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艺术辛勤探索,为教育奉献一生——走近美术教育家唐一禾

  “向着光明——唐一禾艺术回顾展”是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览之一,通过对唐一禾生平事略的追索,以文献展的方式展出中国美术馆藏唐一禾先生作品共63件及家属藏作品4件,以及部分出版物、绘画工具等文献资料。这些作品与文献历经战乱,因存世的稀有性而弥足珍贵,亦成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宝贵遗存。此次展览分为“七七号角、时代先锋”“远涉重洋、以艺报国”和“大爱无私、义捐遗珍”三个篇章,全面展现了唐一禾先生短暂生命中精湛的艺术造诣、崇高的艺术理想与炽热的爱国情怀。

唐一禾油画自画像  1941年40x26cm   中国美术馆藏

  唐一禾,1905年生于湖北武昌。1923年就读于武昌美术专门学校,1924年转读于北京美术专科学校。1926年回武昌参加国民革命军,在北伐战争中做政治宣传工作。1928年回武昌艺专完成学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31年春赴法国勤工俭学,考入巴黎高等美术专科学校师从新古典主义画家劳伦斯学习油画,曾获学院“罗马奖”,作品参加法国春季沙龙展。1933年,唐一禾与常书鸿、秦宣夫、吕斯百、曾竹韶、王临已等人发起成立“旅法美术协会”。1934年冬毕业回国,任武昌艺专教务主任兼西洋画主任。1937年武昌艺专西迁四川江津坚持办学,1939年,唐一禾当选为“中华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常务理事,1940年,当选为“中华全国美术会”理事,1944年,当选为“中华全国美术会”常务理事。1944年3月24日,唐一禾与长兄唐义精(武昌艺专校长)乘船赴重庆参加“中华全国美术会”会议,因江轮倾覆不幸罹难,时年39岁。1944年6月,中华全国美术会在重庆市举办“唐一禾遗作展”。

  唐一禾先生是早期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中艺术界的代表人物之一。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百年历程,诠释了那些负笈海外学子们一脉相承的赤子情怀和爱国本色。既涌现出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等开国功勋;亦有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的杰出人士,如徐悲鸿、林风眠、颜文樑、唐一禾等20世纪中国美术的先驱者,他们学成归国,共襄伟业。

  留学的经历不仅让唐一禾先生在绘画技法上有了新的认识与见解,也使其在后来的创作中能够贯通中西,将所学的西方油画表现手法与中国的社会环境紧密结合,创作出有着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唐一禾先生既深谙西方古典精致画风,又善于以为民众所认可的写实风格表现民族现实题材,为新写实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开幕序言中写道:“老一辈仁人志士远赴法国求学的这段经历,不仅加快了当时中国社会各个领域习西方之所长并为己所用的进程,也为中法友谊的当下和未来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这批为“索我理想之中华”“变观念,求新知”的革命先驱值得我们永铭。在以艺报国的前辈中,唐一禾先生以其人品、学品、艺品在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七七的号角(画家)1941  唐一禾  油画33.3*61.2cm中国美术馆藏

披头巾男子像  1936年   唐一禾   素描 52*38cm    中国美术馆藏

祖与孙(又名:穷人) 1943  唐一禾   油画  84*65cm    中国美术馆藏

  虽然唐一禾先生存的作品并不多,但这些遗珍无一不表现出他强烈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追求。他留下的《七七的号角》《女游击队员》《祖与孙》等经典之作,表现了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不仅渗透着艺术家直面现实,关注人民的艺术主张,更体现了其向着光明、正义勇往直前的信念与精神。此次展出的《七七的号角》是唐一禾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计划创作的《抗日战争史画》组画的第一幅油画稿,这是一件反映抗战生活的佳作,画面上由学生组成的文艺宣传队正行走于街头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展现了那个时代热血青年的精神风貌,并激励更多人投入抗日洪流中。

  唐一禾先生也是一位优秀的美术教育家。凭借对学生的责任感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他在任教的十余年中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他不仅将绘画技艺传授给学生,还将正直的处世之道、高尚的民族气节与对革命事业的崇高追求教给了学生,虽然英年早逝,他所留下的影响却是无穷尽的。

  中国美术馆馆藏唐一禾油画、素描等作品共计74件,几近唐一禾存世作品的全部。而其中的63件作品都是来自2007年,唐一禾先生的夫人熊明谦女士在家人支持下的捐赠义举。

