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一颗“金子”般的心——记兰州信息科技学院学生处副处长段军鹏

平均每3分钟一个电话、每天接打上百个电话,几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这是近日兰州信息科技学院实行封闭管理以来,该校学生处副处长段军鹏的日常写照。

疫情发生后,兰州信息科技学院迅速行动,校园实行封闭管理,人员闭环流动,全力筑牢校园疫情防控防线。从10月19日开始,学校在体育馆设立核酸检测采样点,对全校一万多名师生开展核酸检测,这也是段军鹏接手疫情专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段军鹏(左)和同事在办公室核对数据。 焦磊 摄

要组织全校一万多名师生有序参加核酸检测,可不是个轻松活儿。“连续多轮的全员核酸检测是尽快发现传染源,采取相应措施阻断疫情传播的最有效方式之一,也是最考验管理者组织能力的时候。因此,保障核酸检测过程中的‘零风险’是学生处必须要做到的底线。”面对全校一万多学生,兰州信息科技学院校长程兰华时刻捏着一把汗。

尽管有着15年学生工作经历,但段军鹏悬着的心始终放不下。首轮核检的前一天晚上,他和同事们就熬了个通宵,统计学生数据、沟通各项流程、落实各模块细节,再讨论制定方案。等方案最终敲定时,东方已露鱼白,大家又分头行动,前往现场组织学生做核酸检测……

做完核酸检测后,段军鹏却顾不上休息。根据疫情发展形势要求,每做一轮核酸检测都要重新拟定方案。期间,还要收集汇总包括隔离点现隔离人数、健康检测异常情况、黄码、密接学生。第一天,他就接打了150多个电话,口干舌燥,耳朵嗡嗡直响……

每日上报的数据时刻在变,统计难度可想而知,光这一项工作往往要持续到深夜。最忙时,大家连续4天3夜坚守在办公室,实在困得睁不开眼就趴在办公桌上眯一会儿,冲一杯咖啡继续“鏖战”。每天,办公室的垃圾桶里都是高高一堆一次性纸杯。

为提高工作效率,段军鹏和同事经过反复思考,决定调整工作思路,建立隔离人员信息数据库,优化隔离处置、人员管控、信息报备等多个流程,数据逐渐清晰。在他们的努力下,学校目前已高效率完成了多次全员核酸检测,期间没有发生一例扎堆、吵闹、哄抢的混乱现象,也没有一例漏检。

“组织全校学生进行多轮核酸检测确实非常累,需要时刻揪着一颗心,就跟日常的学生工作一样,看似都是一些小事,却不能有一丝马虎。我的爱人和孩子也抱怨过,我也为自己感到委屈过,但是想起学生的笑脸又会觉得一切都值得,做学生工作总结起来就是平凡的人要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段军鹏说。

“全员核酸检测结果阴性!”

“又有三人解除隔离!”

……

这几日,接连不断的好消息传来。

夜已深,办公室里,紧张忙碌的工作还在继续。每每听到同事们分享喜悦的战果,段军鹏紧绷的脸上闪现出一丝轻松的笑容。此刻,校园里灯火通明,大家心里却充满着暖意。“战胜疫情,我们一定行!”他说。

中国教育报记者 尹晓军 通讯员 焦磊

推荐阅读
logo 记录教育每一天
打开客户端

他有一颗“金子”般的心——记兰州信息科技学院学生处副处长段军鹏

中国教育报客户端 尹晓军

2021-11-02 15:07

平均每3分钟一个电话、每天接打上百个电话,几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这是近日兰州信息科技学院实行封闭管理以来,该校学生处副处长段军鹏的日常写照。

疫情发生后,兰州信息科技学院迅速行动,校园实行封闭管理,人员闭环流动,全力筑牢校园疫情防控防线。从10月19日开始,学校在体育馆设立核酸检测采样点,对全校一万多名师生开展核酸检测,这也是段军鹏接手疫情专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段军鹏(左)和同事在办公室核对数据。 焦磊 摄

要组织全校一万多名师生有序参加核酸检测,可不是个轻松活儿。“连续多轮的全员核酸检测是尽快发现传染源,采取相应措施阻断疫情传播的最有效方式之一,也是最考验管理者组织能力的时候。因此,保障核酸检测过程中的‘零风险’是学生处必须要做到的底线。”面对全校一万多学生,兰州信息科技学院校长程兰华时刻捏着一把汗。

