰的“精神高地”。

塞罕坝精神体现共产党人精神品格

牢记使命,是塞罕坝精神的核心。林场人时刻牢记“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神圣使命,始终保持百折不挠的韧性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始终保持敢于担当、拼搏进取的勇气,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塞罕坝的创业史就是一部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的奋斗史。

林场的第一代职工、“六女上坝”的主人公陈彦娴说:“那时候的人们思想很单纯,没有想什么苦啊累啊的,只是想怎么把党交给的工作干好。”正是怀着这种“把党交给的工作干好”的简单质朴而真诚的信念,塞罕坝人历经磨难而不改初心。“林场还没有建成,我就是死,也要死在坝上!”这是塞罕坝林场首任党委书记王尚海留下的动人心魄的话语。王尚海原本在承德市区工作,接到组织调令,他立即带着全家上坝,不留一点儿后路,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他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如今,遵从王尚海生前的遗愿,他被安葬在当初开展造林大会战的马蹄坑,一片茂密的“尚海林”成为他忠于党、忠于使命的永恒见证。

艰苦创业,是塞罕坝精神的支撑。在工作和生活条件极端艰苦的环境中,几代塞罕坝人迎难而上,在荒原中植树,在沙地上建设,斗严寒、抗冰雪,用心血和汗水营造出浩瀚林海,也锻造了可歌可泣的艰苦创业精神。

塞罕坝机械林场建立初期,职工生活异常艰难。吃的是黑莜面、窝窝头、土豆和咸菜,喝的是雪水、雨水、沟塘子水,没有房屋居住,就搭马架子、盖窝棚、挖地窨子解决住宿问题。“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间。雨雪来查铺,鸟兽绕我眠。劲风扬飞沙,严霜镶被边。”这首诗生动描绘了当时塞罕坝创业者所处的艰苦环境。即便在这样的条件下,塞罕坝人也没有退缩,他们说:“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

这种“以苦为乐”的精神,在塞罕坝传承不息。第一代林场人在风沙蔽日、草木稀疏、人烟稀少的荒原上,直面恶劣的自然条件,战胜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干旱,让沙地变成绿洲。第二代、第三代林场人与艰苦和寂寞为伍,护林营林,埋头苦干,大大提升了林场的森林质量和生态效益。在这漫长而艰辛的征程中,他们始终保持着奋发拼搏的精神状态,以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科学求实的进取态度、持之以恒的钉钉子精神,一茬接着一茬干,最终书写了可歌可泣的绿色诗史。

绿色发展,是塞罕坝精神的底色。“我们相信,种下绿色,就能收获美丽,种下希望,就能收获未来。”塞罕坝人之所以能够创造绿色传奇,是因为他们想要绿色、相信绿色,始终坚信有了良好生态才能有更好发展,有了良好生态才能有美好未来。绿色发展这一理念深植于塞罕坝人的思想深处。半个多世纪以来,塞罕坝人视林场为家园,将绿化当事业,几十年如一日,造就了百万亩林海,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的南侵,为京津地区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

多年来,塞罕坝的林海阻沙涵水,带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评估,如今塞罕坝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近些年,林场实现了从单一的林业产业到生态旅游、绿化苗木、风电、森林碳汇等多业并举。从荒山造林到生态育林,从提供原木材料到提供生态产品,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塞罕坝人走出了一条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并重的绿色发展之路。

塞罕坝精神引领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以“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为内涵的塞罕坝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如同一面旗帜,引领着共产党人坚守初心使命,拼搏进取,永不懈怠;如同一座灯塔,指引着奋进者砥砺前行,干事创业,百折不挠。

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坚守初心使命,忠于职守,勇往直前。塞罕坝的广袤土地,寄托着广大林场干部职工的初心,承载着广大林场建设者的使命。他们用“绿了荒原白了头”的坚守、“献了青春献子孙”的执着,耕耘出一片绿色生命之林。塞罕坝创业史中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为广大共产党员坚守初心使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塞罕坝的百万亩林海,就是最好的教材,它让人们清楚地看到,理想信念能够产生何等精神力量;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誓言落实在行动中,能够创造出怎样的人间奇迹。

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矢志艰苦奋斗,锲而不舍,攻坚克难。“万里蓝天白云游,绿野繁花无尽头。若问何花开不败,英雄创业越千秋。”这是著名作家魏巍当年在塞罕坝留下的诗句。从茫茫荒原到百万亩林海,背后是三代塞罕坝人的艰苦奋斗和开拓进取。今天,在河北、在全国,在林业战线、在各行各业,塞罕坝精神都在推动着工作的进步和事业的发展。在恶劣的环境中,在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下,塞罕坝人都能创造人间奇迹,我们只要坚持奋斗,真抓实干、久久为功,何事不可为?何事不可成?

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塞罕坝机械林场人工造林的辉煌成就启示我们,绿色发展是一条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塞罕坝的示范意义,不仅在于将荒山秃岭修复成“华北绿肺”,更在于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引领的发展道路,打破了过去把发展与保护对立的思维束缚。今天,美丽高岭上的百万亩林海激励更多人投身美丽中国建设。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有助于加深全社会对绿色发展的理解,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环节、各领域,培育植绿护绿、保护生态的社会氛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作者系河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

分割线 推荐阅读 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