  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馆主办,2021年12月23日至2022年1月3日展出

推荐阅读
logo 记录教育每一天
打开客户端

为艺术辛勤探索,为教育奉献一生——走近美术教育家唐一禾

中国教育报记者 王珺

2021-12-29 21:26

  “向着光明——唐一禾艺术回顾展”是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览之一,通过对唐一禾生平事略的追索,以文献展的方式展出中国美术馆藏唐一禾先生作品共63件及家属藏作品4件,以及部分出版物、绘画工具等文献资料。这些作品与文献历经战乱,因存世的稀有性而弥足珍贵,亦成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宝贵遗存。此次展览分为“七七号角、时代先锋”“远涉重洋、以艺报国”和“大爱无私、义捐遗珍”三个篇章,全面展现了唐一禾先生短暂生命中精湛的艺术造诣、崇高的艺术理想与炽热的爱国情怀。

唐一禾油画自画像  1941年40x26cm   中国美术馆藏

  唐一禾,1905年生于湖北武昌。1923年就读于武昌美术专门学校,1924年转读于北京美术专科学校。1926年回武昌参加国民革命军,在北伐战争中做政治宣传工作。1928年回武昌艺专完成学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31年春赴法国勤工俭学,考入巴黎高等美术专科学校师从新古典主义画家劳伦斯学习油画,曾获学院“罗马奖”,作品参加法国春季沙龙展。1933年,唐一禾与常书鸿、秦宣夫、吕斯百、曾竹韶、王临已等人发起成立“旅法美术协会”。1934年冬毕业回国,任武昌艺专教务主任兼西洋画主任。1937年武昌艺专西迁四川江津坚持办学,1939年,唐一禾当选为“中华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常务理事,1940年,当选为“中华全国美术会”理事,1944年,当选为“中华全国美术会”常务理事。1944年3月24日,唐一禾与长兄唐义精(武昌艺专校长)乘船赴重庆参加“中华全国美术会”会议,因江轮倾覆不幸罹难,时年39岁。1944年6月,中华全国美术会在重庆市举办“唐一禾遗作展”。

  唐一禾先生是早期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中艺术界的代表人物之一。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百年历程,诠释了那些负笈海外学子们一脉相承的赤子情怀和爱国本色。既涌现出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等开国功勋;亦有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的杰出人士,如徐悲鸿、林风眠、颜文樑、唐一禾等20世纪中国美术的先驱者,他们学成归国,共襄伟业。

  留学的经历不仅让唐一禾先生在绘画技法上有了新的认识与见解,也使其在后来的创作中能够贯通中西,将所学的西方油画表现手法与中国的社会环境紧密结合,创作出有着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唐一禾先生既深谙西方古典精致画风,又善于以为民众所认可的写实风格表现民族现实题材,为新写实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开幕序言中写道:“老一辈仁人志士远赴法国求学的这段经历,不仅加快了当时中国社会各个领域习西方之所长并为己所用的进程,也为中法友谊的当下和未来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这批为“索我理想之中华”“变观念,求新知”的革命先驱值得我们永铭。在以艺报国的前辈中,唐一禾先生以其人品、学品、艺品在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七七的号角(画家)1941  唐一禾  油画33.3*61.2cm中国美术馆藏

披头巾男子像  1936年   唐一禾   素描 52*38cm    中国美术馆藏

祖与孙(又名:穷人) 1943  唐一禾   油画  84*65cm    中国美术馆藏

  虽然唐一禾先生存的作品并不多,但这些遗珍无一不表现出他强烈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追求。他留下的《七七的号角》《女游击队员》《祖与孙》等经典之作,表现了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不仅渗透着艺术家直面现实,关注人民的艺术主张,更体现了其向着光明、正义勇往直前的信念与精神。此次展出的《七七的号角》是唐一禾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计划创作的《抗日战争史画》组画的第一幅油画稿,这是一件反映抗战生活的佳作,画面上由学生组成的文艺宣传队正行走于街头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展现了那个时代热血青年的精神风貌,并激励更多人投入抗日洪流中。

  唐一禾先生也是一位优秀的美术教育家。凭借对学生的责任感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他在任教的十余年中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他不仅将绘画技艺传授给学生,还将正直的处世之道、高尚的民族气节与对革命事业的崇高追求教给了学生,虽然英年早逝,他所留下的影响却是无穷尽的。

  中国美术馆馆藏唐一禾油画、素描等作品共计74件,几近唐一禾存世作品的全部。而其中的63件作品都是来自2007年,唐一禾先生的夫人熊明谦女士在家人支持下的捐赠义举。

