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大学子开展“返家乡”实践活动:在实践实干中看到诗和远方

在渭水源头,与90后“村官”一起解锁杂草变成“致富草”的成功秘诀;在疫情防控的“云端”战场,用“心灵”热线情暖“疫”线人员;在厚重的党史、校史、院史学习中,汲取激扬青春的前进力量……

在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在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在送教支教的志愿一线,这个暑假,来自西北师范大学的30余支实践团、2000余名学生响应学校号召、克服疫情影响,以“云组队”“云调研”“云访谈”形式,开展“返家乡”实践活动,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和疫情防控一线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实现了暑期社会实践和建设美丽家乡的“双促”“双赢”。

以“镜”为“笔” 当好家乡“推荐官”

“闻着沁人心脾的淡淡药香,看着繁忙的加工车间和展露在老乡们脸上的笑容,才深刻体会到乡村发生的巨大变化,也更加坚定了利用专业所学,宣传推广家乡农特产品的决心和信心!”这个暑假,西北师范大学“遇见家乡美”发展成就观察团成员、传媒学院学生娄登华与当地媒体携手,在家乡甘肃渭源带着专业设备,深入该县会川镇杨庄村的艾草加工厂和田家河乡元古堆村的万寿菊种植基地,用6天时间完整拍摄了艾草由杂草变身乡村“致富草”的全过程,助力家乡产品走出大山。

此外,该团队的其他成员也纷纷担任“家乡推荐官”,深入兰州、陇南、定西、白银等地的多个村庄,以“镜”为“笔”记录陇原大地的山乡巨变。

与此同时,西北师范大学乡村振兴促进团、发展成就观察团、美丽中国调研团的师生则在河北、广西、内蒙古、甘肃等地,走进群众家中、田间地头,开展乡村振兴规划编制、探寻乡村发展现状等活动,深刻了解中药材产业融合蝶变、集群发展的新路子,记录非遗文化促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路径,探寻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神奇“密码”。

“一路走来的所见所闻,是一幅徐徐展开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所思所想是要在新时代争做推动山乡巨变的一支硬核力量。”西北师范大学学生张笑雨说。

以身为范 勇做抗疫生力军

一部电话、一台电脑、一支笔和一张纸,就是大数据核查志愿者的所有装备。

疫情发生后,西北师范大学团委与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培黎街道校地联合,组建了防疫应急志愿服务队。来自该校各专业的908名青年学生积极响应,居家与时间赛跑、与病毒竞速,协助培黎街道开展疫情防控大数据核查工作,短短几天累计核查32000余人次。

西北师范大学以线上发动为主要形式,组织动员已返回居住地的大学生,服从当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力所能及地参与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展现新时代青年学子的担当。

由该校36名本硕博学生组成的“心连心 共抗疫”实践团,充分发挥专业所长,利用暑期时间以线上形式面向全社会提供疫情相关的心理援助和网络支持服务。

以史为师 争当薪火传承人

“好喜欢孙佳丽老师的数学课。”在甘肃东乡县科妥小学,研支团志愿者孙佳丽在短短10天的时间里,用精湛的多媒体授课,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在内蒙古、陕西、山东、河北、安徽、甘肃等地的乡村学校,多支实践团发扬师范教育传统,接过西北师大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支教“接力棒”,在线上线下通过结对帮扶、特色夏令营、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进村入户、“送课上门”、云上支教,受到当地部分中小学生的“热捧”。

坚持向西向下、服务基础教育,多支实践团队不仅将西北师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还在学校迎来120周年校庆之际,深研党史校史院史,从百年大党的烽火奋斗史、学校筚路蓝缕的创业史中汲取前进力量,在百廿教育长征的鞭策之下,激发起西师人脚踏黄土地、豪饮黄河水的韧劲。

以学院历史为“透镜”,数学与统计学院“百廿结数韵 薪火代相传”百廿校史追溯团,深入学习建校以来学院的院史资料,发起“四海校友欢迎回家”等系列征集邀请,引发校友共鸣;历史文化学院“重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西迁之路”实践团、教育科学学院“赓续初心育桃李,百廿师范薪火传”实践团等还同北京师范大学相关实践团搭建交流平台,积极开展交流研讨学习,在建校120周年的节点上,一起追溯烽火岁月中两校的共同记忆。

中国教育报客户端通讯员 高文博 杨雅蓉 记者 郑芃生

娄登华在艾草生产车间拍摄。资料图片

西北师范大学学生为村民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西北师范大学供图

暑假期间,西北师范大学支教学生为孩子们辅导作业。西北师范大学供图

推荐阅读
logo 记录教育每一天
打开客户端

西北师大学子开展“返家乡”实践活动:在实践实干中看到诗和远方

中国教育报客户端 高文博 杨雅蓉 郑芃生

2022-09-09 18:41

在渭水源头,与90后“村官”一起解锁杂草变成“致富草”的成功秘诀;在疫情防控的“云端”战场,用“心灵”热线情暖“疫”线人员;在厚重的党史、校史、院史学习中,汲取激扬青春的前进力量……