尽管有着15年学生工作经历,但段军鹏悬着的心始终放不下。首轮核检的前一天晚上,他和同事们就熬了个通宵,统计学生数据、沟通各项流程、落实各模块细节,再讨论制定方案。等方案最终敲定时,东方已露鱼白,大家又分头行动,前往现场组织学生做核酸检测……

做完核酸检测后,段军鹏却顾不上休息。根据疫情发展形势要求,每做一轮核酸检测都要重新拟定方案。期间,还要收集汇总包括隔离点现隔离人数、健康检测异常情况、黄码、密接学生。第一天,他就接打了150多个电话,口干舌燥,耳朵嗡嗡直响……

每日上报的数据时刻在变,统计难度可想而知,光这一项工作往往要持续到深夜。最忙时,大家连续4天3夜坚守在办公室,实在困得睁不开眼就趴在办公桌上眯一会儿,冲一杯咖啡继续“鏖战”。每天,办公室的垃圾桶里都是高高一堆一次性纸杯。

为提高工作效率,段军鹏和同事经过反复思考,决定调整工作思路,建立隔离人员信息数据库,优化隔离处置、人员管控、信息报备等多个流程,数据逐渐清晰。在他们的努力下,学校目前已高效率完成了多次全员核酸检测,期间没有发生一例扎堆、吵闹、哄抢的混乱现象,也没有一例漏检。

“组织全校学生进行多轮核酸检测确实非常累,需要时刻揪着一颗心,就跟日常的学生工作一样,看似都是一些小事,却不能有一丝马虎。我的爱人和孩子也抱怨过,我也为自己感到委屈过,但是想起学生的笑脸又会觉得一切都值得,做学生工作总结起来就是平凡的人要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段军鹏说。

“全员核酸检测结果阴性!”

“又有三人解除隔离!”

……

这几日,接连不断的好消息传来。

夜已深,办公室里,紧张忙碌的工作还在继续。每每听到同事们分享喜悦的战果,段军鹏紧绷的脸上闪现出一丝轻松的笑容。此刻,校园里灯火通明,大家心里却充满着暖意。“战胜疫情,我们一定行!”他说。

中国教育报记者 尹晓军 通讯员 焦磊

他有一颗“金子”般的心——记兰州信息科技学院学生处副处长段军鹏

中国教育报客户端 尹晓军

2021-11-02 15:07

他有一颗“金子”般的心——记兰州信息科技学院学生处副处长段军鹏

中国教育报客户端 尹晓军

2021-11-02 15:07

平均每3分钟一个电话、每天接打上百个电话,几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这是近日兰州信息科技学院实行封闭管理以来,该校学生处副处长段军鹏的日常写照。

疫情发生后,兰州信息科技学院迅速行动,校园实行封闭管理,人员闭环流动,全力筑牢校园疫情防控防线。从10月19日开始,学校在体育馆设立核酸检测采样点,对全校一万多名师生开展核酸检测,这也是段军鹏接手疫情专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段军鹏(左)和同事在办公室核对数据。 焦磊 摄

要组织全校一万多名师生有序参加核酸检测,可不是个轻松活儿。“连续多轮的全员核酸检测是尽快发现传染源,采取相应措施阻断疫情传播的最有效方式之一,也是最考验管理者组织能力的时候。因此,保障核酸检测过程中的‘零风险’是学生处必须要做到的底线。”面对全校一万多学生,兰州信息科技学院校长程兰华时刻捏着一把汗。

尽管有着15年学生工作经历,但段军鹏悬着的心始终放不下。首轮核检的前一天晚上,他和同事们就熬了个通宵,统计学生数据、沟通各项流程、落实各模块细节,再讨论制定方案。等方案最终敲定时,东方已露鱼白,大家又分头行动,前往现场组织学生做核酸检测……

做完核酸检测后,段军鹏却顾不上休息。根据疫情发展形势要求,每做一轮核酸检测都要重新拟定方案。期间,还要收集汇总包括隔离点现隔离人数、健康检测异常情况、黄码、密接学生。第一天,他就接打了150多个电话,口干舌燥,耳朵嗡嗡直响……

每日上报的数据时刻在变,统计难度可想而知,光这一项工作往往要持续到深夜。最忙时,大家连续4天3夜坚守在办公室,实在困得睁不开眼就趴在办公桌上眯一会儿,冲一杯咖啡继续“鏖战”。每天,办公室的垃圾桶里都是高高一堆一次性纸杯。