  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馆主办,2021年12月23日至2022年1月3日展出

为艺术辛勤探索,为教育奉献一生——走近美术教育家唐一禾

中国教育报记者 王珺

2021-12-29 21:26

为艺术辛勤探索,为教育奉献一生——走近美术教育家唐一禾

中国教育报记者 王珺

2021-12-29 21:26

  “向着光明——唐一禾艺术回顾展”是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览之一,通过对唐一禾生平事略的追索,以文献展的方式展出中国美术馆藏唐一禾先生作品共63件及家属藏作品4件,以及部分出版物、绘画工具等文献资料。这些作品与文献历经战乱,因存世的稀有性而弥足珍贵,亦成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宝贵遗存。此次展览分为“七七号角、时代先锋”“远涉重洋、以艺报国”和“大爱无私、义捐遗珍”三个篇章,全面展现了唐一禾先生短暂生命中精湛的艺术造诣、崇高的艺术理想与炽热的爱国情怀。

唐一禾油画自画像  1941年40x26cm   中国美术馆藏

  唐一禾,1905年生于湖北武昌。1923年就读于武昌美术专门学校,1924年转读于北京美术专科学校。1926年回武昌参加国民革命军,在北伐战争中做政治宣传工作。1928年回武昌艺专完成学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31年春赴法国勤工俭学,考入巴黎高等美术专科学校师从新古典主义画家劳伦斯学习油画,曾获学院“罗马奖”,作品参加法国春季沙龙展。1933年,唐一禾与常书鸿、秦宣夫、吕斯百、曾竹韶、王临已等人发起成立“旅法美术协会”。1934年冬毕业回国,任武昌艺专教务主任兼西洋画主任。1937年武昌艺专西迁四川江津坚持办学,1939年,唐一禾当选为“中华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常务理事,1940年,当选为“中华全国美术会”理事,1944年,当选为“中华全国美术会”常务理事。1944年3月24日,唐一禾与长兄唐义精(武昌艺专校长)乘船赴重庆参加“中华全国美术会”会议,因江轮倾覆不幸罹难,时年39岁。1944年6月,中华全国美术会在重庆市举办“唐一禾遗作展”。

  唐一禾先生是早期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中艺术界的代表人物之一。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百年历程,诠释了那些负笈海外学子们一脉相承的赤子情怀和爱国本色。既涌现出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等开国功勋;亦有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的杰出人士,如徐悲鸿、林风眠、颜文樑、唐一禾等20世纪中国美术的先驱者,他们学成归国,共襄伟业。

  留学的经历不仅让唐一禾先生在绘画技法上有了新的认识与见解,也使其在后来的创作中能够贯通中西,将所学的西方油画表现手法与中国的社会环境紧密结合,创作出有着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唐一禾先生既深谙西方古典精致画风,又善于以为民众所认可的写实风格表现民族现实题材,为新写实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开幕序言中写道:“老一辈仁人志士远赴法国求学的这段经历,不仅加快了当时中国社会各个领域习西方之所长并为己所用的进程,也为中法友谊的当下和未来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这批为“索我理想之中华”“变观念,求新知”的革命先驱值得我们永铭。在以艺报国的前辈中,唐一禾先生以其人品、学品、艺品在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七七的号角(画家)1941  唐一禾  油画33.3*61.2cm中国美术馆藏

披头巾男子像  1936年   唐一禾   素描 52*38cm    中国美术馆藏

祖与孙(又名:穷人) 1943  唐一禾   油画  84*65cm    中国美术馆藏

  虽然唐一禾先生存的作品并不多,但这些遗珍无一不表现出他强烈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追求。他留下的《七七的号角》《女游击队员》《祖与孙》等经典之作,表现了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不仅渗透着艺术家直面现实,关注人民的艺术主张,更体现了其向着光明、正义勇往直前的信念与精神。此次展出的《七七的号角》是唐一禾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计划创作的《抗日战争史画》组画的第一幅油画稿,这是一件反映抗战生活的佳作,画面上由学生组成的文艺宣传队正行走于街头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展现了那个时代热血青年的精神风貌,并激励更多人投入抗日洪流中。

  唐一禾先生也是一位优秀的美术教育家。凭借对学生的责任感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他在任教的十余年中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他不仅将绘画技艺传授给学生,还将正直的处世之道、高尚的民族气节与对革命事业的崇高追求教给了学生,虽然英年早逝,他所留下的影响却是无穷尽的。

  中国美术馆馆藏唐一禾油画、素描等作品共计74件,几近唐一禾存世作品的全部。而其中的63件作品都是来自2007年,唐一禾先生的夫人熊明谦女士在家人支持下的捐赠义举。