在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在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在送教支教的志愿一线,这个暑假,来自西北师范大学的30余支实践团、2000余名学生响应学校号召、克服疫情影响,以“云组队”“云调研”“云访谈”形式,开展“返家乡”实践活动,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和疫情防控一线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实现了暑期社会实践和建设美丽家乡的“双促”“双赢”。

以“镜”为“笔” 当好家乡“推荐官”

“闻着沁人心脾的淡淡药香,看着繁忙的加工车间和展露在老乡们脸上的笑容,才深刻体会到乡村发生的巨大变化,也更加坚定了利用专业所学,宣传推广家乡农特产品的决心和信心!”这个暑假,西北师范大学“遇见家乡美”发展成就观察团成员、传媒学院学生娄登华与当地媒体携手,在家乡甘肃渭源带着专业设备,深入该县会川镇杨庄村的艾草加工厂和田家河乡元古堆村的万寿菊种植基地,用6天时间完整拍摄了艾草由杂草变身乡村“致富草”的全过程,助力家乡产品走出大山。

此外,该团队的其他成员也纷纷担任“家乡推荐官”,深入兰州、陇南、定西、白银等地的多个村庄,以“镜”为“笔”记录陇原大地的山乡巨变。

与此同时,西北师范大学乡村振兴促进团、发展成就观察团、美丽中国调研团的师生则在河北、广西、内蒙古、甘肃等地,走进群众家中、田间地头,开展乡村振兴规划编制、探寻乡村发展现状等活动,深刻了解中药材产业融合蝶变、集群发展的新路子,记录非遗文化促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路径,探寻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神奇“密码”。

“一路走来的所见所闻,是一幅徐徐展开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所思所想是要在新时代争做推动山乡巨变的一支硬核力量。”西北师范大学学生张笑雨说。

以身为范 勇做抗疫生力军

一部电话、一台电脑、一支笔和一张纸,就是大数据核查志愿者的所有装备。

疫情发生后,西北师范大学团委与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培黎街道校地联合,组建了防疫应急志愿服务队。来自该校各专业的908名青年学生积极响应,居家与时间赛跑、与病毒竞速,协助培黎街道开展疫情防控大数据核查工作,短短几天累计核查32000余人次。

西北师范大学以线上发动为主要形式,组织动员已返回居住地的大学生,服从当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力所能及地参与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展现新时代青年学子的担当。

由该校36名本硕博学生组成的“心连心 共抗疫”实践团,充分发挥专业所长,利用暑期时间以线上形式面向全社会提供疫情相关的心理援助和网络支持服务。

以史为师 争当薪火传承人

“好喜欢孙佳丽老师的数学课。”在甘肃东乡县科妥小学,研支团志愿者孙佳丽在短短10天的时间里,用精湛的多媒体授课,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在内蒙古、陕西、山东、河北、安徽、甘肃等地的乡村学校,多支实践团发扬师范教育传统,接过西北师大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支教“接力棒”,在线上线下通过结对帮扶、特色夏令营、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进村入户、“送课上门”、云上支教,受到当地部分中小学生的“热捧”。

坚持向西向下、服务基础教育,多支实践团队不仅将西北师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还在学校迎来120周年校庆之际,深研党史校史院史,从百年大党的烽火奋斗史、学校筚路蓝缕的创业史中汲取前进力量,在百廿教育长征的鞭策之下,激发起西师人脚踏黄土地、豪饮黄河水的韧劲。

以学院历史为“透镜”,数学与统计学院“百廿结数韵 薪火代相传”百廿校史追溯团,深入学习建校以来学院的院史资料,发起“四海校友欢迎回家”等系列征集邀请,引发校友共鸣;历史文化学院“重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西迁之路”实践团、教育科学学院“赓续初心育桃李,百廿师范薪火传”实践团等还同北京师范大学相关实践团搭建交流平台,积极开展交流研讨学习,在建校120周年的节点上,一起追溯烽火岁月中两校的共同记忆。