为提高工作效率,段军鹏和同事经过反复思考,决定调整工作思路,建立隔离人员信息数据库,优化隔离处置、人员管控、信息报备等多个流程,数据逐渐清晰。在他们的努力下,学校目前已高效率完成了多次全员核酸检测,期间没有发生一例扎堆、吵闹、哄抢的混乱现象,也没有一例漏检。

“组织全校学生进行多轮核酸检测确实非常累,需要时刻揪着一颗心,就跟日常的学生工作一样,看似都是一些小事,却不能有一丝马虎。我的爱人和孩子也抱怨过,我也为自己感到委屈过,但是想起学生的笑脸又会觉得一切都值得,做学生工作总结起来就是平凡的人要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段军鹏说。

“全员核酸检测结果阴性!”

“又有三人解除隔离!”

……

这几日,接连不断的好消息传来。

夜已深,办公室里,紧张忙碌的工作还在继续。每每听到同事们分享喜悦的战果,段军鹏紧绷的脸上闪现出一丝轻松的笑容。此刻,校园里灯火通明,大家心里却充满着暖意。“战胜疫情,我们一定行!”他说。

中国教育报记者 尹晓军 通讯员 焦磊

他有一颗“金子”般的心——记兰州信息科技学院学生处副处长段军鹏

中国教育报客户端 尹晓军

2021-11-02 15:07

平均每3分钟一个电话、每天接打上百个电话,几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这是近日兰州信息科技学院实行封闭管理以来,该校学生处副处长段军鹏的日常写照。

疫情发生后,兰州信息科技学院迅速行动,校园实行封闭管理,人员闭环流动,全力筑牢校园疫情防控防线。从10月19日开始,学校在体育馆设立核酸检测采样点,对全校一万多名师生开展核酸检测,这也是段军鹏接手疫情专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段军鹏(左)和同事在办公室核对数据。 焦磊 摄

要组织全校一万多名师生有序参加核酸检测,可不是个轻松活儿。“连续多轮的全员核酸检测是尽快发现传染源,采取相应措施阻断疫情传播的最有效方式之一,也是最考验管理者组织能力的时候。因此,保障核酸检测过程中的‘零风险’是学生处必须要做到的底线。”面对全校一万多学生,兰州信息科技学院校长程兰华时刻捏着一把汗。

尽管有着15年学生工作经历,但段军鹏悬着的心始终放不下。首轮核检的前一天晚上,他和同事们就熬了个通宵,统计学生数据、沟通各项流程、落实各模块细节,再讨论制定方案。等方案最终敲定时,东方已露鱼白,大家又分头行动,前往现场组织学生做核酸检测……

做完核酸检测后,段军鹏却顾不上休息。根据疫情发展形势要求,每做一轮核酸检测都要重新拟定方案。期间,还要收集汇总包括隔离点现隔离人数、健康检测异常情况、黄码、密接学生。第一天,他就接打了150多个电话,口干舌燥,耳朵嗡嗡直响……

每日上报的数据时刻在变,统计难度可想而知,光这一项工作往往要持续到深夜。最忙时,大家连续4天3夜坚守在办公室,实在困得睁不开眼就趴在办公桌上眯一会儿,冲一杯咖啡继续“鏖战”。每天,办公室的垃圾桶里都是高高一堆一次性纸杯。

为提高工作效率,段军鹏和同事经过反复思考,决定调整工作思路,建立隔离人员信息数据库,优化隔离处置、人员管控、信息报备等多个流程,数据逐渐清晰。在他们的努力下,学校目前已高效率完成了多次全员核酸检测,期间没有发生一例扎堆、吵闹、哄抢的混乱现象,也没有一例漏检。

“组织全校学生进行多轮核酸检测确实非常累,需要时刻揪着一颗心,就跟日常的学生工作一样,看似都是一些小事,却不能有一丝马虎。我的爱人和孩子也抱怨过,我也为自己感到委屈过,但是想起学生的笑脸又会觉得一切都值得,做学生工作总结起来就是平凡的人要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段军鹏说。

“全员核酸检测结果阴性!”

“又有三人解除隔离!”

……

这几日,接连不断的好消息传来。

夜已深,办公室里,紧张忙碌的工作还在继续。每每听到同事们分享喜悦的战果,段军鹏紧绷的脸上闪现出一丝轻松的笑容。此刻,校园里灯火通明,大家心里却充满着暖意。“战胜疫情,我们一定行!”他说。

中国教育报记者 尹晓军 通讯员 焦磊

分割线 推荐阅读 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