  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馆主办,2021年12月23日至2022年1月3日展出

为艺术辛勤探索,为教育奉献一生——走近美术教育家唐一禾

中国教育报记者 王珺

2021-12-29 21:26

  “向着光明——唐一禾艺术回顾展”是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览之一,通过对唐一禾生平事略的追索,以文献展的方式展出中国美术馆藏唐一禾先生作品共63件及家属藏作品4件,以及部分出版物、绘画工具等文献资料。这些作品与文献历经战乱,因存世的稀有性而弥足珍贵,亦成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宝贵遗存。此次展览分为“七七号角、时代先锋”“远涉重洋、以艺报国”和“大爱无私、义捐遗珍”三个篇章,全面展现了唐一禾先生短暂生命中精湛的艺术造诣、崇高的艺术理想与炽热的爱国情怀。

唐一禾油画自画像  1941年40x26cm   中国美术馆藏

  唐一禾,1905年生于湖北武昌。1923年就读于武昌美术专门学校,1924年转读于北京美术专科学校。1926年回武昌参加国民革命军,在北伐战争中做政治宣传工作。1928年回武昌艺专完成学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31年春赴法国勤工俭学,考入巴黎高等美术专科学校师从新古典主义画家劳伦斯学习油画,曾获学院“罗马奖”,作品参加法国春季沙龙展。1933年,唐一禾与常书鸿、秦宣夫、吕斯百、曾竹韶、王临已等人发起成立“旅法美术协会”。1934年冬毕业回国,任武昌艺专教务主任兼西洋画主任。1937年武昌艺专西迁四川江津坚持办学,1939年,唐一禾当选为“中华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常务理事,1940年,当选为“中华全国美术会”理事,1944年,当选为“中华全国美术会”常务理事。1944年3月24日,唐一禾与长兄唐义精(武昌艺专校长)乘船赴重庆参加“中华全国美术会”会议,因江轮倾覆不幸罹难,时年39岁。1944年6月,中华全国美术会在重庆市举办“唐一禾遗作展”。

  唐一禾先生是早期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中艺术界的代表人物之一。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百年历程,诠释了那些负笈海外学子们一脉相承的赤子情怀和爱国本色。既涌现出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等开国功勋;亦有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的杰出人士,如徐悲鸿、林风眠、颜文樑、唐一禾等20世纪中国美术的先驱者,他们学成归国,共襄伟业。

  留学的经历不仅让唐一禾先生在绘画技法上有了新的认识与见解,也使其在后来的创作中能够贯通中西,将所学的西方油画表现手法与中国的社会环境紧密结合,创作出有着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唐一禾先生既深谙西方古典精致画风,又善于以为民众所认可的写实风格表现民族现实题材,为新写实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开幕序言中写道:“老一辈仁人志士远赴法国求学的这段经历,不仅加快了当时中国社会各个领域习西方之所长并为己所用的进程,也为中法友谊的当下和未来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这批为“索我理想之中华”“变观念,求新知”的革命先驱值得我们永铭。在以艺报国的前辈中,唐一禾先生以其人品、学品、艺品在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七七的号角(画家)1941  唐一禾  油画33.3*61.2cm中国美术馆藏

披头巾男子像  1936年   唐一禾   素描 52*38cm    中国美术馆藏

祖与孙(又名:穷人) 1943  唐一禾   油画  84*65cm    中国美术馆藏

  虽然唐一禾先生存的作品并不多,但这些遗珍无一不表现出他强烈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追求。他留下的《七七的号角》《女游击队员》《祖与孙》等经典之作,表现了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不仅渗透着艺术家直面现实,关注人民的艺术主张,更体现了其向着光明、正义勇往直前的信念与精神。此次展出的《七七的号角》是唐一禾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计划创作的《抗日战争史画》组画的第一幅油画稿,这是一件反映抗战生活的佳作,画面上由学生组成的文艺宣传队正行走于街头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展现了那个时代热血青年的精神风貌,并激励更多人投入抗日洪流中。

  唐一禾先生也是一位优秀的美术教育家。凭借对学生的责任感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他在任教的十余年中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他不仅将绘画技艺传授给学生,还将正直的处世之道、高尚的民族气节与对革命事业的崇高追求教给了学生,虽然英年早逝,他所留下的影响却是无穷尽的。

  中国美术馆馆藏唐一禾油画、素描等作品共计74件,几近唐一禾存世作品的全部。而其中的63件作品都是来自2007年,唐一禾先生的夫人熊明谦女士在家人支持下的捐赠义举。

  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馆主办,2021年12月23日至2022年1月3日展出

分割线 推荐阅读 分割线