中国教育报客户端通讯员 高文博 杨雅蓉 记者 郑芃生

娄登华在艾草生产车间拍摄。资料图片

西北师范大学学生为村民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西北师范大学供图

暑假期间,西北师范大学支教学生为孩子们辅导作业。西北师范大学供图

西北师大学子开展“返家乡”实践活动:在实践实干中看到诗和远方

中国教育报客户端 高文博 杨雅蓉 郑芃生

2022-09-09 18:41

西北师大学子开展“返家乡”实践活动:在实践实干中看到诗和远方

中国教育报客户端 高文博 杨雅蓉 郑芃生

2022-09-09 18:41

在渭水源头,与90后“村官”一起解锁杂草变成“致富草”的成功秘诀;在疫情防控的“云端”战场,用“心灵”热线情暖“疫”线人员;在厚重的党史、校史、院史学习中,汲取激扬青春的前进力量……

在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在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在送教支教的志愿一线,这个暑假,来自西北师范大学的30余支实践团、2000余名学生响应学校号召、克服疫情影响,以“云组队”“云调研”“云访谈”形式,开展“返家乡”实践活动,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和疫情防控一线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实现了暑期社会实践和建设美丽家乡的“双促”“双赢”。

以“镜”为“笔” 当好家乡“推荐官”

“闻着沁人心脾的淡淡药香,看着繁忙的加工车间和展露在老乡们脸上的笑容,才深刻体会到乡村发生的巨大变化,也更加坚定了利用专业所学,宣传推广家乡农特产品的决心和信心!”这个暑假,西北师范大学“遇见家乡美”发展成就观察团成员、传媒学院学生娄登华与当地媒体携手,在家乡甘肃渭源带着专业设备,深入该县会川镇杨庄村的艾草加工厂和田家河乡元古堆村的万寿菊种植基地,用6天时间完整拍摄了艾草由杂草变身乡村“致富草”的全过程,助力家乡产品走出大山。

此外,该团队的其他成员也纷纷担任“家乡推荐官”,深入兰州、陇南、定西、白银等地的多个村庄,以“镜”为“笔”记录陇原大地的山乡巨变。

与此同时,西北师范大学乡村振兴促进团、发展成就观察团、美丽中国调研团的师生则在河北、广西、内蒙古、甘肃等地,走进群众家中、田间地头,开展乡村振兴规划编制、探寻乡村发展现状等活动,深刻了解中药材产业融合蝶变、集群发展的新路子,记录非遗文化促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路径,探寻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神奇“密码”。

“一路走来的所见所闻,是一幅徐徐展开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所思所想是要在新时代争做推动山乡巨变的一支硬核力量。”西北师范大学学生张笑雨说。

以身为范 勇做抗疫生力军

一部电话、一台电脑、一支笔和一张纸,就是大数据核查志愿者的所有装备。

疫情发生后,西北师范大学团委与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培黎街道校地联合,组建了防疫应急志愿服务队。来自该校各专业的908名青年学生积极响应,居家与时间赛跑、与病毒竞速,协助培黎街道开展疫情防控大数据核查工作,短短几天累计核查32000余人次。

西北师范大学以线上发动为主要形式,组织动员已返回居住地的大学生,服从当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力所能及地参与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展现新时代青年学子的担当。

由该校36名本硕博学生组成的“心连心 共抗疫”实践团,充分发挥专业所长,利用暑期时间以线上形式面向全社会提供疫情相关的心理援助和网络支持服务。

以史为师 争当薪火传承人

“好喜欢孙佳丽老师的数学课。”在甘肃东乡县科妥小学,研支团志愿者孙佳丽在短短10天的时间里,用精湛的多媒体授课,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在内蒙古、陕西、山东、河北、安徽、甘肃等地的乡村学校,多支实践团发扬师范教育传统,接过西北师大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支教“接力棒”,在线上线下通过结对帮扶、特色夏令营、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进村入户、“送课上门”、云上支教,受到当地部分中小学生的“热捧”。

坚持向西向下、服务基础教育,多支实践团队不仅将西北师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还在学校迎来120周年校庆之际,深研党史校史院史,从百年大党的烽火奋斗史、学校筚路蓝缕的创业史中汲取前进力量,在百廿教育长征的鞭策之下,激发起西师人脚踏黄土地、豪饮黄河水的韧劲。

以学院历史为“透镜”,数学与统计学院“百廿结数韵 薪火代相传”百廿校史追溯团,深入学习建校以来学院的院史资料,发起“四海校友欢迎回家”等系列征集邀请,引发校友共鸣;历史文化学院“重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西迁之路”实践团、教育科学学院“赓续初心育桃李,百廿师范薪火传”实践团等还同北京师范大学相关实践团搭建交流平台,积极开展交流研讨学习,在建校120周年的节点上,一起追溯烽火岁月中两校的共同记忆。

中国教育报客户端通讯员 高文博 杨雅蓉 记者 郑芃生

娄登华在艾草生产车间拍摄。资料图片

西北师范大学学生为村民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西北师范大学供图

暑假期间,西北师范大学支教学生为孩子们辅导作业。西北师范大学供图

西北师大学子开展“返家乡”实践活动:在实践实干中看到诗和远方

中国教育报客户端 高文博 杨雅蓉 郑芃生

2022-09-09 18:41

在渭水源头,与90后“村官”一起解锁杂草变成“致富草”的成功秘诀;在疫情防控的“云端”战场,用“心灵”热线情暖“疫”线人员;在厚重的党史、校史、院史学习中,汲取激扬青春的前进力量……

在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在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在送教支教的志愿一线,这个暑假,来自西北师范大学的30余支实践团、2000余名学生响应学校号召、克服疫情影响,以“云组队”“云调研”“云访谈”形式,开展“返家乡”实践活动,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和疫情防控一线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实现了暑期社会实践和建设美丽家乡的“双促”“双赢”。

以“镜”为“笔” 当好家乡“推荐官”

“闻着沁人心脾的淡淡药香,看着繁忙的加工车间和展露在老乡们脸上的笑容,才深刻体会到乡村发生的巨大变化,也更加坚定了利用专业所学,宣传推广家乡农特产品的决心和信心!”这个暑假,西北师范大学“遇见家乡美”发展成就观察团成员、传媒学院学生娄登华与当地媒体携手,在家乡甘肃渭源带着专业设备,深入该县会川镇杨庄村的艾草加工厂和田家河乡元古堆村的万寿菊种植基地,用6天时间完整拍摄了艾草由杂草变身乡村“致富草”的全过程,助力家乡产品走出大山。

此外,该团队的其他成员也纷纷担任“家乡推荐官”,深入兰州、陇南、定西、白银等地的多个村庄,以“镜”为“笔”记录陇原大地的山乡巨变。

与此同时,西北师范大学乡村振兴促进团、发展成就观察团、美丽中国调研团的师生则在河北、广西、内蒙古、甘肃等地,走进群众家中、田间地头,开展乡村振兴规划编制、探寻乡村发展现状等活动,深刻了解中药材产业融合蝶变、集群发展的新路子,记录非遗文化促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路径,探寻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神奇“密码”。

“一路走来的所见所闻,是一幅徐徐展开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所思所想是要在新时代争做推动山乡巨变的一支硬核力量。”西北师范大学学生张笑雨说。

以身为范 勇做抗疫生力军

一部电话、一台电脑、一支笔和一张纸,就是大数据核查志愿者的所有装备。

疫情发生后,西北师范大学团委与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培黎街道校地联合,组建了防疫应急志愿服务队。来自该校各专业的908名青年学生积极响应,居家与时间赛跑、与病毒竞速,协助培黎街道开展疫情防控大数据核查工作,短短几天累计核查32000余人次。

西北师范大学以线上发动为主要形式,组织动员已返回居住地的大学生,服从当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力所能及地参与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展现新时代青年学子的担当。

由该校36名本硕博学生组成的“心连心 共抗疫”实践团,充分发挥专业所长,利用暑期时间以线上形式面向全社会提供疫情相关的心理援助和网络支持服务。

以史为师 争当薪火传承人

“好喜欢孙佳丽老师的数学课。”在甘肃东乡县科妥小学,研支团志愿者孙佳丽在短短10天的时间里,用精湛的多媒体授课,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在内蒙古、陕西、山东、河北、安徽、甘肃等地的乡村学校,多支实践团发扬师范教育传统,接过西北师大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支教“接力棒”,在线上线下通过结对帮扶、特色夏令营、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进村入户、“送课上门”、云上支教,受到当地部分中小学生的“热捧”。

坚持向西向下、服务基础教育,多支实践团队不仅将西北师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还在学校迎来120周年校庆之际,深研党史校史院史,从百年大党的烽火奋斗史、学校筚路蓝缕的创业史中汲取前进力量,在百廿教育长征的鞭策之下,激发起西师人脚踏黄土地、豪饮黄河水的韧劲。

以学院历史为“透镜”,数学与统计学院“百廿结数韵 薪火代相传”百廿校史追溯团,深入学习建校以来学院的院史资料,发起“四海校友欢迎回家”等系列征集邀请,引发校友共鸣;历史文化学院“重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西迁之路”实践团、教育科学学院“赓续初心育桃李,百廿师范薪火传”实践团等还同北京师范大学相关实践团搭建交流平台,积极开展交流研讨学习,在建校120周年的节点上,一起追溯烽火岁月中两校的共同记忆。

中国教育报客户端通讯员 高文博 杨雅蓉 记者 郑芃生

娄登华在艾草生产车间拍摄。资料图片

西北师范大学学生为村民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西北师范大学供图

暑假期间,西北师范大学支教学生为孩子们辅导作业。西北师范大学供图

分割线 推荐阅读 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